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不是

换句话说,无论何时,当我们把完整无缺的觉知分成主、客或自、他时,自我就会开始感到恐惧,因为那些外在的客体都会伤害它。这份恐惧接着会助长恨。如果我们坚持只认同这个小我,那么其他的客体就会折磨、羞辱、伤害它。接着,私我就会借着羞辱感的累积来维持自己的存在;换言之,创伤构成了私我的存在,它主动收集种种的伤害与羞辱,即使憎恨它们也无法停歇下来,因为没有这些伤害,它就什么都不是了。

私我对于这份恨的第一个策略就是要别人认错。你伤害了我,向我道歉。“有时这么做的确会令私我暂时好过一些,然而这对根除最原始的病因一点用都没有。即使别人真的道歉了,私我还是会对他们心怀恨意。“我就知道这件事是你干的;看吧,你已经亲口承认了!”因此私我最根本的心态就是:从不原谅,也并不忘怀。

私我从来不想宽恕,因为宽恕会动摇它的存在,宽恕别人对我的羞辱(无论是真实的或想象的)就是在淡化自他之间的界线,溶解主客之间的分野。因宽恕而生起的觉知会帮助我们放下私我以及外来的羞辱,转而变成目睹或自性,只有它能平等地看待自主与客体。根据《奇迹的课程》的说法,宽恕是放下自己、忆起自性的方法。”——摘自《恩宠与勇气》P154

当我们仅仅把自己看着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忽略了跟他人的关联性时,就像是把自己置身于漫无边际的海洋,自然会感觉到孤独、恐惧、无力、无助等情绪,本能的就会拼命的想要抓住一些东西,就像是金钱、地位和名声等,来让自己感觉到安全和踏实一些。

然而,向外在抓去的方式并没有效果,因为没有站稳自己的脚跟。我们的根,不再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当我们可以体认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员时,我们就不需要去占有什么,来让自己获得安全的感觉,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安全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作为个体的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自由。所以,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同时我们又不是。

本文作者:自在宇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