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动机是它

 

上半年,朋友为了孩子,把一线城市的高薪工作辞了,回到了老家。她原来是在专业的机构工作,项目制工作模式。立项,确认搭档,分工合作,出报告结项。虽然是典型的996、007一份子,工作如鱼得水,也非常开心。

在老家,进入了一家如日中天的网红公司,她认可这个公司的平台够大,期望在这个平台实现从乙方到甲方的转型,带稳定的团队。但是,她每次跟我联系,都表示不开心,非常累,心累。尤其是7月,她多次说感觉做什么都没劲,没意思。我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得抑郁症了,特别担心。

最近阅读《人类动机》,才明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原来是人类自我整合动机在起作用。

许多人类动机被描述为自我整合,即个体存在着旨在调节自我认知和自尊的动机。个体具有与理解、控制、自我实现、成就和认知一致性相关的需求。——《人类动机》



《人类动机——行为背后的七情六欲》的作者是休·瓦格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教授心理生物学课程长达22年,他擅长从学习者角度诠释晦涩难懂的生理和心理概念。在书中,重点介绍了以生理基础为主的动机,将我们日常的吃喝拉撒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考虑了人的高级认知需要和社会需要对动机的作用,还探讨了用生物学来解释人类动机存在的局限性,并展示了人类如何影响基本的生理驱力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说回我的朋友,她跳槽之后,特别不能适应公司里要求的条条框框。公司要求她要关注下属的一言一行,并且对一些非常细节的行为作出绩效评分。可是她自己是一个追求结果,放手让下属去自由发挥的领导者。在她看来:“我们工作的目的达成了,也没有触及职业道德,技能上也是符合标准的,何必纠结人家具体怎么做到的呢?”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合格的领导,认为自己非常地差劲,感觉随时会被自己的领导干掉,成为一名失业者。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另一个突出的方法是认为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是需要保持我们认知(信仰、态度、感觉和知识)的一致性。对于这些认知一致性理论,讨论最广泛的是费斯汀格(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基本上,这表明每当人们经历认知不匹配时,他们就会经历不和谐的状态。不和谐是动机性的,会导致减少不配的行为,从而减少不和谐。动机不一定会导致外形行为,但可以导致认知的改变。——《人类动机》

我朋友的状态正是《人类动机》中描述的“认知不匹配”时出现的不和谐状态,她无法同时拥有“放手下属”的信念和“实时监督下属”的行为。认知观念和行为选择有冲突,让她左右为难,非常痛苦。除此之外,当我们告诉一个人的话与他所感受到的情绪不符时,他也会经历认知失调。简言之,信仰、态度、感觉和知识多个层面都需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的状态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呢?原文中说得非常清楚,“不和谐是动机性的”,也就意味着会引导改变不和谐的状态,改变的方向是两个:一是改变行为,一是改变认知。

除了最简单的反射之外,所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有动机的。动机对行为的控制体现在两个方面:激励行为并引导它朝某个目标前进。——《人类动机》

例如,当向吸烟者提供吸烟有害健康的证据时,吸烟者就会被置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因为两种认知“我吸烟”和“吸烟是危险的”是不一致的。因此,他们的动机是减少不和谐,有可能改变行为——戒烟。戒烟,试了好几次都失败。这件事情本身是很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不舒服的。这时候他可能会说:“我没能戒烟,是因为我是真心喜欢吸烟,我的内心其实并不想戒烟……”随后便可能从认知层面去改变不和谐状态,强调吸引的明显好处“它能让我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一开始的戒烟行为为了满足正确认知世界的需求,也就是社会认知取向。后来戒烟失败,转而维护吸烟的想法是自尊取向,坚持“我是对的”,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常见的“三分钟热度”也是与此相符的。当一个人对学习和行为改变产生怀疑的时候,就会提出一些夸张的想法来掩盖自己的惰性:我做不到,肯定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观点、方法本身存在漏洞。

最后我朋友怎么解决她的困境呢?她用了一个办法——记录。她遇到不和谐的状态时,就记录下当时的场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了一个多月,梳理总结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司的提倡的行为方式,最终决定放弃这个难得的平台,准备重新找工作。当她作出这个决定,她一下子就感觉轻松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动机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