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远大志向 努力实现梦想

                -----献给年少的学子们     

      读《忠孝的智者---诸葛亮》有感

      为提高自身素质,假期里借阅了几本书籍来读。读了《忠孝的智者---诸葛亮》,被诸葛亮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佩服他德才兼备、胸怀国家、心系天下、有胆有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发明家。他博学多才,品德高尚,为人忠贞,胸襟开阔,通天文,晓地理,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诸葛亮死后“百姓苍祭,戎夷野祀”,甚至在五百余年后的唐代,“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这是无词的颂歌,无言的褒奖。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他从年少时立志到青年时励志,再到中年时守志的奋斗过程,每一步都是踏实迈进,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

      读完这本书,我急切的想对正在努力的你们说:请树立远大志向,克服生活困难,不断拓宽视野,广泛阅读书籍,学会融会贯通,讲究学以致用,注重取长补短,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正视生活磨炼,克服一切困难。

        少年时代的诸葛亮奋斗过程,即是一部心酸史也是一部奋斗史。诸葛亮三岁失去母亲,八岁父亲离世,又逢上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自此他只能依靠叔父生活,十七岁叔父去世,他只得和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相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没有体会过从小失孤的痛苦,也没有寄人篱下或仰人鼻息的境遇,真可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非常的幸运。有爷爷奶奶疼,有爸爸妈妈爱,有乡亲邻里帮忙,有社会各界的关爱,非常的幸福。但难免生活中有变故,有父母离异、有丧失双亲、有家人得了重病的变故……而这些磨难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财富”,似乎谁也不喜欢它,但它却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提升我们的能力,是帮助我们到达人生目标的力量源泉。人生的道路不一定会一帆风顺,在遇到种种挫折的过程中有辛酸与绝望,但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正视所有磨难,我们也将会给他人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磨难,我们最终会站在比别人更高的地方俯视一切。

      创设各种条件,增长自身见识。

      诸葛亮十三岁时,受局势动荡的影响,他迫不得已只能背井离乡,到达了离家约八百公里的地方,在途中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南北的各异风情,让他长了不少见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万里的古长城;有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有自然之美、天下奇观的黄山; 有著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水波潋滟无限好的西湖;有苍茫浩瀚、一眼望不到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乏重峦叠嶂,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水草丰茂,风光旖旎,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美景美色。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要去出外旅行,在游览祖国山水中拓宽视野,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享受快感。

      心中胸怀大志,立誓成就大事。

      诸葛亮在去豫章的沿途,看到战火留下的痕迹,使幼年的他感受到了人世的艰辛,为他心系天下、建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天府之国埋下了种子。 自此他树立远大的志向,要平定天下。他不曾为了一些“庸碌”的人而奉献自己的智慧,于是隐藏于深山当中,像一条卧龙,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如果他没有志向,没有希望为王朝兴衰做一份努力,也不会当刘备“三顾茅庐”肯放下身份为他屈求时,而答应出山助备一臂之力。刚步入初中,老师们就教育大家,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立久志。因为人生需要努力,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有了航标才能实现梦想,才能成就大事。临泽四中的“梦想大舞台”更是给每一位有志学子,提供了讲述成长经历,分享梦想故事,展示个人才能,激励不断圆梦的平台。相信,每一位四中学子,都将会为自己的梦想而乘风破浪、努力奋斗。

        读书永无止境,学习从来不迟。

      诸葛亮从小就喜欢读书,几乎是书不离手。诸葛亮十七岁时,叔父去世,他隐居隆中。在隆中的十年,他养精蓄锐,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白天躬耕陇亩,晚上挑灯夜读;闲暇之际就去拜会名士,结交朋友。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学习让我们更有智慧,更具能量,也为我们的生命更添光彩。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拿老师为例,年轻时也爱读书,但读得书太少,范围也不广,就四大名著而言,仅仅读了《红楼梦》《西游记》,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内容了解甚少,在为人处事方面,缺少了一些大胸怀;在工作方法方面,缺少了一些大智慧。现在的你们正年少,需要培养自身道德品格和艺术修养,就需要不断的去读书、读好书。因为好书中到处都是精美绝伦,到处都是赏心悦目,到处都是审美愉悦,你们可以在读书中获得精神食粮,在读书中借鉴解决方法,在读书中做到巩固新知。

      讲究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

      诸葛亮读书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经书,不喜欢一字一句的琢磨,以理解为主,天文地理知识兵书等都潜心研究,特别善于学以致用。 他重在领会和掌握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本领,所以喜欢“独观其大略”,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留心天下大;不喜欢拘泥于一家之说,更不喜欢寻章摘句,埋在书本之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且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检验出学习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发扬格物致知的钻研精神,在学深弄懂悟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主张取人所长,以补自身之短。

      诸葛亮不仅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卓越才干,而且在天文地理、兵书、农工、医卜星相等方面造诣精深,成为当时了不起的博学家和实干家。他可谓是一位门门都懂、样样精通的全才,就这样的全才,在一些大决定上,敢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敢于发扬别人的长处,才让他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熠熠闪光的地方,但是亮点不同、特长不同,也许你擅长的别人不及你,别人擅长的正是自己所欠缺的。只有互相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假如我们每天都能从别人的身上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聚沙成塔,那进步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卧龙先生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兴复事业可谓殚精竭虑、劳心费力,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忠于国家民族、自强不息、有奉献精神的杰出人物,各位学子们可以找时间亲自研读有关诸葛亮的书籍,了解这个伟大人物,愿以他为榜样,向他借智慧,学做他博学多才、智勇双全、德艺双馨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树立远大志向 努力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