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变革,每一次生产力的变革都让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每一次的社会体制变革,客观上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变化而导致。
当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一定的发展瓶颈,固有的社会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力发展,要么社会体制发生变革,要么生产力被扼杀。在15、16世纪,西方社会发生了第一种结果,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属于社会体制的变革,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是有益的。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发生了第二种结果,即生产力被扼杀。
在明朝末期的时候,中国民间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产生,但是由于中央集权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随后中国又进入了由北方满人带来的更加残酷的奴隶社会中,资本主义更是没有发展的机会;到了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开始盛兴,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进,但是由于日本带来的侵略战争和当时国内的复杂政治因素,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在我国失去了发展的土壤;新中国成立,我们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不可否认,每一次的社会体制变革,除了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更多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影响。想要弄清楚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引爆下一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需要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类工业革命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解。
生产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最有效率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它衡量了在特定资源和时间限制下,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多少产出。生产力通常用于评估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通俗来讲,生产力就是做事的效率和速度。它指的是我们如何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工作或制造产品。如果我们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那么生产力就更高。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包括了效率、时间、质量、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等。生产力的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或生产,以实现更高的产出。它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企业和国家的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的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包括:
1. 科技和创新: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这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的改进、自动化技术的采用、新材料的开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通常会导致生产力的提高。
2. 教育和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通常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因此,教育和培训对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知识。
3.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的可用性会影响生产力。如果有足够的合格员工,企业更容易提高生产力。
4. 管理和组织: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够改进工作流程、降低浪费,提高生产力。领导力、团队协作和决策过程也是重要的因素。
5. 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可以对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鼓励创新、投资和企业竞争力的政策通常会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6. 资本投资:投资于新设备、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提高生产力。资本的充足和有效利用是关键因素。
7.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增加可以鼓励企业提高生产力,以满足更多的订单和客户需求。
8. 文化和社会因素: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因素也可以影响生产力。例如,鼓励创新和工作道德的文化可能会促进生产力。
9. 全球化:全球化使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获取资源和市场,但也使竞争更加激烈。这可能会迫使企业提高生产力以保持竞争力。
通过对以上影响生产力发展因素的解读,我们发现,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和我们伟人说的一句话互相呼应,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会为生产单位带来更高的产能,同时也可能降低了成本。具体表现在生产设备的升级更新,以及社会劳动力更高效的生产技能。
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以上的改变呢?对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产品简单分析,可以发现有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比以往更高的价值,包括加快工作效率,降低开销成本等。比如人脸识别技术让安保行业大幅降低了人员成本,很多安保场所的都使用了AI自动识别的门禁系统,移除了人类看守的方式。而目前热度很高的大语言模型则是将AI的认知能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在文本生产方面具有了媲美人类的水准,很多行业已经使用大语言模型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生产降低了很大的成本。
我们知道,生产关系就是劳动者在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简单来说,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关系一定要改变;反过来说,如果生产关系不改变将会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发生过多次变革,伴随着每一次的生产力变革,也会导致生产关系的重新洗牌,原本社会生产中的合作关系,利益关系都会发生大的变化,既得利益者和新势力之间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
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关系变革的例子:
1、从个体经济到城镇经济:在农业社会时期,生产活动是建立在个体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无论是耕田种地还是做工艺品都是自给自足的,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随着城市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逐渐转移到城市中的大工厂、企业中进行,形成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劳动关系。
2、从手工业到机器工业:在手工业时期,生产活动主要依赖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存在技艺传承和人员流动的问题。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器逐渐代替手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3、从私人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转型时期社会,凭借私人劳动生产主要依靠手工、低技术制造,生产能力单薄。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多种劳动协作组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大批量集中生产这几种商品。
4、从集体所有制到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生产资料分配是基于劳动力的付出和功劳的大小进行的。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资料归个人或私人集团所有,劳动者获取报酬时是基于市场规律和竞争原则的。
这些变革都展示了人类社会在生产关系上不断变革、不断前进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紧密联系。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农村共实行过四次生产关系变革,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在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都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
1、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生产关系的变革会带来许多结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纳入生产方式的整体演变中进行剖析。
当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力继续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进而引起了原有经济基础的崩溃,这时候,上层建筑也必然发生变化,社会制度发生变革。此外,生产力的提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变化,包括改善生活质量、改变生活方式、拓展生活领域、提高文明程度和改变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是未来最有可能改变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215年开始,全球各国就开始在政策层面和社会层面鼓励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经济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重大的变革。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具有巨大的潜力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能够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模式和知识,自动化决策和任务执行。它能够加速各个领域的创新,如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这将导致生产力的解放,减少人力劳动需求,提高效率和质量,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共完整地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革命,开始于1765年,标志性事件是“珍妮纺织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革命,开始于1866年,标志性事件是“西门子发电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开始于1957年,标志性事件是“前苏联人造卫星”。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智能革命,开始于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目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启蒙时期。
前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创新,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还引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前三次工业革命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人类自身为劳动力的角色而完成的。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对蒸汽机的使用,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电力的使用,或者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线上互联网和信息的使用,其主要操作者还是人类自身,也就是说,没有人类的操作,根本完成不了这些工作,也就产生不了价值。
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点上和前三次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将预示着人类社会自发展以来,首次出现非人类创造的价值、创造的GDP,非人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以往由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将移植到AI身上。AI将会是一个类人的生产工作者,它不需要人类操作,它会根据算法模型的设计,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为国家、为社会产出更高的GDP,而这一切都是它自我完成的。
当AI能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迭代升级的时候,也是人类社会彻底解决劳动力短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时刻,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工业革命的终极目标。
现在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结构的现象,包括了欧洲大多数国家,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去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中国,都面临着未来严重短缺的劳动力,甚至将退休年龄延迟,但是我们知道这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手段,延迟退休年龄只能延缓和降低一部分的劳动力短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长期性的劳动力短缺和社会发展的停滞。
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出现,老龄化社会结构也将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可劳动力单位,很明显,以人类目前的生育率很难达到,那么这个唯一的出路除了人工智能,目前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正确方向,从个人层面来看,它会催生出众多的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这些新行业和新岗位将会建立一系列新的生产关系,并逐渐替代掉一些旧有的行业和岗位。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社会结构会进行长期的清洗和重构,相关的行业和岗位也会此消彼长,AI会消灭一些旧行业和旧岗位,也会催生一系列新行业和新岗位。第一次蒸汽工业革命的发生,导致了马车行业消失,马车夫就此失业,但是带来了铁路运输行业和司机这个岗位;第二次电气工业革命出现了电灯、电话等工具,燃油灯、邮递员逐步退出了人类社会的主要舞台;第三次信息工业革命导致了传统的门店大量倒闭,不得不进行线上线下结合销售,而直播行业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极致体现,几乎让信息实现了零延迟传播。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因为某些行业的消失和某些岗位的人员失业而停止,就像马车夫不能因为蒸汽机代替了马车而有能力阻止蒸汽时代的发展、传统门店老板也不能因为线上互联网的发展而能够阻拦信息时代的发展一样。一个时代的发展只要是顺应全人类社会整体走向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它就不会因为个别人的阻拦而全面停止。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颠覆性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提升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人工智能可以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力的补充和提升,提升员工能力,提高资本效率;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劳动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去中心化和个性化,从而改变传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实现更高程度的个性化定制。此外,资本的角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当生产能力达到极致时,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可能大大降低,甚至无限趋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重要性可能会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技术和创新的优势。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各个国家和组织都列为了首要科技发展目标,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组织还是个人而言,能够参与并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人类整体的行为也会有巨大的影响,对于个体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做到三个方面: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借力。
1、学会思考:看清人类世界的本质
在人工智能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工具人,一个人想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更好,就不能随波逐流,需要具备智能化时代的独特思考方式,要善于发现社会产业的转移趋势,能够看清社会人才的流动趋势,哪些人才的需求逐渐在降低,哪些人才的需求又在逐渐上升。
人工智能时代缺哪些人呢?缺的是明白自己与这个社会之间存在任何代沟并且努力补齐短板的人,缺的是能够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人,最缺的是提出方向性问题的人。对于普通人而言,看清新时代世界的本质,才能正确地走向未来,才会实现自我价值和抱负。
人类世界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财富、知识、规则、情感等价值。价值是因为生命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生命的存在、延续(即新陈代谢),或发展进化等其中某一种需要的属性,人类世界的本质就是在这一切的价值需求中所体现得出来的。
在人工智能时代,看清世界的本质需要具备综合素养,不仅要有科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还要有哲学思考、社会洞察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素养。同时,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现象,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的社会和世界。
2、学会提问:不纠结记忆性的答案
人类自古以来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记忆,记住字母、记住公式、记住语句、记住画面、记住声音等等,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断发展,靠优秀的记忆能力已经不能够从人群中胜出了,向AI提出高质量提问的能力更有优势。
人工智能时代,AI掌握的知识比人类更多更繁杂,它能说会画、能够解答数学题、能够写代码、能写小说、它甚至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详细的知识体系,并能够根据这些知识体系解决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它比人类更会回答问题,比人类更善于总结经验。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无法直接和AI比知识储量,因为无论是定式的知识,还是基于资料整理的总结性结果,AI都比人类做的要好。我们最好的选择不是再去死记硬背一些教条式的资料,而是应该学习如何更好的向AI发出提问,引导AI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总之,会提问的能力比会回答的能力更适应新的时代。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不需要做任何记忆性的事情了,记忆性的事情仍然很重要,记忆能力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必须能力。只是提问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上升,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具备给出一些答案的能力,但是这些人不一定都会很好的提问,或者抛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3、学会借力: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很多人会担心,未来AI会全面替代掉人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人类开发AI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AI能够更好地帮助人类,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因此,未来的社会,AI不会完全替代掉人,社会还是以人为中心,当然人也不能离开AI,因为未来的时代是人机协同时代。
人机协同(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是指人类与计算机或机器之间合作、协同工作的过程或模式,人类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语音、动作等方式与机器进行交流,融合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共同完成特定工作的过程。这种合作可以在各种领域和情境中发生,旨在充分发挥人类和机器各自的优势,以实现更高效、更有效的任务执行和问题解决。
人机协同指人机协同包含"人机交互、人机融合和人机共创"三个依次演进的层次,是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演进的技术必然。人机协同的核心思想是将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情感与计算机或机器的计算能力、速度和精度结合起来,以共同完成任务。
比如自动化和增强,机器可以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从而释放人类从事更具创造性、战略性或决策性的工作。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机器可以完成物理组装工作,而工程师则专注于设计和优化流程。人机协同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信息、预测趋势和做出决策。医疗领域的医生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辅助诊断疾病,金融分析师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制定投资策略。
在某些领域,决策可以由机器提供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仍在人类手中。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提供驾驶建议,但司机仍然可以决定是否采纳这些建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而流畅的对话,帮助回答问题、提供信息或执行任务。虚拟助手和在线客服聊天机器人是人机协同在这方面的应用示例。
人机协同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它可以自动执行重复性、繁琐的任务,从而释放人类从事更有价值、创造性的工作。同时机器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非常精确,减少了人为错误的风险。这对于需要高度精确性的领域如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制造业尤为重要、增强决策质量、创造新的机会,并改善生活质量。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工具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大量数据,提供有关决策的有力见解。这有助于更明智地做出战略性和战术性决策。人机协同可以推动创新,通过机器学习和自动化,人们可以更快地测试新理念、设计新产品和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人机协同的好处在于将人类和机器的优势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改善决策和创造更多的机会。然而,人机协同也需要谨慎考虑伦理、隐私和安全等问题,以确保其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