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起,译林出版社的小罗就开始诱惑我去看南京的秋色,"我每天早上出门,穿过玄武湖公园去上班……"试问,谁能在这句话面前无动于衷?
我家窗下有三棵银杏树,小罗说那话的时候,三棵银杏树茂盛又葱茏,我想,等到树叶有了变黄的迹象,我就去南京。
11月底,我看到窗下的银杏叶开始变黄,便赶紧订了南京的酒店。万事俱备的时候上海发生了疫情。14天以后再看那三棵银杏树,已经"林花谢了春红"。比上海更北的南京,想必已进入《秋声赋》描绘的秋色了吧?"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这样的南京,伤感多于雀跃,但我还是想去,就微信给"南京二更"的邹总:"现在去南京,哪里能看见最南京?"百忙之中,邹总回复我:"眼下好地方是栖霞和东郊。来嘛,到时老克老师也在。吃着聊着啥都解决了。"
邹总的回复,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知道老克老师,也是源于邹总,那时,她还在北京的"毒药",我们因为文字结缘后,她送过我几本好书,其中就有署名"南京老克"的《暮光寻旧梦》。走着走着就领略了历史和文化,南京老克的书写方式,是我喜欢的,现在有机会见到我喜欢的一本书的作者,能不开心吗?
"南京二更"在后宰街。当时以为,在邹总那里吃着午饭时,老克老师会告诉我们后宰街的周边有什么景点以及这些景点的看头。如若这样,我已经很满足,我就不会像两年前在南京万象城讲完课后,去新街口看了一眼后便愚蠢地断言南京已无可看之处。吃过后宰街最好吃的酸菜鱼后,老克老师站起来对我们说,走。这么说,老克老师打算领着我们去看最南京?心里虽然过意不去,人却已经下意识地走到了老克老师的身边。
跟着老克老师穿过"南京二更"门前车水马龙的大街,我们就穿行在了小巷里。昨晚是个风雪天,一个上午的阳光没能消融小巷屋顶、树木、花草上的残雪,所以,走在这样的小巷里真叫人神清气爽。清醒中,我心里翻起了嘀咕:就这么一条破败的小巷,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风景?跟老克老师不熟,也就没好意思多问,只管跟着走。走着走着,一条几乎绝流的小河在我们身边不哼不哈地流着,"香林河",老克老师激动地说,脚步也加快了,"就快到香林寺了"。隐约听老师说过香林寺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家的家庙,便自以为是地觉得那三个字应该写作"香菱寺"。又一想,曹家在江宁能修建家庙,应该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风光的时候。既然这样,这家庙怎么跟曹雪芹虚构出来的香菱有关系?果然,那三个字应该写作"香林寺"。
越接近香林寺,老克老师的兴奋就越溢于言表。时不时到"南京二更"做文化顾问的老克老师,应该是常来近在咫尺的香林寺的吧?常见常新,可见,香林寺有多么好。抱着这样的期待,等到老克老师一指前方说到了,我愣怔在了那里。
这里其实是个工地。我们跨过碎石乱砖、钢筋水泥靠近香林寺时,抽空歇息的工人们一脸迷惑地看看我们。他们当然迷惑了,在他们看来,只剩下有些残破的主殿的香林寺,还有什么可看的,可是,如若他们能像我们一样能听到老克老师的说明,就会意识到这里不是一处简单的家庙。当然,忍饥挨饿在纸上铺排"荒唐言"时,香林寺早就不属于曹家,谁又敢说《红楼梦》里没有香林寺的痕迹?此时,午后的阳光洒在香林寺门前那棵银杏树上,只是,暖黄色的树叶已围着大树落了一圈,这样,阳光就越过树枝落在了有些破败的香林寺上,别有味道,惹得人极想走进大殿嗅嗅看,还没有前朝往事的气息吧。无奈,一把铁将军锁住了大门,我只能隔着窗棂拼命往里看,里面太黑,什么也没看见。
到这会儿,与老克老师似乎已经熟悉,脱口而出就是:"去哪里?"问完就绝唐突,刚想说接下来我们自己去玩,老克老师已经接了话头回答我:"走,继续去不要门票的景点。"
南京的富贵山,是紫金山西延支脉上的一座小山,不起眼地隆起在明城墙的一侧。明朝时,富贵山有个别名"万岁山",足见这座仅80多米高的小山在600多年前朱姓皇族心目中的重要性。光阴荏苒,600年后我们想去南京看山,看的是紫金山、栖霞山,这就错过了富贵山。
不要门票的富贵山景区,据说一年四季林木茂盛,我想,这不容置疑。雪后的富贵山,银杏黄、枫叶红、松树挺拔。不过,老克老师特意带我们来看富贵山,是为了明城墙。用糯米浆将青砖垒起来的明城墙,给小草留下了肆意生长的墙缝,虽然,富贵山景区山清水秀,我觉得最美的就是小草们画在明城墙的作品,太好看了。
离开富贵山,老克老师问我们:"还能走吗?"玩嘛,还有不能走的道理?听我们这么一说,老克老师翻出早上他发的一条朋友圈给我们看,"'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人生在世就是看风景,上班之前,踩了松针,踏着杏叶,五朝门、明故宫绕一圈"。配以文字的,是他早上拍的照片,瞧,第三张:白雪中站着的那块黑丝白字碑,"方孝孺血迹石"触目惊心。
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建文帝在位时曾为建文帝削藩出过力,这就得罪了燕王朱棣。朱棣攻陷南京取建文帝而代之后,想利用方孝孺的号召力去影响一众文人,便命令方孝孺草拟诏书、昭告天下,但方孝孺誓不受命。恼羞成怒的朱棣因此上演了南京唯一一出"推出午门斩首"的历史大戏,将方孝孺杀戮于午门,之后,再灭了其九族和他的学生。
老克老师拍摄的"方孝孺血迹石",相传为方孝孺颈血溅染所致。我说:"只好麻烦您二进明故宫遗址了"。
带着我们再进明故宫遗址后,老克老师遗憾道:银杏叶和松针都已经被扫成了堆。但是,那块血迹石旁的雪,依旧白皑皑的,于是,这一次的南京明故宫遗址,留给我的印象恐怕一时难以忘怀。
离开明故宫遗址,老克老师又带着我们去励志社。那一路上,他动辄指着一栋今日已移为他用的老建筑告诉我们它们的民国故事。原本以为星期一闭馆的励志社,居然开着门,只是里头几乎无人。我们蹑手蹑脚地在励志社楼上楼下走了一遍,发现,我们从文学作品里从影视作品里获得的关于励志社的背景,恐怕不确。
回到"南京二更"取我们的车时,已是黄昏。与老克老师告别的时候,虽然他一再说,就算我们不来他也会时不时地在周边走走看看。这我相信,但心里到底过意不去。可是,晚上收到邹总发来的微信,我好想释然了。微信说:老克老师感叹,今天碰到对手了。我笑着翻看当天的微信运动,我们超过了2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