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图画书小史》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可将此作为首要准则记下:生命不会有真富足,除非你与他人共同分享。生命是否成功,是否快乐,并不在于你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你为他人而获得的成就。

---爱你们的爸爸

这是杨宽麟先生写给几个子女的信件中的一段话。


杨宽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大师,在辛亥革命时期就留学美国,在解放前夕决定留在国内,是圣约翰大学最后一任执行校长。

他的儿子杨志成,是最负盛名的华裔绘本作者,曾经获得过一次凯迪克金奖,两次银奖,他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而且创作生命可谓漫长,年逾八旬仍笔耕不辍。2019年,88岁的他还出版了三本书。

这位绘本大师,根据自己的儿时经历,出版了《爸爸造的房子》,是一本童年自传性的图画书。


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很特殊的时期,杨宽麟不但为一家人建造了一栋为抵御可能的轰炸而特别加固的房子,还在房子对面的空地上以集资的方式修建了一个游泳池,让自家孩子和亲朋好友家的孩子经常来锻炼。他身兼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与圣约翰大学工学院院长之职,在百忙之中也不忘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

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看着书上那些诱人的插画,即使是在最紧张的空袭期间,一家人全挤在房子最安全的地方,他也会给大家讲故事。一家人沉醉在那些激动人心的想象画面中,完全忘了外面正在饱受战火的世界。。。。。。

回顾杨志成的一生,那段奇特而难忘的童年经历对造就这位绘本大师的创作功劳甚大。

                              ----------阿甲著《图画书小史》


这几天读了阿甲在2021年出版的《图画书小史》,书中不仅把图画书百年的发展历史线讲的很清晰,而且包含大量图画书作者和插画家创作背后的故事。经历过一战,二战,美国的移民潮,战后美苏冷战等时期,奇人迭出,佳作不断,就像一颗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的明星,经过时间的淬炼,至今仍然在图画书的星空中生机勃勃,熠熠生辉。 

凯迪克奖,格林纳威奖,纽伯瑞奖,国际安徒生奖,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图画书天才们,仿佛是挥舞着画笔,永不停歇的桂冠骑士。这真是一场穿越时间和空间,场面恢弘的大电影,各种鲜活,极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们在我脑海中天马行空的飞舞,让我激动不已。

尤其当我跟女儿再读某个书中描述的作家的绘本时,仿佛发现自己手中的石头原来是一块璞玉,一颗珍珠,那种历久弥新的亲切感自然的生发出来,再看那图,读那字,心境竟然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谈到图画书的历史,就不得不说童书史上最著名的叫“彼得”的兔子,它的作者波特小姐被誉为现代图画书的“开山之作”。她于1866年出生在伦敦一个非常富裕的中上产家庭,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堪称富豪,几代人的积累让她有机会受到最好的家庭教育,她在语言,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都有极扎实的功底。对她来说,为了钱创作童书其实是叛逆之举,她自己也没想到,她创作的彼得兔特别受大众欢迎。

后来即使二战爆发,伦敦频频受到空袭,在纸张出奇匮乏的战时,她的小书居然也没有停印过。究其原因,有可能是那些小书对于提振战时大众的士气很有帮助。

彼得兔系列童书大获成功后,波特小姐致力于经营她在埃斯韦特湖畔的农场,保护她特别喜爱的湖区风景。今天我们到湖区那一代旅行,还能享受到未被过度开发的风景。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几本保留着150年前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波特小姐后半生的努力,还有一部叫《波特小姐》的电影。


波特小姐是世界童书史上非常传奇的一位作者,她生前出版的23本小书通常被称为“彼得兔的世界”,曾经一度几乎成了英语世界图画书的代名词。她的绘画受凯迪克的影响特别大,她的父亲也是凯迪克的忠粉,还收藏过凯迪克插画的原画。

说到凯迪克,经常给孩子讲绘本的父母都知道,凯迪克图画书奖是美国儿童图画书届最重要的奖项,却是以英国插画家凯迪克命名的。

凯迪克的成名,是伴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蒸汽机驱动火车的新发明,交通,报纸和杂志的媒体行业一同崛起的。当他还在曼彻斯特作银行职员时,在《凯迪克永不停笔的插画家》一书中这样写到,”那段时间,他画了成百上千张练习技巧的素描,培养出了绘画上的自信和成熟度。可能因为画得太专心而忘了时间,凯迪克经常在街头一画就是一整夜“。看了这样的一段描述,我也被这位天才且勤奋的作家吸粉了。


之前说的波特小姐


美国的图画书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成熟,在那之前,在插画童书方面多从英国引入最精美的典范之作。

随着美国工业实力的逐渐强大,社会整体的富裕程度提高,新崛起国家的新制度,新气象,儿童图书馆的兴建,在图画书的历史上,儿童图书馆员,几乎都是女性,有时也被称为”说故事人“,她们对儿童,对童书又着宗教般的热诚,并不把那些小书看做哄孩子的小玩意儿,而是看做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伟大作品的典范。她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非常团结的独特群体,成为强有力的童书守护人。

而早在1900年,在波士顿的匹兹堡就有了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员培训学校。早期的儿童图书馆员几乎都是女性,而且为了坚守这份事业,她们往往终身不嫁。她们发现,吸引孩子们进入图书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过说故事的方式为她们朗读作品,于是”说故事人“也渐渐成了她们的另一个代名词。

我前阵在好奇说参加的第59期绘本阅读指导师课程,也叫”故事妈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就单说好奇说一个平台,已经是第59期了,每月一期,每期都有超过1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想给自己孩子讲好故事的妈妈,在这一两年,亲身感受到我们80后,和90后这一代父母,对亲子阅读的重视。

特别是来自美国的,

除了图书馆员,那就是图书编辑们。她们是一群带有传奇色彩的童书守护人,正是她们兢兢业业的努力,她们与童书创作者密切的合作,她们发掘,并培养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也非常忠诚的童书创作者。如果说童书作者是千里马,那么图书编辑一定就是伯乐,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童书编辑们发现,接纳,培养那些童书天才的方式,还有对童书品味的追求,对儿童读者极致的关怀,她们就是图画书世界的”伯乐“,有很多传奇的编辑,正是她们独特的眼光,发掘,并且愿意等待,就如同愿意慢慢的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一样,也充满了魔力。

在那个年代,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里讲一段梅“马西发掘罗伯特”麦克洛斯基的故事。

大约在1983年,24岁的麦克洛斯基刚刚从艺术学院毕业,他渴望从事纯艺术创作,但只卖出了几幅水彩画。在好朋友的撺掇下,麦克洛斯基带着习作本去见朋友的姑妈,一位童书编辑,指望作点儿简直的插画工作,多少挣点生活费。这位童书编辑恰好就是梅‘马西。她感觉这小伙子非同一般,热情邀请他来创作童书,还招待他吃午餐,从此锁定了他一生的忠诚。

麦克洛斯基一生自写自画的童书只有8本,但两次获得凯迪克金奖,两次获得银奖,中奖率之高令人惊叹。

1941年,罗伯特在波士顿公园得到灵感创作的《让路给小鸭子》,1942年获得美国凯迪克金奖。80多年之后,在好奇说总部,由一个讲给好奇说的工作人员听,这位还拿来了高清地图。这本被誉为“最仁慈的书”,跨越了地域和时间,今天我们读到它时,内心仍然充满了温暖和欢乐,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在波士顿公共花园,现在还立着那一家子野鸭的铜像,是由本人亲自雕塑的。当年的凯迪克银奖,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稿费受益,让他有条件携妻子女儿去到风景如画的缅因州鹿岛那一代买房隐居,静心创作,并将家人在那里的生活画进一系列美丽的图画书中,如《小赛尔采蓝莓》中,赛尔就是他的大女儿哪位妈妈就是他的夫人。《海边的早晨》一书中,赛尔有了一个小妹妹,那是麦克洛斯基的小女儿。以及《美好时光》里,故事的主人共史两个渐渐长大的女儿,暑假里她们在小岛上尽情玩耍,非常开心,尽管中间还遭遇了一场大西洋的风暴。这三本书又令人艳羡的一再获奖。

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因为热爱画画,画出了很好的图画书,书又换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然后过上浪忙的生活,再把这样的生活画成图画书!

而另一位传奇编辑厄苏拉‘诺德斯特姆,她非常理解儿童的喜怒哀乐,因为自己就曾经是一个“丑小鸭”,所以她非常愿意给那些常常被大人有意无意忽略的孩子以真正的抚慰。她的童书创作理念,如果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要找“为怀孩子们准备的好书‘。所谓”怀孩子“,就是那些正常的孩子,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的孩子。


说到美国图画书,外来移民对美国图画书的崛起影响巨大。这个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犹太移民。艾兹拉’杰克‘季兹,父母是从东欧来的穷犹太人,他的前半生生活状况非常艰辛,一直在跟命运搏斗,生活十分简单,但他始终对绘画矢志不渝。他从小酷爱画画,常常忘乎所以地画,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因为画画而拿奖。因为高中毕业时父亲突然去世,他就只能高中毕业后出来打工养活自己,但他让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去上美术课程。

季兹的成长故事非常励志。如果看季兹的全部作品,会发现他其实特别关注相对弱势的孩子,比如穷孩子,黑孩子,比较边缘的移民家庭的孩子,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成名之后,用自己的稿酬设立慈善基金,自主像他小时候那样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



德国被盟军占领后,流亡到英国的叶拉’莱普曼重返祖国,受命帮助战后重建。在一度近乎绝望后,她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她想让德国的孩子通过童书看到哥哥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但从那个年代上溯到战前,德国童书充斥着太多要命的民族主义。莱普曼女士想立刻在德国战后的废墟上举办国际童书展,便给国外知名的童书出版社逐个写信,晴对方免费提供书并授予简介的翻译权,要知道那些国家可都是几个月前的“敌国”!

后来发生的一切堪称奇迹:各国出版社纷纷寄来了最优秀的童书,1946年国际童书发展先后在慕尼黑与柏林举办,巡展过后,以这些书为基础成立了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莱普曼担任馆长。在这家图书馆的基础上,莱普曼发起创办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并颁发了第一节国际安徒生奖。儿童读物联盟与国际安徒生奖是为世界和平而诞生的,其宗旨就是要帮助各国的孩子看到别国最优秀的文化。

图画书出版与推广的国际化,可以说是童书出版史上特别迷人的一部分。这样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世界和平的意义非常重大。正如莱普曼的感慨“就算只是为了孩子们,也不该再有战争了”。

而因为战争遗留下来的童书,如《铁丝网上的小花》,插画如摄影作品一般写实,读到最后会感受到极为厚重。相反,《》也是描写战争的,反而让人心生希望,和任何心灵的抚慰。


同样是战败国的日本也在反思。因为历史原因,我之前一直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在不了解中国图画书发展历史之前,我或多或少也会有类似这样的疑问:如优秀的图画书中为什么没有几本是中国的原创?难道孩中国的孩子要喝洋墨水长大?

中国大陆原创图画书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大概是从2002年才开始,大概比英美起步晚了100年,比日本晚了50年,比中国台湾地区也晚了30年。

蔡皋1993年出版的《荒原狐精》,于1993年获得布拉迪斯发国际插画双年展的“金苹果奖”,也因此引起了日本出版界的关注,受邀创作图画书在日本发表,2008年,这本书改名为《宝儿》,收入“信宜原创图画书”系列。

如果我们站的高一些,横向去比较英国和中国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作者:安东尼‘布朗与蔡皋。他们都出生于1946年。前者在利兹上艺术学院时,后者因家庭成分首限上了师专;前者在画医学解剖图时,后者被下放,在文化馆一年多时间里反复画领袖肖像而获得基本的美术训练;前者在画贺卡时,后者在乡村小学教书;前者的独特图画书语法发展成熟并出版代表作《大猩猩》时,后者调动到出版社当美编,刚刚踏上童书插画之路;前者称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图画书畅销品牌时,后者也获得了一个重量级国际大奖,但书却卖不出去;前者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的第二年,后者的代表作《桃花源的故事》在日本出版。

面对这样的比较,我们需要正视,我们的优秀创作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们又着相当韧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居松直是”日本图画书之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居松直非常努力的致力于中日童书交流,帮助中国发展原创图画书。中国在1995年就有了第一个原创图画书大奖,很可惜那个奖项只半了两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办了。奖项的发起人和奖金捐赠者就是松居直,他拿出自己的稿费设立的这个奖项。当时这边的主办方说,就叫“松居直奖”把,但他坚决反对,说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奖项,应该用中国的名字。坚持到最后,他只同意留下他名字中的一个“松”字,命名为“小松树奖“。后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的创建也有松居直的功劳。

但在这之后的几年,读者普遍缺乏购买力,儿童图书馆的空缺,原创图画书没有合适的土壤。

不过一些优秀的大陆创作者,陆续在境外出版了图画书,蔡皋的图画书《花仙人》和《桃花源的故事》先后在日本出版,还有于大武老师创作的《哪吒脑海》,西游系列和三国系列的图画书,在日本也很受欢迎。通过类似的交流与合作,一大批创作者对图画书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

另外,大概从1988年开始,有几位研究者和译者先后在日本学习,去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做过数月的研究,一直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中国人的经济实力提升了。所以在2002年,台湾的畿米绘本在大陆出版,居然卖了百万侧,很多人因此而听说了“绘本”这个词。

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大陆的原创图画书发展,也得意于台湾地区的经验支持。儿童阅读领域的领跑人,如方素珍老师等,相当频密的在大陆传播儿童阅读理念和图画书阅读理念。台湾的公司如和英,信谊等,相当积极的与祖国大陆的创作者合作,在台湾和大陆出版图画书作品。

十几年中国大陆原创图画书的成长,速度非常惊人!

作为一名80后,我的童年生长在东北地区一个很小的海滨城市,兴城。我六岁时有了人生第一张黑白照片。小时候印象中家里似乎没有什么纸质书,有一本黑白带插图的《兴城民间故事选》,一本绿色封面的《唐诗三百首》,和一些西游记类的”小人书“。我家是村里第一批有录音机的,每天下午2点,妈妈都会给我和姐姐播放一个叫小喇叭的电台广播节目。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我跟姐姐趴在炕上,头挨着头,等着收听电台的叔叔阿姨讲故事。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为我打开了一扇想象的窗户。

每天伴随着一段欢快熟悉的音乐,那句脆声声的”小喇叭广播完了,小朋友再见“!至今仍然回荡在我心头。每次妈妈都是安静的陪在我们身边,冬天下午的炕上,阳光照的暖烘烘的,妈妈有时用很大的面板在炕上做面食,有时是缝补一些旧衣服或者干其她的活。

40年过去了,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在我的绘本故事声中长大,尤其是在我加入好奇说之后,越来越清晰好奇说的使命”要改变中国家庭教育的土壤“。今年3月5日,“湾区教育,虎年开讲”的线上家庭教育分享会上,好奇说联合创始人吴颖,再次阐述了运动+阅读,是最普惠的家庭教养方式的观念。

吴博士有三个孩子,老大已经18岁,是那种可以随意送孩子去参加国内外的夏令营,甚至为了孩子教育可以换一个国家。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也许我们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在父母最容易上手的,给孩子讲绘本这件小事上,持续的耕耘。

同时,我也认为给孩子读绘本,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教授某种“知识”,而是在绘本故事里,在作者细腻的感情里,你能感受到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喜欢和爱,在每一个细节里,在相互陪伴过程中,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一问一答。就跟绘本作者一样,只有抱有永远的童真,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

有一个妈妈问我,读绘本是否能提高孩子写作文的水平,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功利的看待家庭阅读,仅仅把它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雷打不动的睡前的亲子故事时间,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当孩子靠在你的怀里,跟他一起沉浸在一个故事当中,那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插画,妈妈还会觉得给孩子读绘本是在付出吗?辛苦劳作了一天,我们也需要在睡篇抛开家庭琐事,在艺术与文学的海洋里自由的荡漾一会。读绘本不是小孩子的专属。

柳田邦男先生说:人的一生有三次读图画书的机会,

第一次是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每一次阅读都能从图画书中读出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亲爱的你,也许你跟我一样,错过了第一次,那不是我们的错。

但希望你跟我一样,幸好没有错过第二次,更不会错过第三次。




从通史教育,尤其在了解了,在不同国家人文的,他的包容性更高,更有一双看见美的眼睛,和一颗慈悲的心。其实在我的陪伴和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在上个月跟孩子读《杰瑞冷静太空》,这本书的作者是卡尔,正面管教的作者。当看见书中的妈妈,当孩子想在房间里给自己建造一个特别的地方,当自己生气了可以呆在里面,妈妈立刻着手帮孩子把墙壁涂成黑色,真的跟孩子一起建造了一个宇宙中的冷静太空。那一刻,我震惊了。虽然只是个故事,不是妈妈都这么容易下决心要把房间涂成黑色,而是这个妈妈遵从孩子的意愿,创造了一个他需要的环境。

于是我也终于在昨天,在我家阳台上,布置好了我的冷静太空。本来我答应孩子,我知道经由养育孩子,治愈了某些我童年未被满足的部分。

阿甲说”我们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很多人意识不到,只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图画书最美妙之处,是它提供了童年这个迷人的秘密入口。我发现有很多童书创作家都很长寿,比如英国的昆‘廷’布莱克,从14岁起就开始创作漫画,如今就是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昆廷相信艺术是有用的,可以点燃,唤醒和疗愈。有观众写信告诉昆廷,无意中的观展居然治好了他的轻度抑郁症,昆廷对此感到非常骄傲。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自己的一生,向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请无限相信艺术的魔力,请相信人性中那份温暖的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足够的开放,包容,我们与孩子和童年足够亲近,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如痴如醉的反复要求父母讲同样一本书。获得过凯迪克金奖的威廉‘史塔克,在创作《怪物史莱克》时,已经是83岁了,可以说仍不失赤子之心。

同样,《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艾瑞‘卡尔说:“我脑子里完全没有计划,有的只是色彩!我画的好开心。’‘ 想想看,这一年他已经73岁了,还跟小孩子一样。这大概是艺术创作最开心的一种状态:有最专业的眼光和最纯熟的技艺,同时又葆有自己幼儿时期的心态和趣味。这就是图画大师成功的秘密,这也是今天我们作为父母,在亲子共读中收获的特殊福利,那就是永葆赤子之心,陪着那个”小的我“,又重新长大了一次,生命的层次就这样被丰富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享受和愉快的事情!

如果你跟我一样,在自己的幼年时期曾经在纸质书方面特别匮乏,那么你完全可以经由亲子阅读,让自己的内在小孩重新被唤醒,被拥抱,被满足,被宠爱!有人说阅读好的绘本,就仿佛在家里看展览,人类历史所有过往智慧的结晶,艺术,文学,人性最深处的真,善,美,穿越时间和空间,奔向你和你的孩子。我很荣幸,我经由好奇说,开始了绘本的骑鲸之旅,这一路将会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的孩子和我一起去发现!


最后,用作家叶萱的一段话来结尾,

我陪伴你成长,我带你去远行,

我教你说“谢谢”“你好”“我爱你”,

我把最美好的世界摊开在你面前,

我只愿,你能爱这个世界,

并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图画书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