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争九变»

10月11日 坐忘书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一一学兵法每课必提,警示于心。

«孙子兵法»第五讲: 军争篇,九变篇。

军争

1. «孙子兵法»是讲如何练成将军,并不止于看看文字而已。要把自己设身处地,想象成一名身临其境带兵的将军,如此学兵法才能深刻理解兵法之无穷奥妙。

2."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she四声)。"

舍: 安营扎寨

将领不是在战场上挥动指挥棒,而是有君王命令下达(才能出兵打仗; 否则只能驻守京城按兵不动)招兵集马、两军对垒; 根据敌方的布防和攻击计划来制定我方的布防与攻击计划,判断兵力布署在何地(交合而舍)。作为将领不仅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更需要做到瞻前顾后。

3. 军争,争何?

贯穿兵法,争形,争势,争虚实。虚实做到敌方完全摸不透,但敌方虚实于我方完全明了。将领做到以上三点,占上风者则占主动权。

4. 军争的关键点: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迂 直 (迂:速度较慢,处于不利)

患 利 (患:兵力或气势不足,不利)

绝对

可转换

相对

虚实 患利

测 转

计划 实施

绝对的实力可以转化为相对的实力,迂转为直,患转为利,充分体现将领的能力与素养。

兵法第一篇学过,君王选用将领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德行: 智、信、仁、勇、严。

测虚实,迂转直,患转利,乃将领之智,考核将领是否能谋。

兵法环环相扣,先有虚实的测(计划),才能有以患转利的实施。

困难正是体现人的价值之时。

学习,要学会养成心中有无形的思维导图,由一个词联想到一幅图,图文并重的技巧表达发散性思维,才是深入人心的、有效的学习。

5. 如何将迂转化为直?如何将患转化为利?

迂其途而诱之以利。一一讲到人性的弱点。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的力量都是在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中进行转换的。

一切都在变化,只有当我们的心定时,才能把变化处理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否则自己会被变化所牵引。如果心淡定、沉稳,哪怕是后人发,也能先人至; 哪怕是处于劣势,后起之秀也能先人至。

胜兵之将: 能够做到在前面,不被敌人诱之以利; 如果处在后面,想方设法使敌人迂其途。反之,则为败兵之将。

6. 如何知道当下的情形?如何知道有没有被人诱?

上一讲阐述过,我们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只有当我们的心处于定,才不会为利所诱。

学兵法先不要想着怎样对付别人,要先想想自己中了哪些招; 要以变换角色来看待,自己既是攻方也是守方。

7. 军争何时为利?军争何时为危?

一支军队看到前方有利,如果一下子全扑上去,则必死无疑。

如果受利驱使想快速取胜,跑快的方法是把辎重物丢弃,取不全才能跑快,这样真的好吗?

( 辎重: 包括军用器械、粮秣、服装等)。

( 粮秣: 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

举例跑马拉松,一开始出发是整体,跑到终点,最后必定是凌凌散散的冲刺。更何况是动则几万、十几万人的军队?往前一起冲就会不整齐,很有可能全军溃败。

本来像铁桶一样的军形,变成一个很长的、松散的军形,十分为一,前面我们学过"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以十攻一显而易见,十会赢。

人在作决策时,如果只看到前面的利益,则多数会掉入陷阱。

一百里争利,会把战线拉得很长,先到兵力只有十分之一,此时将军缺乏保护,有可能被擒。

五十里而争利,可能会有一半人先到,本来十分的兵力,一分为二,虽然情况好于百里争利的十分之一,但上将军可能被虏,因为擒贼先擒王。

群龙无首,全军瓦解。

三十里争地,三分之二兵力先到,有可能损失不大。

作为一个将军,身负运筹帷幄,眼里只有规律,不能有利,利是结果,利很有可能是诱饵,不能被利驱使。

能够驱使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如果心被外界的物驱使,迷心逐物,则判断力失去。

我们必须时刻检视自己: 当下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在驱动你?是利还是义?如果是利,你的判断力大打折扣。

8. 作为一个将军对全局的谋划,不能光看一个点:

(1). 辎重、粮草、委积(物资储备)三者需俱备。

(2). 知诸侯之谋,譬如身边的对手、合作伙伴、同行.......,总之,我们与这些人有关联,或交涉,或交合,如果不明白这些人,就好比盲人摸象。

(3).了解、堪察地形,战争中所作的任何一个决策、布署,都是在对地形的通透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用在当下我们的工作上,即市场调研。否则,如同抓瞎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面面俱到。

9.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知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学兵法有谋略、谋划,如果你不谋,就会被对手谋。兵不厌诈,很多套路在当中,如果不能分清楚,就会被其所动。唯有一点要记住: 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内心的清静,知道虚实,对应外在的一切变动。

10.如何制军?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 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一一"一人之耳目"对应谋攻篇"上下同欲者胜。"

全军上下同心协力,能够胜利。

金鼓、旌旗扩大人的视线,相当于发指令。

古时弓箭手射击对方扛旗兵,或置换军旗 ;

今有黑客技术干扰对方网站系统。

古今本质上没有变化,都是干扰对方指令,企图获得先机。

11. 如何制敌?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 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气,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三个纬度的干扰: 气、心、力。

孟子曰: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强恕而行。

心为气之帅,气为力之充,心主气。

于敌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对自己: 一鼓作气,再作气,三作气,气要永远在,不要对自己只有一次机会。人活一囗气。

实: 锐气 ,虚: 昼气,惰气。

(关于气、心、力,可参考之前五点共修内容,孟子修行法要, «公孙丑•夫子之不动心•至心不动»,«养勇三部曲• 气、约、义»。)

12.用兵之基本原则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

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老子曰: 兵者不祥之器,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道理经»第三十,三十一章)

善于保全的人只求达到目的就行,不以靠武力谋求强大。得饶人处且饶人,切勿得理不饶人。

兵法不必死读,但要活用。

九变

九: 极数,多; 九变,万事万物都在变。

1.遇到类似地形(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将领该如何做?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

通常用兵的法则:

将帅接受国君命令,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出征时(1)在易被设埋伏、难于通行的地区,不可驻扎,

(2)在四通八达之地应多结交邻国,搞好外交;

(3)在交通困难,无水草粮食,难生存之地切勿

停留;

(4)遇上四面险阻、进退两难、易被包围之地时,

要巧设奇谋,突出重围;

(5)当陷入非力战难以求生的死地,要殊死战斗。

2."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这些只在讲一个字

一一"变"。通权达变,不能墨守成规。

一个将领精通各种机变的利弊,算是懂得用兵了。否则,如马谡、赵括之流,纸上谈兵。

(马谡: 参考三国演义,失街亭。)

(赵括: 参考秦赵,长平之战。)

他们懂兵法,不擅变通,尚且惨输,何况我辈不懂兵法之人。

作为一个将领,要知天时、地利、人和,还要知道周边的变化,前面学习规律,而后通权达变,知道如何用兵。不通变化就是墨守成规,刻舟求剑怎么能求到剑呢?

3. 如何通权达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所以,聪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当分析地形局势时,考虑有利因素,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工作中,制定计划时,把有利因素考虑进来,会得到更多的延展方案,有更多的选择。而提前把潜在的风险考虑到,祸患可预先化解。

作为一个将军,内心保持非常清静,不被外界干扰,能够把潜在的利和害的干扰全部想到,杂于利则信,杂于害则解。如果内心不清静,则会陷入自己所喜好的利与害,陷入自己所喜欢的虑。

"智者之虑","虑"从何来?孙子简单而述,但我们有必要深究。

安而后能虑,我们的心安在清静本位时,才能够有智者之虑,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案。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用各国诸侯最厌恶的事情伤害他,迫使其屈服;

用其感到危险的事困扰、驱使他,搅之不得安宁

用利益引诱各国诸侯,迫使其被动的奔波劳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屈,役,趋" 对应 "淫,移,屈"。

学兵法,用好兵法,一定要有深厚的儒学功底。

心要定得住,才能用出来。否则,利在眼前,心驰神往,乱了方寸。

5.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一个将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别人不可掌控,要放在自己身上。

敌人来了,有待攻,有备无患。如何做到?

去除五种弱点:

(1) 必死,有勇无谋,可能被诱杀

(2) 必生,贪生怕死,可能被俘虏

(3) 忿速,性情暴躁,易被撩动,失去理智

(4) 廉洁,喜欢名声,容易陷入喜好虚名,入圈套

(5) 爱民,太过爱护士兵,不同于爱民如子,是当断不断,忧柔寡断,偏向妇人之仁。不分主次,导致烦扰不安。

能克服以上,即把绝对力量转化为相对力量。

我们应当检索自己是否有以上五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结

九变篇,关键在于知变,应变,在乎心,兵法之要,存乎一心。心定,能知变,心定,能应变。

去除掉自己可能存在的"五危":

一危,必死,有勇无谋

二危,必生,贪生怕死

三危,忿速,性情暴躁

四危,廉洁,喜欢名声

五危,爱民,妇人之仁

通权达变,知变而虚实。

军争,获得先机,能知变,应变,把绝对转化为相对,从而在变的过程中,达到有利位置,形和势不变,达成虚实相应,都在于一个将领的智。

智、信、仁、勇、严,所有兵法从这五点而出再回至此,学兵法才不会乱,有归处、有集中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子兵法•军争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