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无条件接纳你 却坚决不能无条件满足你

作者 刘称莲

无条件接纳孩子和无条件满足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接纳,和人的内在相关,比如:我接纳你有某个想法、愿望和情绪。你因为愤怒有想要打人的想法,这是可以的。被弟弟抓了脸,你很生气或者委屈这些也都是可以被允许的。这些都是接纳,被无条件地接纳能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自由。

满足,和外显的欲望、行为相关,则不能无条件地满足。比如孩子看见邻居家有个好东西就想要拿来据为己有,这个要求就坚决不能满足。比如家里没钱,孩子却要买几千块钱的一双鞋,这也不能满足。比如孩子14岁,他想和同学一起去K歌,这可以满足;想要夜不归宿,这个行为就不能满足。比如孩子看到有同学吸毒,也想尝试,就要坚决制止。有些行为可以满足,有些行为就是不能满足。满足什么,不满足什么,这是做父母的界线,有些界线必须要严守。

就是要让孩子明确知道:我接纳你有这样的想法和希望,但我不能满足你,有些行为坚决不能有,因为那对你的成长不利。

无条件满足,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会变成自己只要张口就可以拥有,他便不会自己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我感觉如今那么多“啃老”的孩子就是被满足的太多了。他们习惯了无限制被满足的亲子模式,以至于长大了依然没有责任感。

孩子不被满足的当下,很可能会不开心,甚至因为伤心会哭闹,家长也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不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不代表不爱孩子,很多时候,这反而是最常情的爱。然而正是最考验家长的关键点,因为家长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的难过。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陪伴孩子,比如你可以跟他说:“我知道你不能买那双鞋很伤心,你要想哭就哭吧!”就是让他流淌那个情绪。然后你可以告诉他:“妈妈为不能给你买那么贵的鞋很遗憾,但是妈妈真的很爱你!”比如你要告诉他:“我知道你特别不想和同学分开,想和他一起过夜,但是你必须回家。”所谓的“温和而坚定”,其中的温和就是我接纳你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和情绪,坚定就是我不会无条件满足你,有些规则你必须要遵守。

这些话看起来简单,对家长的要求则是“稳定”,也就是先要处理好诸如“自己没钱”的自责以及对“孩子不懂事”的生气。做到了这一点,沟通才会真正有效,爱的能量才会在表面的行为之下温暖地流动。爱的流动跟金钱无关,被爱滋养的孩子会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喜欢斯蒂芬·柯维说的:“让孩子快乐,不是让他做所有快乐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可以无条件接纳你 却坚决不能无条件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