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传统文化

         以前对宋朝的理学家们痛恨不已,认为他们故弄玄虚,把儒家文化搞成一个自我封闭、禁锢思想的体系。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什么“三纲五常”,腐朽而又落后。尤其那个朱熹,简直就是木头脑袋的代表人物。

    然而当我们细细研究宋朝的社会情况,就会发现宋朝理学的用意与其以后成为的社会角色有很大差异。

        北宋时期,从上到下纸醉金迷,皇帝都溜出来逛妓院,简直就是物欲横流!而这些忧国忧民的思想家,就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啊!他们肯定没办法改制度,就只能从道义上想办法。所以就从古书里挖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注意灭的是纵欲的欲,而不是要灭人性(很多人都误解成灭人性)。就是希望从主流价值观上压制社会上的糜烂之风,并非要灭绝人性。这个还不是朱熹说的,是那个程家兄弟。尽管他们这么奔走呼号,结果北宋还很杯具。

       理学实际的操作手段里,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我们常常说,三纲五常限制了臣子、儿子、妻子的思想和行为自由,因为他们只能受制于皇帝、父亲和丈夫。这里的潜在台词是,三纲五常要求臣子、儿子和妻子执行的。然而我们再看一下“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能发现,如果皇帝、父亲、丈夫是纲,那么臣子、儿子、妻子只要照着学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独自学习“五常”呢??

      原来不是“三纲五常”不是要求臣子、儿子、妻子服从的,而是教育皇帝、父亲和丈夫的!

      推行“三纲五常”的理学家们本来是想这样:

       老大,你是这帮弟兄的头儿,是“纲”,大伙都跟着你学哪,你可要做表率啊!不知道咋做的话,我后面有“五常”,你照着做就行了!

       老兄,你是孩子的爹,是“纲”,他们都看着你做啊,你可要做表率啊!不知道咋做的话,我后面有“五常”,你照着做就行了!

        老弟,你老婆嫁给你不容易,她就指望你啊,你可要做表率啊!不知道咋做的话,我后面有“五常”,你照着做就行了!

       可是人性总是倾向于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在权力不被限制的情况下,就变成了:

       皇帝:“兔崽子们,看见没,国师说了,我是你们的头儿,是纲,要是你们敢不听话,拉出去砍了!”

       父亲:“孩子们,听见没,国家发文件了,说既然我是你们的爹,你们就得孝顺我,知道不?”

       丈夫:“老婆,知道了吧,国家讲了,你嫁给我了你就得听我的,我说啥是啥,明白不?”

      所以后来的情况,不能都怪在理学家头上。比如朱熹,生于南宋,看着自己国家从号称万国来朝泱泱大国变成年年进贡卑屈臣国,可是这个社会还从上到下骄奢淫逸,能不痛心吗?他们都是本着自己的良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可能出台一些理论约束不良社会风气。

      认识到理学的这些背景,就会对我们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各种政策和理论,都应该有时效性,不能总是一成不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认识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