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7.24-25:孔夫子无隐乎尔,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第24-25

【原文】

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24 孔子说:“诸位以为我有所保留吗?我毫无保留啊!我所能教授的,皆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诸位。这就是我啊。”

25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载道之文,合道之行,为人谋尽心竭力,与人交诚实不欺。

【注释】

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三子”,意同“诸位”,指那些认为孔子有所隐瞒的弟子。

“隐”,隐瞒、保留。

“尔”,一说指“二三子”,一说为语助词。但二者均不改句意,故无关宏旨,皆可从。

“行”,言也。引申为教导、教诲。

“与”,赐予也。引申为传授。

“丘”,孔子之名。此处是孔子自称。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指载道之文,亦即阐明仁道思想的文字。

“行”,指合道之行,亦即合于仁道思想的言行。

“忠”,指为人谋尽心竭力。

“信”,指与人交诚实不欺。

【评析】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曾经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此,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孔子的倾囊相授。这不是孔子想要藏私,而实在是因为学习也是有“门槛”的。就连资质颇佳、自诩能“闻一以知二”的子贡都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有些弟子便因而误会孔子在教学时有所保留,但实际上孔子已将所能教授的内容,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孔子教授学生的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四项,即:文、行、忠、信。

所谓“文”,是指载道之文。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因此,孔子所教之“文”,乃是用以明道、辅仁之文,而非简单的知识技能之文,更非“子不语”的“怪力乱神”之文。

所谓“行”,就是对“文”中之道的实践,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既然“文”是载道之文,那么对文中之道的实践自然也就是合道之行,而非不义之行。

由于学生们的资质各不相同,孔子不得不根据学生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所授“文、行”的具体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程度。这很可能是导致“二三子以我为隐”的原因所在。但无论怎样因材施教,“忠、信”都是孔学的必修课。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了人生在世必然离不开“为人谋”和“与人交”这两项最基本的社会性活动,而孔子为这两项活动所设定的行为标准就是“忠”和“信”,也就是为人谋要尽心竭力,与人交要诚实不欺。

《论语》共二十篇,其中即有六篇提到“忠信”,且皆出自孔子之口。子曰:“主忠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忠信”二德,并非因为它们是儒家仁德的最高或全部体现,而是因为“忠信”乃是一个人立身存世的底线原则,是故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如果无信,就像车子无传动机构则无法行走一样,根本无法在社会立足。而在为人谋以“忠”之上,则还有知所当为与不当为的“智”、非义不取的“廉”和非礼不为的“耻”等其它原则。正因如此,孔子才会为“臣事君以忠”加上“君使臣以礼”的前置条件。

由于“忠信”与“孝悌”一样无任何养成门槛,是人皆可备的行为准则。因此,“孝悌忠信”便共同构成了儒家仁德中最重要的基石。若诚如管子所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那么,“孝悌忠信”便堪称“人之四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7.24-25:孔夫子无隐乎尔,以四教文行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