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共读感受(三)

    今天是共读的第3天,我们共读的是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提出“存在论”,“存在”非现在,“存在”是一种看不见的,且无法被我们捕捉,但离我们又那么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存在之中,我们只把握住“存在者”,我们只能从“存在者”中领会“存在”,却往往因为“存在者”遗忘了“存在”,就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或者我们可以也可以理解为有和无,存在者道出了存在,但“存在者”不能涵盖“存在”,也就相当于“无”。存在是一种可能性,它是种子,存在一旦显现为“存在者”就遮蔽了“存在”。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他像一粒种子,他有无数的可能性。但是等他长大后成为诗人等什么,这就是它显现存在者,但是它也遮蔽了它成为诗人之外的其他的可能了。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只在场中显现,这个“场”汇聚了昨天、明天、显现于今天,“场”是变化的,也是复杂的。海德格尔的观点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存在者对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提出“存在的去存在”,他对历史和世界的形势给予新的烛照,也就是此在和缘在的关系,此在放在空间当中,缘在放在时空当中,在时空中理解当下。人是看不到自己的可能性和变化的,这就是存在者对存在的遗忘,生命处于沉沦和遮蔽的状态,有觉醒的状态才没有了遗忘存在,就像我是谁,问的是在此情此景下的我这个存在者。可以说“我有什么”,不能说“我有有”,佛家说的缘起、性空,空不是无,是一种存在。存在是最遥远最抽象的概念,其实它是最具体最接近的在,它确确实实的同每个人相关。就像我是汇集了昨天的经历和明天的期望、谋划显现于今天的我。我的存在,你看不到,你只能看到存在者的我。但是存在者的我又不能涵盖全部的我的本质。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认知对象不是通过征服他,而是通过让他成为他所是,并且让他成为他所是的同时允许他如他所是的显示他自己。成为“他所是”,那就是你要有成为他所是的能力,能够重新唤醒他。就好像说课堂实录是课堂的如他所是吗?不是的,课堂实录不能代表一堂课,如他所是就需要解释,那我们说的解释就是让它显现,用通俗的观点就是说在我的世界里了解我的本质,世界不是日常的时空,而是操心在操心的人和事中来了解他。就像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学生成就了老师,是学生的优秀显现了老师的本质,所以说你的真理就在你的世界当中,你的场当中,而这个世界这个场是动态的,变化的也是复杂的。存在是在他操心的世界中展开的,展开性就意味着要超越他自己,活出了真理,在世界里体现、显现、豁亮,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今天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海德格尔关于死亡、焦虑、有限性的论述。他很清晰明了的论述了死亡的三性。首先,是确定性,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其次他说“死亡是各种可能性中最个人和最内在的可能性,因为它是我必须自己去经受的,任何他人都无法带我去死。”这是死亡的无人代替性;再有就是死亡的随时可能降临性,因为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会死。正因为死亡有这三种特性,所以就会产生一种虚无。而这种虚无就会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或者说状态。一种是既然是要死,那就享受当下纵情生活吧,就像《古诗十九首》里所描述的情感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二种是向死而生,奋力拼搏,重新谋划自己的当下。是人都是要死的,谁都逃脱不了,那就要顺命,但是仅仅顺命就行了吗?不,我们还要去造命,这种造命不是去抗命,而是寻找人生的自我镜像,以镜像为标准,规划自己的当下,今天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按照海德格尔的见解,因为将来是最重要的,人总是筹划达到那个领域,而且他还在那个领域确定自己的存在。就像蒲柏的诗一样,说“人从来不是一个什么,而永远将要是一个什么”,人永远向前看,向着将来的开放域,在这样看时他就自己承担起过去的重负,并且因而使他自己以某种方式适应他现在的实际生活情况。

      下午还共读了萨特,内容烧脑,笔记太多,还未理出头绪,等稍微清晰了我再形成文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都共读感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