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1 | 临危不惧

史蒂夫尼奇是个车站小镇。因为有直达伦敦的火车并且地价便宜,不少公司在这里买地开张,一时竟有些繁荣的样子。但好景不长,小镇的房价水涨船高,镇中心的公司卖地搬迁,空下来的办公楼被改装成公寓楼出租。我们住的天际大楼就是这么来的。

我家老公就在史镇一家尚未搬迁的科技公司上班,于是我们就很自然地搬进了离他单位只有十分钟步行距离的天际大楼。怀着有备无患、远亲不如近邻的心态,我加了住户的聊天群。过几天就发现,群里的话题大多是甩卖二手家具、谴责没把垃圾妥善扔到垃圾房的邻居,偶尔互相提醒收发室的密码更新了,没有多大意思。猛然退群显得不入流,只好把群放在一边,上下班或者上厕所时查一查。

两天前下班,我突然发现群里的未读消息高达300条。掐指一算,平时即便一个礼拜不查信息也不过百来条未读,这昨天才查的信息,今天未读就300了?赶紧把信息拉到最开始的一条,BBC新闻的链接赫然出现:史蒂夫尼奇西瓜刀袭击案嫌疑人被拘留。新闻的预览图正是案发地点,天际大楼旁的停车场。从大楼西侧的入口上楼梯,透过落地窗往外看,就能看到一个小环岛,环岛后侧,就是那个停车场。虽然这张图只是谷歌街景,图上空无一人,看不到三十六岁的受害人在图中的环岛一侧倒下,更看不到他捂住鲜血淋漓的腹部,但过多的想象空间,对想象力不足的人来说是充满威胁的。天际大楼的住户们不认识那个三十六岁的受害人,只好把自己的脸扭曲,放到他因痛苦而蜷曲的身子上。

出于对未成年人保护,新闻不能透露嫌疑人的除了年龄和性别以外的其它信息。101号的保罗看了报道,发了三个感叹号和三个问号。紧接着635的主妇杰西卡根据凶器——西瓜刀推测,嫌疑人和受害人肯定有什么血海深仇。418住户乔劝大家不要乱猜,说不定男孩行凶的时候并没有针对性,否则起诉的罪名应该是谋杀而不是故意伤害罪了。说起来,我至今不知道这个乔是男是女,因为他/她平时不仅帮其他住户解答热水器和暖气开关的问题,在群上卖自己淘汰下来的家具,也会帮大楼里的住户上门剪头发。101的保罗不淡定了,如果行凶没有针对性的话,等这孩子三年拘留结束,谁知道他还会捅谁?513的桑杰纠正说,不是三年,是三年半。225的伊丽莎白不明真相,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101的保罗、635的杰西卡热情地解释了一遍,期间桑杰纠正了半路加入讨论的57号住户洛伦,告诉她受害人并没有死,水果刀差5毫米才捅到心脏。

天际大楼住户出门,向来从容不迫,横穿马路时甚至不怎么左右张望——有什么必要呢?上班的地方不过十分钟脚程,而英国的司机从来礼让路人。小镇生活平淡乏味,人们习惯把疯狂攒着,周末或者假期再往外释放——便捷的火车线,往南二十分钟就是伦敦,往北五十分钟就是剑桥。若果有什么狗血,也是属于这些相隔好几个火车站的繁华之地,论资排辈,也排不到史镇头上。于是讨论的方向逐渐趋于消极的乐观。“反正凶手已经缉拿归案,还有什么好担心呢?”很少发言但每次发言都会受到追捧的505住户山姆发话了,经常和他一起健身的513桑杰随即附和。

我往下划屏幕继续浏览聊天记录,418的乔对史镇治安表示强烈不满,并声称要给物业公司写邮件催促西侧大门换锁,众人附和,希望把自己抄送进去。到此,两百条信息过去,十六岁的捅人男孩和三十六岁的被捅男人正式谢幕。

此后一条提示消息,有人新进群。“大家好,我是上周新搬来的404住户菲利普。”635的杰西卡率先表示欢迎,积极分子们也接二连三地问候菲利普。菲利普客套两句,开始进入正题:“不知道大家用的是哪家电力公司的服务,有推荐的吗?”剩下的未读信息囊括了市面主要电力公司的对比,我不由得一边看一边在网上查,打着小算盘。随后225的伊丽莎白发了好几张照片,@了菲利普:“我这里正好有些家具要出手,需要的话可以低价转哦。”

看到这里,正好赶上老公回家,我赶紧说道:今天出大事了。一边说一边往上滑手机屏幕,可是两百多条的信息,划了快十下都没有划回新闻链接,一气之下,点开了伊丽莎白发的图片。

“你来看看,这个柜子怎么样?好几层呢,才30镑。对了,咱们用的哪家电力公司,群里有好几个推荐的,不知道会不会更省一些。”至于那耸人听闻的大案子,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下次再说吧。


本故事不纯属虚构

如有巧合

不可能的

希望你喜欢

下次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 1 | 临危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