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上了邢台学院而闺蜜上了北京师范,你们还能一直保持联系吗……


『劝学篇』


告诉还未参加高考的孩子——

“如果你有一个成绩特别优秀的好闺蜜、好哥们

你又想让这份友情持续下去

请掂掂脚、努努力

让自己变得和她(他)一样优秀

否则,友谊的小船该翻时就翻了……”




今天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你可以把它当成真的,也可以把它当成假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或许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A和B是中学时代无话不谈的好同学、好闺蜜。她们的理想都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A的成绩很好,在年级名列前茅,B的成绩稍差,模考成绩总在一本线附近徘徊。

高考如约而至,无情的分数把她们逼到了分道扬镳的十字路口。A如愿去了北京师范大学,她的父母恰好因为工作关系也去了北京。B则留在了家乡,准备好去上邢台学院。

▲ 北师大“牡丹园”   

A离开邢台的那天,B去火车站送她,两个年轻的姑娘抱头痛哭,她们说要常联系、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她们还说要努力,四年后去同一所学校当老师,到时还做闺蜜。




大一上学期,尽管彼此课程都排得很满,她们还是每天都要给对方打个电话,或者在微信上聊上几句,问在学校还习惯吗,问和新舍友能不能合得来,问有没有想念彼此。

A告诉B,北师大的校园很漂亮,等她来了带她好好转转,B对A抱怨自己的学校跟高中比除了大点儿之外没啥区别;

A告诉B,她第一次去北师大图书馆的时候被震惊到了,她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珍贵的藏书,B对A抱怨自己学校的图书馆里书少的可怜;

A告诉B,这个周末她又去听了教育界某位大神举办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B对A说这个周末她闲得无聊回家看了看;

▲ 北师大“图书馆”   

A告诉B,她经常跟着室友去清华、北大蹭课……

A告诉B,她报名参加了某大型国际活动的学生志愿者……

A告诉B,她准备考国内某所顶尖大学的研究生……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的通话变成了电话这头A说的滔滔不绝,电话那头B在沉默。慢慢的,A和B的通话变成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一个季度一次……

她们都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却又说清到底不对在哪里。

“或许是她最近比较忙吧”“或许是许久不见的缘故吧”,两个姑娘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大三暑假,A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省亲。上车前,她早早给B打过去电话,约好回邢台后一起吃饭逛街。

这么久不见的老友,她心里早就期待极了。在北京这三年时间,她的经历比之前十几年加起来都要精彩——她想无一遗漏地讲给B听,因为在她心里,她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 北师大“春的嫁纱”   

可是有时候现实总是最残酷的,A和B的见面并不是很开心。

饭局一开始,A就兴致勃勃地向B讲起了自己在大学的“高光时刻”,B双手握着水杯,耐心听着。与A相比,她感觉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确实没有什么可说。

细心的A很快就察觉到了,她为自己没有顾忌到闺蜜的感受而自责。她把话题悄悄引到了高中,结果却发现三年的高中生活也聊不了多久,最后还是冷场了。

吃完饭,她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去逛街、去看电影,而是各回各家。分开前,她们照例给了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她们心里清楚,这可能是她们给对方的最后一个拥抱了……

“原以为最好的朋友可以一辈子,后来发现不用争吵、不用误会,仅仅只是因为不在同一个地方念书了,几年后再遇见,那么多想说的话,三言两语就说完了……”

▲ 北师大“秋冬之交”   

如同“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经历的人可能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感悟。

有时我想,如果当初B在高中时掂掂脚、努努力,和A考进同一所大学,或者考进同一层次的大学,也许她们的友情能持续得更长久一些……

你认为呢?




文字编辑:风清扬

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 
近期热门文章

孩子不爱学习,我准备给他看这20组照片……

考场如战场,即挂帅、请出征!


亲子 | 孩子,请把你的烦心事悄悄告诉我


(强烈推荐)趁着现在有空,陪孩子看看这部电影吧


孩子,我知道你不甘心只当一名学渣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学习和成长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如你上了邢台学院而闺蜜上了北京师范,你们还能一直保持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