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有点震撼,也有点受打击。
作为一名古筝爱好者,从未向人谈及自己学习古筝这件事儿,说出来怕被大家笑话。毕竟我从2017年开始学到现在2020年,目前还是一级水平,鉴于已经一年多没弹了,目前水平应该处于初学者水平,花4000元买的琴,安安静静地躺在架子上,无人问津。
然后,昨天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合肥一位7岁小男孩的学琴之路,被震撼了也被打击了,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到底是怎样的故事。
今年7岁的小泽恩一位古筝学习者,跟着程浩如老师学习古筝。程浩如老师家在北京,小泽恩家在合肥。
怎么办?
在妈妈的支持下,每个周末晚上9点30分的火车,从合肥到北京。第二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在火车上阅读英语,7点钟在火车上吃早点,8点抵达北京。之后到程浩如老师上课地点,开始学琴。中午的高铁回合肥,午餐在火车上吃方便面,然后写作业,下午4:50到达合肥,再赶去英语培训班……
不管你是妈妈,你是老师,你是学生,当看到这对母子不远万里学琴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我的感受是:作为力求上进的妈妈,我可能为孩子做得还不够;作为努力学习特长的孩子,可能我的孩子做得也不够好;作为旁观者,一方面觉得他们真的好辛苦,但却在为梦想打拼的路上义无反顾,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持着往前走。
这不得不提及一个词——鸡娃。
在北京有两种家长:海淀妈妈和其他妈妈。海淀妈妈真的很拼,他们不一定是海淀区的,也可能是经过自己努力后来落户在北京的;也可能是通州、大兴、顺义等等其他区的;也可能是为了孩子教育从其他区搬到海淀区的;或者是周末、暑假、寒假带孩子来到高校云集的海淀区上课外辅导班的妈妈们…
总之,海淀妈妈的共同特点是:全身心都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吃苦不怕,受累不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孩子”。所以,海淀妈妈是公认的全国所有妈妈中,最“鸡娃”的妈妈了。
而这位合肥的妈妈在培养孩子学琴方面与海淀妈妈在培养孩子学习教育方面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难道就是——鸡娃本娃了吗?
有网友给合肥7岁琴童的妈妈算了一笔账:
①每个周末确实有一班特快列车,从合肥到北京,Z227列车,21点40分发车,早上7点52分到达北京站,母子两个人车票费用,按照软卧计算(儿童减半):381+190=571元
②到达北京后,打车去老师家,起步价10块,按照30元计算,与上面合计,去老师家的交通费,合计按照600元计算。
③老师上课的费用,普通古筝老师是200元每小时。像程浩如老师这种等级的古筝老师,保守一点按照1500元每小时预估(可能实际价格要高很多)。
④上完课,从北京返回合肥。周六中午G325高铁,二等座是436元,母子两个合计:436+218=654元。
以上费用,每个星期一次,以上所有费用相加后,乘以4,大概费用是:(600+1500+654)*4=8616元,这还不算母子两个在火车上的餐费等其他开销。
这个费用确实不低了。
在年初时候,曾经有中国各地工资水平的数据汇总,排在前五位分别是:北京——9240元;上海——8962元;深圳——8315元;广州——7409元;杭州——7330元。
太!厉!害!有没有?
先别急着表达看法,这只是费用支出方面。妈妈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在路上的时间这些都是成本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最重要的是,这妈妈已经带着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
还有!
这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对古筝的兴趣,还会带着孩子去听国内最顶级的古筝声音,去广州,去北京,聆听古筝表演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古筝带来的魅力。
有人说:这样做,值得吗?
有人说:何必这样辛苦?难道合肥本地就没有古筝老师吗?
有人说:付出和努力会成正比的,相信小朋友一定会收获满满。
有人说:学习就是修行。
有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虽然有质疑的声音,但更多的声音则是善意和感动,以及对母子两个人的肯定和鼓励。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儿子学萨克斯的道路。三年级开始学,只学了2年,说什么都不继续了,无论怎么说,怎么引导,就是不学,只好放弃(我也没有足够的坚持,惭愧)……所以,当看到那些依然在学琴路上漫漫求索的孩子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给予他们最真挚的祝福,也想给他们的父母鼓掌点赞,因为那些学琴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孩子背后都有足够坚持的家长。
当然,有很多人表示,是贫穷限制了想象,这种“带娃求学”的路,真的是太烧钱了!烧钱是真的!辛苦也是真的!但是10多年后,家长和孩子收获的可能是比这些更有意义和更具价值的东西。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常被提及的话。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某件事,达成某个愿望的时候,你会不断的努力想办法,这个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最后,真心的希望小朋友能在妈妈的支持下,成为古筝名家,成就自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注我@Tina育儿,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儿教育故事。
查阅更多近期热文:
到底是全网最豪横的家长还是最无知的家长?看以后就能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