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毒量子简型(病态经济持续运行方法引论)

流毒爆发至今第三个月头了,事已至此,追根溯源问责官员反而成了后话,应该集中力量应对眼前现实,防范不远的将来可能出现的人道灾难。

今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生产停顿,持续将导致“战疫”无以为继,并且引爆其他民生问题淹没“战疫”成效。

新型流毒的总爆发印证了跨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带病运行,核心问题是缺乏应对疫情保持生产的机制,为今之计必须就地生成此机制,随后再考虑设计长效机制。

要设计带病生产机制,首先要认识流毒动态模型。

流毒动态全集的根本因素就是“人传人”,微观层面就是病毒通过在人群当中变换宿主交互突变信息从而聚集到适合流行的进化通道上来。

因此追根溯源毫无现实意义,因为初代流毒全世界都有,这是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所决定的,只不过它们藏在武汉的子群首先突破了进化屏障而已。

只要某个地方在“战疫”前社会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与武汉有任何可类比之处,当地流毒就会按一定的衰减速率找到进化通道。

这份今天(2020年2月2日)的确诊排行榜,恰好就是发展模式与武汉相似度的排行榜:


发展模式相似度 = 经济结构相似度 X 经济元素热度 。

经济元素热度本身就是综合体,包括了从各类生产者到各种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各元素自身的活跃度及相互作用程度,等等。

当前各地采取封锁措施降低的经济元素热度主要是“人”的热度,即尽量降低个人的活动能力,这在“战疫”开端阶段取得了稳定疫情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走极端倾向必须及早制止,因为人的热度降为零同样意味着死亡。

使经济元素热度趋零的行政倾向成因有多个,首先是各级懒政的习惯,一刀切最省事;其次是基层在体制下的无奈,临时调拨防疫保障资源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响应一刀切的行政指令;一刀切措施的共振效应就是生产保障资源的活动也跟着停顿,从根本上促成热度趋零。

这与“战疫”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

举例说明一刀切措施的非理性后果。

许多城市都禁止外卖配送至家门,而不是对营业单位及人员进行有效的防疫管理,导致本来已决定深居简出的住户再次聚集采购点,而且随着营业单位的减少,采购行为导致的人员聚集度越来越高,反而增高了人的热度,更加提高传染风险,此法可总结为只防外卖不防病毒。

有的城市禁止出租车开进小区接送,自然迫使住户在小区里走动,其实是增加了小区内人员互相感染的几率,有的住户干脆走出去坐公交了,又增加了住户暴露在不确定环境的机会。其实在当前“战疫”形势下正规出租车经营者都加强了消毒防护措施,做得比绝大多数私家车甚至公务车好得多,为何?当然是资源配置问题了。话又说回来了,不让小区外车辆进来感染住户,那住户在外染病回来还不是照样传播区内?此法可归纳为只防车传人不防人传人。

偏远乡村破坏道路、封死住宅等极端行为,不但不能给现有的防疫体系做加法,还为今后全域救援做了大大的减法,本文对此种现象言尽于斯,但观众应该具备足够的见识知道其严重性。

还有其他各型各色非理性的行政防疫举措不胜枚举。

各级行政一刀切现象反映了一种心态,就是盼着疫情尽快了结好让暂时的窒息挨过去然后社会各方面恢复原状完事。

错了,首先这是一场持久战,即使今年灭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还会有各种流行病爆发,这是人类不断拓展活动边界的历史必然。

再者2019年的“原状”是永远恢复不了的,此疫不但严重冲击既定发展计划,还重创了“原状”的社会心态,将会导致社会活动形态的重大转变。

因此不能等疫情结束再恢复“正常”的生产,边生产边防疫要立即成为新常态。

既然预见到长期克制经济元素热度尤其是压制人员活力会导致更深重的人道灾难,就应把防疫行政重心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

首先,火烧眉毛地,要改变服务业基本形态,摒弃虚荣景象,从人群聚合状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大配送体系为核心的生产及消费综合渠道。这个事情要真办则效费比最低,可以直接扩展现有的物流体系而实现。

大配送不但包括原有的城际物资配送,还包括生产人员的配送,以及制造业各车间、生产线、生产环节之间的空间移动。

这样做的直接优势就是可以对任何配送标的物、配送人员及工具进行集中防疫处置,同时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标的物的流转状态,而社会生活的各环节享受门对门、人至人、工位到工位的优质服务同时,实现人际自然隔离,省去各种动员、干涉、强制等等行政代价。

这样做还有许多好处,可以恢复以至大幅提高原社会生产能力,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以为实施战时供给制打好坚实的基础。

再者就是解决防疫现状之后的全方位结构调整,眼下这一关能过了后面的顶层设计就简单多了,这个调整可以因应形势成为微调、改良、改革、革命,都可以。

本文应急而生,将来有机会有时间再与有志者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毒量子简型(病态经济持续运行方法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