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的现实案例

今天家人带我见了他一位朋友,顿时让我联想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差异。

显性知识就是书中写,口中讲的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就是做中体悟的知识。

家人带我见的这位朋友,他很可能就是隐性知识的代表。曾经有几本书都提到,我们大部分的智慧知识都是来源于隐性知识,这个比例可能高达60%以上,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比不上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俗语说“研究导弹的比不上卖咸鸭蛋的”

和这位朋友聊天中,他说出了很多“大格局”,而这些“大格局”和我最近看到关于幸福的研究,关于正面管教的研究,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不谋而合。他看待人都是首先去看待员工的优势而不是计较缺点。

他会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他的最近例子就是,他请了厨师给自己的饭堂做饭,但是厨师刚开始做到饭菜都很多人觉得不怎么的,觉得应该换厨工。但是他觉得这个人有点是爱干净,会为老板节约而着想,而且厨师可能刚到位,对厨房还是不太习惯,所以他继续任用他们一段时间。一两周周后,果然不失所望,所有员工都说做的好吃,就连客户公司的人都说这个厨师的做饭菜的质量比他们公司要好吃得多。

而我了解了他过去,他父母并没有对他正面管教,都是用罚和打来处理他小时候的不良行为。而他有提到他其中一个合伙人的“大格局”对他的影响,再加上他提到的他有很多失败经历和人生经验。所以我可以判断,他就是“做中学”的典范。

这个典范不断验证了我最近看书所说的“正面反馈”的效果:扩展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人脉,信息,智慧,财富。他现在也拥有几家公司,过着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对待人生非常积极和正向,对待家人也非常宽容。

虽然暂时还没机会通过“做中学”快速体验“隐性知识”,不过能过获得别人的体验也是不错的收获,非常欢迎和更多人交流他们的“做中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中学”的现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