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做好第一书记 扎根村屯推进脱贫攻坚——记天等县信访局副局长、上映乡上美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林道

    (本文转载自2020年12月25日《今日天等》第一版)                 

                      李志高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有着这样一群人,在组织需要他们作出奉献时,积极响应号召,惜别妻儿、离夫别子,毫不犹豫地走向基层,扎根在村屯工作的第一线,把工作当作“家事”,把群众当作“家人”,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成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他们是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天等县信访局副局长、上映乡上美村第一书记杨道正是如此。

        使命如山,初心如磐。杨林道明白,从县直部门领导到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做好“乡村人”。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一头扎进村民家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心交流、收集民意,并据此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他直面艰中之艰、困中之困、难中之难,通过自身的责任担当和真情付出,走进群众生活。他就像一颗种子,深播在上美大地上,进村入户,抓党建、谋发展、促脱贫,办暖心事,解百姓忧。

              抓强党建促脱贫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如何让群众听支部的话,跟着支部走,成为杨林道思考的问题。“‘第一书记’不是来取代村干部的,而是要把村班子‘拢’起来,把村班子的威信树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在杨林道的《民情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

        2018年年初,上美村党总支被评定为软弱涣散党总支,杨林道到村后,立即将整改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什么班子战斗力不强?这是杨林道当时思索的问题。他利用一切机会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交心谈心,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干部的意见,全面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到整顿的突破口。他先是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整改。而后,争取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资金六万元,装修了原废弃已久的旧村委楼,在二楼开设了理论讲堂和会议室等一体式多功能课堂;一楼开设办证大厅,方便了村民来办事,改善了为民办实事的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益。争取到了县税务局1万元现金购买了空调并更换了村委的破旧门窗,用第一书记经费购买了一台电脑,还从后盾单位信访局带来了一台电脑,极大地完善了改善了办公条件。他还大力提升改造党员活动阵地,让制度上墙,理念上墙,成果上墙,处处体现党的元素和氛围。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凝聚了合力,提高了威信。另外,作为第一书记,杨林道和村支书积极搭建党建人才梯队,注重培养党建人才队伍,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得到加强。

      杨林道注重从加强班子团结、增强凝聚力为抓手,考虑到党员群众白天忙于生产,杨林道就利用晚上农忙之余,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到各村党支部,为他们上党课,给他们将党章党规,或是耐心地指导他们开展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等,强化思想教育,常常忙碌到凌晨。另外,杨林道还建立了楹联诗社山歌微信群,把全体村干、全村党员及各屯骨干拉进群,然后组织大家用山歌、对联、诗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大伙儿随时都可以听到党的声音,知晓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经过整顿,上美村党总支软弱涣散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班子战斗力明显加强,党组织的服务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大伙儿都对这位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抓好文化促和谐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文化扶贫不仅是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神抓手。杨林道利用上美村文艺氛围浓厚的特点,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他积极创新文化载体,把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禁毒宣传与民俗文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序推进文化建设,他指导村屯组建文艺队,深挖细挖乡土文艺人才,充分发挥文艺演出的导向、新颖、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作用,用山歌、舞蹈、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文艺演出,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禁毒宣传文化“盛宴”送给广大群众,使党员干部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得到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与传统优秀文化相传承、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脱贫奔康、积极向上、民风淳朴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群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为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激发摆脱贫困内生动力起到了巨大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进一步凝聚了正能量。

              发展产业强根基

      产业是物质基础,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发展产业让产业发挥持续动力,为脱贫奔康提供强力支撑。杨林道始终牢记使命,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他积极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盘算着要培养种植大户,发展种养产业,帮助村民成立合作社,拓宽村民致富途径。

        要发展产业,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扎实推动产业发展。杨林道俯下身子、实事求是,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谋划。在村里,在田间地头,或是茶余饭后村头巷尾人群聚集的地方,杨林道都会见缝插针,积极加入进去,逢人便说富农、强农、惠农政策和现代农业知识,有意引导话题展开讨论。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关于发展产业的话题便在村民的言谈中多了起来。

      上美全村耕地总面积4931亩,人均耕地面积0.899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全村主要种植优质稻、柑果、桂花梨、葡萄,养殖鸡、猪、牛等。为切实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杨林道与驻村工作队、村干积极进行谋划部署。一是做强做大优质稻、柑果、桂花梨、葡萄、蛋鸡等上美村的特色产业。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鼓励本村居民进行集约化、科学化种植,并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上市要求的产品坚决不上市场,让产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声誉;二是培养种植大户。继续培养农振耀、言绍显、黄良谋、许坤湖等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参与增加收入,并学习种养殖技术。三是拓宽渠道宣传销售。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时售卖的方式帮助村民更好地宣传售卖农产品,让村民的农产品不但不愁销,还可以卖个好价钱,切实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此举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热切响应,通过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有力支撑精准扶贫。

      上美村作为上映乡以至全县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杨林道在驻村工作中经过调研,决定打破一家一户的零散方式,形成完整统一的苗木采购及种植、田间管理、肥料采购、水果销售等管理体系,成立了“果农之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规模化,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入经过两年多的良性运行,带领群众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水果,水果产量与以往比较增收30%。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产生了良好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筑牢了发展根基。心系民苦解民忧“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驻村以来,杨林道一直身体力行这个原则,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逐家逐户走访上美村的全部297户贫困家庭及一些疑似边缘户。深入调研,了解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情况,认真记录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和联系方式,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真正取得实效,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和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上美村伏美村民小组有这样一户家庭,一家3口,除户主李栽泉夫妻外,还有一个年近30的儿子李英健,儿子原外出广东打工,后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在家吃药治疗,全家所有花销仅靠李栽泉夫妇2人务农收入维持,生活确实非常困难。杨林道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中,他积极带领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入户识别,经按程序精准识别后李栽泉户不符合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经村级评议,杨林道帮助其向上级申请为边缘户,并帮助其申请了低保救助;再经与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商议后给李栽泉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在杨林道的倡议和带动下,村委班子成员还共同凑钱帮李栽泉户缴纳了当年的医保。平时杨林道还多次去他家,叮嘱李英健多注意休息,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当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李栽泉家中时,他紧紧握住杨林道的手,动情的说到:“感谢党,感谢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自己也一定会努力把生活过的更好。”

      上美村伏近村民小组韦爱军户,家里有夫妻2人再加3个在读书的小孩,原本靠夫妻2人打工收入全家生活还过得去,是2014年退出户,但2018年3月份其丈夫突然发病离世,家里的顶梁柱突然没了,对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杨林道看在眼里急在行动上,多方面想办法帮助他家渡过难关。在当年的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中,杨林道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入户识别,帮助韦爱军户申请为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新识别对象;考虑到韦爱军户的实际情况,还帮助该向民政申请了低保救助,给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重新带来了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林道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杨林道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实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怀着真情办实事

      杨林道每天进屯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唠家常话农事,交朋友,听民声,解民意,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与其共商脱贫大计。其间听到的多是生产生活中的难事。“贫困群众给你说困难,要听进脑去,想在心中,不只是做倾听者,还要做解难者。”杨林道如此说,也如此做。

        由于与邻近屯组有纠纷等原因,杨林道驻村之初,多腊屯的屯路还是砂石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了解到此种情况后,杨林道立即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干进行了多方协调沟通,理顺了纠纷;并经多方努力,争取得扶贫办拔款64.8815万元,完成了多腊屯的屯路修建及水泥硬化。村民们都说:“多年的难事短短几个月就解决了,这个杨书记实在。”路通人心通,村民们对杨书记的工作纷纷点赞。

        在开展“三清三拆”、建设“四美”宜居乡村工作中,经与驻村工作队、村班子其他成员商议,杨林道决定先从伏山屯和恩屯开始,伏山屯有40多户,屯内废弃建筑有十几间;恩屯有60多户,屯内巷道上群众私自搭建的猪圈牛棚杂房等私自建筑以及柴草砂堆到处都是。在刚开始开群众大会时,两个屯的群众热情都很高,但在真正地开展工作后,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主要是农户不愿意拆除废弃建筑及门前屋后的各种乱搭乱建。面对此种情况,杨林道立即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村屯干部,利用晚上群众在家的时机,东家进西家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动员那些群众清理自家门前的私自建筑、柴草砂堆……好不容易征得户主勉强同意但其就是不动手,这时候还得自己动手帮他清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后来这两个屯的猪圈牛栏杂房等私自建筑及柴草砂堆都得到了清理,所有的废弃建筑也都得到了拆除,两个屯都顺利通过了“四美”宜居乡村的县级验收,各自得到1.8万元奖金的同时,县里还给安装了路灯,给建了文化活动室和篮球场。村民对杨林道从“满是怀疑”到“深得民意”和真心佩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大加快了脱贫奔康步伐和提高了脱贫奔康的成效。

      上美村街一队的贫困户覃锦钟,想经营面包、油条等早餐店,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杨林道知道了此事,完善了覃锦钟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材料,并亲自作了担保,帮他从农商行贷到了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有了脱贫致富的“启动资金”。现在,覃锦钟早餐店每个月除去开销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在杨林道的帮助下,他正准备扩大规模。他说:“在我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是杨书记帮我协调贷到了款,我一定要好好经营,实现脱贫奔康。”

        关心、支持、敬佩,这是上美村干群对杨林道书记的情感认可和工作肯定。上美村覃金龙支书评价:“杨书记就像一直在村子里生活的老村民,进入角色快,工作干得实。”上美村那造果枝联合党支部言经林书记盛赞:“杨书记说村里话干村里事,是勤勉务实的村干部。”村里的大部分群众都觉得“这个杨书记是来为我们老百姓干事的人”。

        看得见的是变化,看不到的是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能够投身于脱贫攻坚一线,是人生的幸运,非常值得自豪”,这是杨林道的心声,他默默走在为贫困户谋求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挥洒着汗水,洋溢着激情,坚定着方向,辛勤地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在脱贫致富的行动中积极作为;他不仅走进了村里,而且走进了百姓的心里。他与上美这片他倾注了真情和心血的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创造了无愧于“第一书记”这个光荣而响亮称呼的业绩,为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书写着人生的绚丽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忠诚担当做好第一书记 扎根村屯推进脱贫攻坚——记天等县信访局副局长、上映乡上美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