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婆和丈母娘在追剧,一会儿笑的前仰后合,一会儿又哭的稀里哗啦,问啥电视剧?告诉《人世间》;老李退休后在海南住了两个月,上周回郑州,几个朋友为他接风喝酒,几杯酒下肚大家开始闲扯,老彭挨着我,不知啥原因聊到电视剧上,强烈推荐看《人世间》,老彭是市农业局一个部门的小头头,处室合并后,年岁大了,现在没有实际工作,也开始追剧了。开始没太理会,因为我不看电视剧,一是没时间,二是认为电视剧要么胡编,要么糟蹋原著。老彭看我没兴趣,又进一步推荐,这是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拍的电视剧,还获得矛盾文学奖,二十多年前读过他写的《年轮》,借着酒劲立马网上下单买书。现在的快递由于疫情也不快了,几天后,我都快忘了买书这事了,快递才来,打开一看,乖乖,上、中、下三部,看看工作计划表,确实有点发怵。这段时间在等待北京GMP专家验收,疫情他们出不来,我们就相对来说事情不多,没下班就捧着书读起来。我看小说有个毛病,总想一口气读完,尤其是好作家的获奖作品,现在一口气读完了是不现实的,一星期几乎拒绝所有酒局,每天晚上看到一点多,眼都看花了,非常值得,七O年出生的我,文革、上山下乡还依稀有点印记;大学毕业在哈尔滨生活了十八年;大姨家是哈市的绝对工人阶级,所住的房子跟秉昆他家“光字片”一样,读着读着就被带回那个年代,模糊的记忆又被擦拭的清澈……
小说以周秉昆为主要人物,通过周家的三代人各自生活轨迹,展现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再到大发展四十多年的中国进展历程,初看是小市民的生活点滴,却在悲欢离合过程中回顾历史的变迁。
关于亲情:
父女情,周志刚,大三线工人,长年在外地工作,三个孩子的教育管理就交给的妻子,他在小说中出现的不多,从四川调到贵州的大三线,对于别人来说不愿意或无所谓,周志刚却是梦寐以求,甚至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因为女儿周蓉在贵州,即使探家时知道周蓉的荒唐之事,暗自发誓再也不见她了,然而终究是父亲,每逢佳节他最惦记的是女儿。千辛万苦在贵州偏远的山洞前见到女儿周蓉,“父女俩就这么一个跪着,一个背着竹篓一动不动地伫立着,老泪纵横”看到女儿身材窈窕,气色很好,这位老父亲在心里一劲儿的对自己说:“谢天谢地,谢天谢地,老天爷啊,我周志刚代表全家感激你的大恩大德,多亏你庇护着我的女儿”简单的几句把父女情深瞬间展现出来。
父子情:周志刚跟小儿子秉昆的感情比跟周秉义、周蓉更微妙,因为秉义和周蓉自小学习好,立事早,基本不用操心,只是周蓉的婚姻让老爷子惦记,而秉昆是一根筋,又是三个孩子中最小,发展也没有其他两个好,他们的父子感情在他探家时知道郑娟的事情时描写的最为细致:当父亲的总以为他还是孩子,直到他退休回来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秉昆不仅被抓进去过,而且老伴儿成了植物人,是秉昆默默承受着一切,没有告诉父亲,也没有告诉哥哥姐姐,父亲通过跟秉昆一次深谈,觉得小儿子成熟了,还有思想有责任,不过一急还是以前的口头禅“我扇你”就出来了,不自主的又把他当成孩子。在对待秉昆和郑娟的事情上,老父亲从内心深处是心疼儿子,不希望他娶个带着一个瞎眼弟弟和儿子的寡妇,但知道郑娟为周家所付出的辛苦,而且和秉昆已经在一起了,老工人的正义本色战胜了对儿子的私心,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带着行李和洗漱用品的网兜,把秉昆送出家门,送到郑娟家附近。“从今天起,你就住郑娟家吧,有恩不报,那是不义,你和人家生米做成熟饭,如果不结婚,那是双重不义,我们周家不许出不义的人,知道为啥教你和泥、抹墙,是她家屋子太破了,现在你会了,我比较放心了,今后你的担子那可就重了,你爸老了,帮不上你,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给我撑住,而且要让她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混日子的人,就这话,你记住了?”秉昆望着父亲那张消瘦的老脸,想说“记住了”,却嗓子发紧说不出话来。他点了一下头。周志刚张张嘴,分明还想说什么,同样没说出话来,他扬起手臂,朝着郑娟家那儿指指,一转身便大步往回走。秉昆想叫住父亲,再听他说些什么,张了几次嘴才小声叫了声“爸”。此时他泪如泉涌。
母女情,周志刚的工友郭诚带着周蓉的五岁女儿回来,告诉半路在火车站因为悼念周总理,女儿被打住院,女婿不知道是被抓还是逃散了,当听秉昆把这个事情讲完,当娘的即刻晕倒,三天后被抬回来就成了植物人。一个在街道总为别人排忧解难的老太太,多年未见到女儿、女婿还不知道长啥样子,第一次看到五岁外孙女,父母却不知下落,一下崩溃了。
兄弟姊妹情,周秉义、周蓉和秉昆虽然同父同母,但生活轨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哥哥姐姐从小就学习好,文革期间双双下乡,一个去了北大荒的兵团,一个为了爱情去贵州偏远的大山里,恢复高考又都考上北大,周秉义从市委书记到中纪委,周蓉在大学做教授,而秉昆一个工人,好的时候也算接触一点文化相关的事情,在小编辑部工作,他们三个一起的时间非常少,交流也少,尤其是周秉义、周蓉他俩谈论文学著作时,秉昆几乎插不上嘴,只能边上听着。不过周蓉最困难的时候,是秉昆夫妇帮着把周蓉的女儿带大,周秉义虽然位置高高,一身正气清廉,最后还是自责有私心,帮着弟弟儿子周聪安排的报社工作,在动迁的事情上提前告知秉昆第一个搬家,这种事情在当今社会真的不算什么,何况在动迁的事情上,其实是秉昆又起带头作用,只要社会上有哥哥姐姐的坏消息,秉昆心里的反应比当事人还紧张,只是能力、学识有限,只能默默祈祷一切平安。
一家人的幸福最能体现的是过年,跟普通大众一样,团聚,即使这样的一个不算高的要求,在当年,由于父亲支援大三线,哥哥姐姐下乡、上学,也是聚少离多,所以过年亲情更显珍贵。
关于友情:
每年的大年初三,这条时间线串起工友们及邻里的情谊。周秉昆的工友孙赶超、肖国庆,曹德宝、吕川、常进步,邻居春燕,没有特殊情况都会聚在秉昆家里,大家生活差距不大,在单位是同事,下了班是朋友,谁有困难了,都尽心尽力出手相助,春燕和余德宝婚姻是大家聚会促成的,阴差阳错、先上床、后恋爱再结婚;吴倩由于有多毛症,恋爱进展不顺,春燕帮着找师傅治好了病,恋爱结婚顺利进行;为了龚宾,秉昆去求老太太,带领兄弟们上访,让精神出了问题的龚宾能报销百分之七十的医药费;赶超老婆于虹由于黑画风波被批,肖国庆和赶超去单位闹,结果被派出所关了起来,秉昆为此急的晕倒,感动了编辑部的师傅白笑川,说服邵敬文找老上级帮忙,才出来,于虹丟了工作,是春燕收她做了徒弟......
秉昆因在《红齿轮》发吕川送给他的进步诗歌,坐牢半年多,“一个小寡妇,一个成了植物人的老妪,一个瞎子弟弟,一个上不了户口的黑孩子,还有一个不知父母身在何处的小女孩”,这样一个大小几口临时组成的家庭在大家的帮助鼓励下,盼到了秉昆释放。
即使这样一种亲密关系,吕川考上大学了,秉昆一家搬进新居了,吕川大学毕业,在大家聚会时匆匆来了,又匆匆离去,告知大家他将在市委工作,大家的友情随之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大多数人的敬意一般只给予本阶层的人,前提是那人与自己差距不大。一旦差距大了,人们的心里就不平衡了,心里不平衡,敬意也就所剩无几了”
在友情关系中有另外的友情关系,就是秉昆他们这群工友与老太太的关系,一件难事对秉昆他们来是比登天还难,而对一个被下放的老太太却是易如反掌,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相互的心理满足。
“几乎所有底层人家,都希望能与一户有权力的人家攀成亲戚,即使八竿子搭不上,能哈着往近了走动走动也是一种慰藉”
关于爱情:
周秉义和郝冬梅的爱情,虽然是两个阶级的爱情,不过是同学情转化的爱情,是共同的文学爱好形成的爱情,是一起下乡同甘共苦的爱情,轰轰烈烈的年代,却是平淡;
周蓉与冯化成、蔡晓光的爱情是起起伏伏,先是蔡晓光追求周蓉,而周蓉却恋着诗人冯化成,只知其诗不知其人,当看清其本质而离开他回到故乡,蔡晓光未婚,还是对她一往情深,如果不是学校宿舍里的掉床风波,周蓉不可能与他领结婚证,即使领过证,周蓉和冯化成所生的女儿玥玥随生父跑到法国,周蓉居然抛下晓光十二年,归来之后,晓光虽说有情人医生关玲,还是义无反顾的陪伴周蓉一起变老,周蓉随性,女儿像她,晓光准确的说是痴情者,是备胎,是个甘愿为周家所有事情付出的备胎;
周秉昆和郑娟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是毛头小伙代人送钱给郑娟时,多看了一眼头没梳脸没洗,露着小腿光着脚坐在炕上的女人,而产生的动物本能的冲动,深入了解了郑娟一家的艰难处境后,在家身为老小,家里的事情有父母、有哥哥姐姐,什么事情根本轮不到他做主,在郑娟一家,他能感受到一个男人的责任,尤其是郑娟生孩子时,他充当父亲角色,秉昆母亲成植物人到苏醒,郑娟不仅伺候老人,还要帮着带周蓉女儿玥玥,当秉昆释放后,这股激情,合着责任及感恩一起尽情的释放,也让秉昆下决心要娶郑娟。在父亲正义凛然的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尽管又经历了与棉猴夺子、秉昆坐牢、儿子楠楠遇难,她俩的爱情始终,并升华为不可替代的亲情。
爱情这东西,当两情相悦,可以共同抵挡风雨,怕的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一旦有点风霜则逃之夭夭,爱情可以不去考虑门当户对,不是门当户对的爱情又需要承受多少世俗的压力。
不幸与幸福:
郑娟是小说中最不幸的人,老公涂志强是个同性恋,后来被枪毙了,枪毙时,她怀了孩子,而孩子不是涂志强的,是被他的朋友棉猴强奸后所怀上的;
妈妈靠卖冰棒维持她和失明弟弟光明的生活,妈妈是不是亲妈、弟弟是不是亲弟弟,不清楚;
周秉昆第一次入狱半年,她以一个保姆的身份带着瞎子弟弟和刚出生上不了户口的儿子,伺候着植物人的秉昆妈和不知父母下落的周蓉女儿玥玥,何其艰难;
好不容易跟秉昆终成眷属,孩子也一点点长大成人,而秉昆为争夺楠楠失手打死孩子的亲爹棉猴,而坐了十二年牢,郑娟那是守了十二年的活寡,弟弟光明也出家做和尚了;
最大的不幸是儿子楠楠在美国为了保护教授被枪杀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异国他乡,何等凄惨。
但郑娟是书中最幸福的,守在太平胡同、光字片这样一个城市最底层的棚户区,跟周秉昆从始至终尽情的享受最原始的爱情,最初周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后来成了周家的功臣,两个儿子,老大楠楠去美国读书,老二周聪大学毕业进了报社。
郑娟的幸福源于她对生活的态度,没有太多的欲望,非常容易知足,不去忧国忧民。守在家相夫教子,尽心伺候老人。不管自家人还是朋友有困难了都倾力相助,大姑姐周蓉的孩子玥玥,不大时就由她照顾,朋友没地方住,她把原来的房子给他们住,姐夫过年带的东西多,她分给贫困的朋友们,住了好房子,高兴的像孩子,告诉被骗了,还得搬回原来的房子,她不抱怨,不失落,反倒还安慰老公,后来拆迁,最早搬进新区,拥有一处八十米的楼房和一层的面食店,在那年的大年三十,在周秉义家聚会,作者的这段描写最能体现她的幸福:“这个女人、母亲,她对国家大事一向了解得少之又少。对于她,国家差不多就是曾生活的太平胡同和光字片。如今这两个地方没了,大多数人家像她家一样住上了楼房,生活在环境颇好的小区里,这让她觉得国家发生了伟大变化,也带给了她空前的幸福”。
这个邻里街坊眼里有点“二”的郑娟,可能他的幸福就源于她的“二”。
关于阶级:
阶级是社会存在必然,只要有一群人就存在阶级。无产阶级是不是无产,那要看有没有人比他们更穷。
小说是以城市中普通工人家庭为背景展开的,如果说他们是社会底层,那是不对的,郑娟的母亲卖着冰棒扶养着失明的儿子和寡妇女儿,他们什么都没有,尤其是周秉昆第一次代瘸子和棉猴送钱,郑娟拒绝后,郑娟母亲随后跟出来“孩子你站一下,你听大娘给你解释……那个,什么,就是钱,她不要,大娘要,求你……给大娘留下吧!我女儿她……她俩并没有领过证啊,我女儿连个正式的寡妇都不是呀,她肚子里还怀着涂志强的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撇不下我和她弟,她就根本不愿活了!她那样不是冲你,她是在冲她自己的命在发火呀”;而最后郑娟母亲突然死去,也与钱有关系,是看到了棉猴和瘸子被判刑游街,她所想的是以后没人再给每月送三十五元钱了,所以当晚就着急上火,在唉声叹气中离世,而秉昆为了这每月的三十五元钱,去当了母亲的玉手镯,郑娟一家处在更下的一个阶层。
郝冬梅的父母、老太太夫妇、蔡晓光的父母都是高干,住着洋楼的高干,即使这样的统治阶层,在文革中一样不能幸免,冬梅的父亲、晓光的父母就没有挺过来。这个阶层除了老太太下放酱油厂与几个小青年有忘年之交之外,其他人几乎跟普通的工人层面没有交集,尤其是冬梅母亲,与亲家同住一个城市,距离也不是非常远,亲家母、亲家公去世也没有见过面,只是在亲家公去世时带有愧疚让人送上花圈。
周秉义、周蓉、郝冬梅、冯化成、吕川、蔡晓光、白笑川属于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向往自由是他们骨子里的种子,是他们这样一群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过很多人为此付出了不止艰辛,还有更多的代价。
“光字片的这个阶层如山顶洞人般的生活,另外一个阶层应该对此负有责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特别是由于政治原因导致不安加剧的年代,所谓“小人”与“君子”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增加,古今中外,一向如此”。
关于死:
小说中关于死,写了多个人,开篇以枪毙涂志强引出主人公及后面的盘枝错节;郝冬梅的父亲是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周秉昆的父母、邻居春燕父母是正常生老病死;国庆的父亲是因为生活困难被冻死;而棉猴是因为与周秉昆争夺儿子,扭打中摔死的;楠楠是为保护自己的教授死在异国他乡;周秉义最后过于劳累死于工作现场。
楠楠是英雄式的死亡,在美国,大学里为楠楠举办的追思仪式上,母亲郑娟这样说:“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
这些人的死亡,反应着一个动荡时代的社会背景。
知识与命运: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生命运行轨迹。周秉义、周蓉、在他们这一辈人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中学时聚在一起读名著,讨论名著,即使下乡做知青,在广大知青中也从事文化相关工作,周秉义做了兵团文化干事,周蓉做了贵州偏远山区的老师,后来他们都考上北大。而周秉昆的工友吕川,是从工厂考上大学的。周秉义做过兵工厂书记、市委书记、后来调中纪委工作,周蓉做了大学教授,吕川在中纪委,他们一生没有太大波澜,但彻底跳出光字片这个社会底层。
“如果一个人终生缺少知识和思想,那么,他连一颗黄豆也不如,成吨的黄豆还能榨出豆油或酿成酱油,成群的没有知识和思想的人,除了体力和技能,就再也榨不出别的东西了,而被榨尽了体力和技能的人,注定是一个可悲的人”。
一个好的作家是用一个点的轨迹反映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用虚拟的故事描述现实生活,用构思实现空间与时间分合,用放大镜看生活的点滴,用望远镜回看曾经的过去,用情感编织着人世间。看小说时,老婆看《人世间》,paid里传来主题曲: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
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祝你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
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若年华终将被遗忘记得你我
火一样爱着
人世间值得
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
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
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
祝你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
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
一生向阳
在这片土壤
随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