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生活本就不止一种选择

五四青年节那天,b站为年轻人出了一个短片《后浪》,有人说它真实,年轻人们现在正享受着城市繁华科技繁荣所带来的便利,有人说它不真实,镜头外大多数年轻人还在为明天奔波,在焦虑和压力下讨生活。

“自由学一门语言,学一门手艺,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是很多人向往的自由,但在房贷的重担下、在工作的波折中、在同龄人的赶超中,又有几个人可以不管不顾的追求理想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一个邻居,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儿女双全,突然有一天只身一人远走他乡,而他放弃事业放弃家庭的原因,只是想去追求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你会不会觉得他疯了?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有些疯狂的故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原本是一家证券公司的合伙人,与妻子关系十分融洽,两个孩子也很崇拜他,在家人看到他留下的诀别信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人生赢家。

但思特里克兰的突然离开并非临时起意,他从小就想学画画,但父亲扼杀了他的梦想,后来要养家不得不拼命工作,人生步入不惑之年,他突然顿悟:我到底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成为画家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他再也不能忍受平淡的生活。

他坐上了去往巴黎的火车,他一定要去画画。

以前年少轻狂的时候,我觉得斯特里克兰做得理所当然,没有意义的生活过着干什么?选择理想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后来我毕了业找了工作,跟另一半分分合合,深夜加班最关心的是加班工资,赶不上末班公交车就骑两小时自行车也不舍得打车,每一季交了房租都会很拮据,但是不能抱怨、不能换工作、不能乱花钱。

这才知道原来生活这么不容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了理想不顾一切,也才懂了斯特里克兰原来这么勇敢。

这也是《月亮与六便士》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吧,被现实的六便士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们,至少知道还有人过着另外一种追求月亮的生活。

原来生活除了在五岁时上学、二十二岁工作、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之前生小孩这种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路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

生活从来不止一种选择,有人选宝马就有人选自行车,有人选面包就有人选爱情,有人选六便士就有人选月亮。

作家王尔德有一句名言: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王尔德本人是将“爱自己”进行得十分彻底了,他注重打扮,“穿一件艺术品”是他一直以来的风格。

即使他的衣着做派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他也毫不在意。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和法律都不允许同性恋,但王尔德依旧我行我素毫不避讳,在他看来自己快乐最重要。

王尔德的一生多姿多彩,虽然天才早逝,但如今提起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他仍占有一席之地。

毛姆也是如此,他将王尔德视为偶像,虽然天生烂牌,十岁就成了孤儿,身材矮小被同学霸凌,童年时期就患有抑郁症,但这些都在他后来的人生中云淡风轻。

他选择为自己而活,他一生崇尚自由,做过演员、做过间谍、做过别人的情人,九十一年的生命中大部分都是幸福的时光。

他赞美自由和人的天性,这便是他写作《月亮和六便士》的初心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应该只有一种选择,可以选择奋斗一生为博取名利,也可以选择追求心中所想。

你可以有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气概,但也一定要有爱自己的勇气。

生活的岔路很多,一个瞬间就可能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但生活本就没有应该走的路,选择什么全凭甘愿。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磅,娶一个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样的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亮和六便士》:生活本就不止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