《约伯记》(The Book of Job)在《圣经》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这卷书既涉及到人的苦难问题,又涉及到智慧问题,同时还关乎基督教神义论(上帝的公义性)。《圣经》学者认为它是最难翻译的一卷书,也是最难解释的一卷书。许多读者认为它是让人感到非常恐惧的一卷书。
《约伯记》反映的核心主题是“苦难”和“智慧”。前者是苦难的现象,后者是对其原因的解释。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这卷书的主题思想。
该卷书讲述了主人公约伯遭受苦难和重新获得奖赏的故事:约伯被上帝试探,突然失去了财产、亲人和健康,但仍然忠于上帝,最后重新得到奖赏。学者们认为,《约伯记》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具有某些生活原型 ,后来被编入《圣经》,成为基督教正典。
据《圣经》学者研究,《约伯记》的作者和写作时间难以确定,但故事发生的背景基本可以明确:约伯大约生活在以色列先祖亚伯拉罕时代,属于以色列先祖时代的人物。主要证据在于,故事开头交代了约伯代表族人向上帝献祭的事情,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西奈山时代之前——公元前8世纪以前(以色列人在西奈山时代建立了正式的祭司制度,由祭司专门负责向上帝献祭)。
从内容上看,《约伯记》的结构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1、2章——“撒旦试探约伯”和“约伯丧失儿女和财产”。这部分内容是散文式写法,是约伯故事的序言,主要交代约伯的身份和故事情节。
第二部分包括第3—31章,主要讲述约伯和三位“朋友”的对话,如约伯的哀歌、三轮对话、关于神圣智慧的诗歌、约伯最后的话。
第三部分包括32—37章,讲述年轻人以利户的独白,以利户试图解释约伯苦难的原因。
第四部分包括38—42章,上帝在旋风中对约伯说话,上帝宣告智慧的来源,但没有直接回答约伯的问题。
第五部分(42章以后),这是故事的结局,约伯最后蒙恩,获得了失去的财产和健康。
故事的五个部分环环相扣,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人生苦难的原因以及智慧的来源。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在乌斯地(此地不属于以色列)有一个人叫约伯,他人品正直,敬畏上帝,不做恶事。约伯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家境富裕,有七千只羊,三千头骆驼,五百头牛,五百头母驴。此外,他还有许多奴仆。根据献祭事件的描述,约伯是一个家族的族长,负责家族献祭事务。
有一天,约伯突遭横祸:他的牲畜一部分被掳去,一部分被天火烧死,那些跟随的仆人也被杀死。约伯突然间失去了所有财产。更可怕的悲剧紧接着而来,约伯的儿女在一起吃饭,突然间房屋被狂风吹倒,约伯的儿女被压死了。
突然的家庭变故使得约伯痛苦万分,他撕裂衣服,剃掉头发,伏在地上悲怆不已。令人恐惧的是,约伯又突然患病,失去了身体健康,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约伯就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约伯记》第二章)。
这段序言惊心动魄,讲述了约伯一家的遭遇,这种遭遇令人恐怖不已。约伯的精神无比痛苦,他反思自己的生活,向上帝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是我?我做了什么?为何遭受命运的不公?
揭示人的苦难是《约伯记》的主题思想,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性意义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语:天有不测让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种话用在约伯身上同样合适。
约伯是个义人,突遭横祸,瞬间失去生活的幸福,这种打击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约伯记》的宗旨是:记录生活的苦难,反思苦难的根源。这是此书的深刻性所在,也是这部书打动人心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约伯记》反映的“苦难”主题可以超越性别、时代、社会、种族、阶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比如中国古代艺术就讲述了许多和“苦难”有关的故事,像《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孟姜女、《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窦娥冤》的窦娥等等,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样让人感概不已。
尽管中国古代文化不包含犹太教或基督教信仰,但同样反思造成苦难的原因。如京剧《秦香莲》中有一句唱腔:这个杀了人的天,为何不开眼?秦香莲在此也是追问苦难的根源。
《约伯记》故事的序言通过讲述约伯的苦难遭遇向人们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为何好人却遭受不幸或苦难?
值得注意的是,《约伯记》故事的开头,已经揭示幕后的真相:约伯的苦难和上帝的安排有关。撒旦认为约伯信靠上帝完全因为个人幸福,或者说约伯有求于上帝。但上帝不相信撒旦的话,决心要试探约伯的信心,于是才产生了约伯的苦难。当然这是幕后的故事,主人公约伯并不知道,上帝知道(当然读者们也知道)。
《约伯记》第二部分是故事的主体,该部分涵盖内容最多,上承约伯的痛苦,下接诗歌对话——该部分以诗歌形式讲述了约伯和三位“朋友”的讨论。
约伯在“哀歌”中感叹自己的不幸,他甚至怀疑自己的生命究竟有无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神学命题,已经触及基督教的核心信仰。
根据基督教信仰,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个人,而来自上帝的决定。换言之,上帝决定了人生的目的——从亚当、夏娃产生的原罪走向最后的救赎——末日审判。西方现代思想家如尼采、萨特、海德格尔、加缪等人反对基督教“命定论”即是基于这种看法。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一种欺骗弱者的奴隶道德,并非永恒的真理。海德格尔、萨特、加缪认为,人的生命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生命的本质在于虚无或荒诞。
约伯的怀疑论是一种真实心理的反映,它体现了约伯当时的心理波动,即约伯反问自己:上帝的作为是公正的吗?这涉及到基督教神义论问题——上帝的公义。约伯想要知道苦难的原因,他认为自己始终没有罪过,上帝为何要惩罚他?上帝公义的标准是什么?
故事接下去讲述了三位”朋友”的对话。三位朋友为了安慰约伯,各自谈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共同意见是,约伯之所以遭受苦痛,是因为约伯犯了罪;换言之,由于约伯的罪过导致了一家的悲剧。
约伯坚决不同意三位朋友的看法,他明确反驳了他们的论点:先反驳以利法,然后是比勒达,最后是琐法。约伯对他们说,自己是公义的,为人正直,没有犯过“罪过”,自己是无辜的。
约伯朋友的看法代表了一种历史悠久、影响甚大的神学思想——“因果报应”。这种观点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犯了罪,他就要承受苦难。借用约伯朋友的话说,上帝祝福正义之人;诅咒邪恶之人;约伯正在承受苦难,说明他一定是个有罪的人。
从跨文化角度看,约伯朋友提出的“报应”论思想在许多其他文化中也可以看到。
比如佛教信仰重视因果轮回、循环报应,强调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绵延相承。
另外,中国民间也流传类似的说法,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等。这些说法都含有“报应”论思想。
古代希腊文化也有这种“罪过报应”论,如希腊人认为,一个人的悲剧和其过失有关。如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就因为“杀父娶母”之罪,最终导致命运悲剧。
从生活层面看,这种“报应”论思想并非偶然或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例如一个人在遭遇生活困苦时,或许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历史,甚至认为自己遭受的困苦和”罪过”有关。这或许是人的一种本能或潜意识。
就基督教而言,约伯朋友的话具有某些神学根据。如《申命记》说,顺从律法的人将蒙受祝福,悖逆律法的人将受诅咒。《历史书》也说,以色列人的罪过导致他们在西奈荒野流浪了四十年。
从推论上看,约伯的朋友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把报应神学的因果关系颠倒过来。他们认为,约伯之所以遭受苦难,必是因为约伯犯有罪过,约伯的罪成了苦难的唯一条件。在基督教正典看来,这是一种机械、守旧的神学思想;因为这就等于说,人的所有苦难都能够用”罪过”来解释,苦难成为“罪过”的表现。
《约伯记》作为基督教《圣经》正典,目的就是要纠正这类错误推理,防止有些人将《圣经》报应思想作机械、过度的应用。正如上帝对约伯的告诫: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
事实证明,持有这类错误推理的信徒不在少数,比如《约伯记》记载的年轻人——以利户。
以利户年纪轻,出于对长者的尊重,他在开始并没有发言,而是一直在旁听。当他看到约伯的朋友并没有说服约伯,而约伯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以利户不再保持沉默,他以自己的立场劝慰约伯。
但以利户并没有提出什么高见之见,他仍然重复约伯朋友的论调:约伯的问题源自罪过。
故事情节发展至此,已经显示出一种意义,人的智慧已经无能为力,无法知道约伯受苦的原因。于是轮到上帝出场。上帝在旋风中讲述了智慧的来源。
约伯一直希望能够和上帝对话,他想知道自己受苦的原因,但上帝并没有直接回答约伯的问题,而是责备约伯,说约伯中伤他的名声:你岂可废弃我所拟定的?岂可定我有罪?好显自己为义吗?(《约伯记》第40章)
上帝的发言否定了约伯的看法,同时暗示基督教的神义论思想:上帝的公义并非约伯及其朋友所能料及,约伯不应以个人的标准衡量神的公义。
在旋风形式对话中,上帝没有证明自己如何为义,而是回答了约伯提出的另一问题——智慧的来源。
关于智慧的问题,约伯、三位朋友以及以利户各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知道苦难的原因,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人。上帝的发言说明,只有上帝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上帝才是智慧的来源。
例如上帝为大地确立根基,让光普照大地的四极;上帝让雨水分道、为雷电开路;上帝为鸟儿预备食物;上帝知道母鹿的怀胎月数和下犊之期,等等。《约伯记》中描述的这些自然界秘密,只有上帝知道,约伯等人并不知道。
上帝的谈话说明,他是宇宙的造物主,支配着整个自然界;上帝的智慧和约伯等人的无知形成了鲜明对照。与此同时,这段话还隐藏另一层含义是,道德问题同样如此——只有上帝知道人的道德秩序,约伯等人是无知的;无辜的受难者如果质疑上帝的智慧和力量,将要遭到上帝的谴责。
对于约伯的受苦原因,《约伯记》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上帝的发言已经告诉约伯,一个人的苦难并不一定都是因为罪过所造成,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根据基督教神义论,有些原因只有上帝知道,普通人难以知晓,比如宇宙的目的。
关于上帝和人的苦难的关系,需要结合《新约》的一些篇目才能够进一步理解。
比如《约翰福音》第9章讲了一个和约伯的遭遇比较相似的例子。耶稣和信徒们在街上看到一个盲人,信徒向耶稣提出了一个问题:拉比,这人生来是眼瞎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稣告诉信徒: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
耶稣的话和《约伯记》中上帝的发言比较类似:人的苦难不一定都因为罪过,“因果报应”并非解释苦难的唯一模式。换言之,唯有上帝知道苦难的真相,对于像约伯这样的人而言,保持悔改和顺从是唯一合适的方式。
在该故事结尾,约伯表达了自己的真实心理:他对自己对上帝缺乏耐心真诚地忏悔,他说: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记》第42章第5节)。
约伯的心态可以代表《圣经》正典的基本立场——基督徒对于上帝应当保持敬畏、谦卑和顺从,这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圣经》学者认为,《约伯记》一书的写作初衷即在于此。
因为约伯既没有诅咒上帝,也没有屈从朋友的观点,所以他最后蒙受恩典:上帝和约伯和好,约伯的财产又重归于他;上帝赐福于约伯,让他健康长寿。
《圣经》学者们认为,《约伯记》代表了基督教的早期思想,对于《约伯记》“苦难”主题的理解需要和《新约》结合起来。
比如耶稣基督的“苦难”可以和约伯的苦难进行比较。
据《新约》记载,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他受上帝的委派,来到世间拯救那些受苦的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传道后,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根据基督教信仰,耶稣没有任何罪过,他清清白白,耶稣属于无辜受难。
换言之,为了使罪人得救,耶稣基督没有任何怨言,他自愿服在苦难之下(与约伯相反),承受生命中最大的苦痛——死亡。这种替世人赎罪的思想也是新教神学的重要观点(如马丁.路德神学)。
正如《圣经》学者安德生所说的那样:对于约伯和人类当中所有约伯的最终回答是,罪恶的后果原本和上帝无关,但他(上帝)却亲自拥抱、承受了。直至今日,基督徒还要在受难节的那一周阅读《约伯记》,这一惯例体现出约伯受苦和耶稣苦难之间的关联。
总之,《约伯记》对于基督教非常重要,它向基督徒揭示了生活的苦难,对于他们而言,这种苦难只有通过耶稣基督——完全无辜的受苦者——才能理解。
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约伯的苦难或许只是生活中的罕见特例,这种事情任何人都不想碰到;但如果万一遇到生活中的某些不顺或挫折,人们也不应当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而应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约伯记》一书带给人的深刻启发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