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它们不一样

眼表出血与眼底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由于大多数人对眼部的结构不太熟悉,往往对上述两种出血分辨不清。那么,“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到底如何区别呢?

怎样区分眼表出血与眼底出血

眼表出血,医学上称球结膜下出血,是因为眼球表面的球结膜下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由于球结膜透明,故出血后眼白部分可明显看到一片鲜红色。自发性的球结膜下出血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另外,有些眼表出血亦见于眼外伤、眼表炎症患者。

对于这种眼表出血不必惊慌,出血在48小时以内可用冷敷止血,超过48小时的出血改为热敷以帮助血液吸收。均可每天敷3次,每次敷15分钟。为预防感染,亦可同时点用几天消炎眼药水。当然,为寻找病因预防再出血,最好上医院检查一下。

眼底出血,是指眼内视网膜(眼球最深处眼底部分)或玻璃体内积血。此现象,肉眼是看不见的,往往不红、不痛、不痒,只是不同程度影响视力,需要眼科医生检查眼底才能看到,由于这种出血影响视力,故危害性较大。这种眼底出血的患者,往往首先是发现视力下降或眼前有红色物移动,甚至有的看东西变形,部分视野缺损,如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应立即上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以防大量出血而造成瞬间失明。

容易发生眼底出血的人群

我们常见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是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这是因为:高血压在血压升高时会引起血管异常,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伤而出血,特别是在血管硬化时,由于血管脆弱,更易破裂出血。同时易产生血栓,而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而出血;糖尿病可损害全身各地方的血管,视网膜的血管处于高糖环境中,相对地变得脆弱容易发生渗漏、出血,同时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毛细血管瘤,故易发生破裂出血;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由于在视网膜黄斑区出现不该生长的“新生血管”,这种血管脆弱不健康,容易导致破裂出血;高度近视由于眼轴增长,造成了眼球各层组织萎缩、变薄,使视网膜出现病变、变性,诱发新生血管等,从而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或视网膜脱离。

日常防治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的治疗,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止血、活血药物,如伴有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可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以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使大部分黄斑水肿消退,提高视力。眼底激光治疗,主要是延缓病情发展,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或消退新生血管,避免更严重的视力下降。对因视网膜大量出血导致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为了预防眼底出血,首先,对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易发生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要合理饮食,不吸烟酗酒,定期查眼底。其次,不疲劳用眼,保持充足睡眠,不提重物和不参加激烈运动。外出戴太阳镜,避免强光直射眼底造成刺激。当一旦出现眼底出血,应尽快及时上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切勿拖延时间而延误治疗时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它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