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就要喝喝茶 2020-05-30


茶文化应该是源远流长了吧,至唐代陆羽著书《茶经》起,茶在中国的文化里,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没有翻阅过这本书,但是对于茶文化的书也略略翻阅了一些,无非是介绍各地的香茗,盛茶的器具,沏茶的门道。于我而言,茶道传至至今,已近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喝茶能带来一些延年益寿的好处,更多的是那一份优雅,沉稳,淡定和悠闲的雅致。曾经在连续剧《大宅门》里,白景琦早晨都会先喝口茶,然后用茶水沾眼睛,说是茶能名目。这个桥段至今仍然是记忆犹新,想来这茶水许是有治疗眼睛疲劳,消除浮肿之类的功效。

许是家里从未断了茶叶的供给,所以各种各样的茶叶也能有幸能品上一品。只是当时年纪尚小,断然没有那份沉稳的姿态,少了像是清朝秀才读书那般,背起手在身后摇头晃脑的吟诵文章。喝茶也许也有一番品头论足的滋味吧。小时候在母亲娘家,有一个炒茶叶的工厂,小时候能凑巧跑进去几回,目睹炒茶,翻茶,烘茶,晾茶的一些工序。所以记忆里面也能断断续续的了解一些制茶的基本门道。

家在浙江杭州,所以一说到茶叶,自然而然会想到龙井茶。据坊间传闻,杭州的茶山上面无非就是几颗长了上百年的老树,一年的收成也无非就那么几公斤。寻常人家定时无缘相见,好像都是上贡给领导级别的上层建筑了。市面上多于牛毛的龙井都说是自己是正宗的,非要追根溯源自己的悠远历史,这样能寻个上好的价钱。我也喝了不少的龙井茶叶,有贵的,也有寻常价位的,想来这些也许都不是那几棵树上取来的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自诩是尝过皇帝才能品尝过的上贡茶的谈资和自豪感。

这长长短短的岁月里,我也品尝过很多的上品了吧。什么金骏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安吉白片,天目青顶。但是一定要让我区分一个子丑寅卯来,我确未必能说的个头头是道。毕竟,对于我而言茶叶的味道无非苦中有甜,涩中有苦。大致的口味虽不尽相同,但是主要的口味还是差不多的。也许这种感觉会被很多爱茶的人士诟病吧!

而现在的我仍旧是难以割舍那份长期不间断的茶水香味,虽然个人的口味也渐渐被如今盛行的奶茶被影响,加之西方咖啡的搅扰,但是内心还是忠于那一种最初的口味的。所以只要有空,自己还是会是不是的品上一口茶香,尽量让自己萦绕在鸟语花香的意境里。想来自己也不愿意被繁琐的茶道所负累,也不在乎一道茶,二道茶,乃至三道茶的又浓转淡的变化。况且也没有像样的茶具,无非是一个寻常不透明的杯子,虽然柜子里也有所谓的简易茶具和一个所谓的紫砂杯子,但是我仍然是不太愿意使用。大体自己是一个比较散漫的人,所以就一切从简吧。

自己对茶叶的喜好也不挑剔。绿茶也可,白茶也可,铁观音不拒,普洱不嫌。所以自己的心总能处于一种开放的心态,八方来风皆送惬意。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杯子,一壶烧开的水,放在桌上,自斟自饮也其乐融融,自在逍遥。许是口味渐重的缘故,放在以前,一个茶包必是分成三次冲泡,现在是直接一小包就全部撒入了杯中。看着一杯满满的灰褐色茶叶拥挤的塞满了茶杯,心里应该是满足的。

以前家中的茶杯都是老式的有杯盖的杯子,所以还能假模假样的在喝茶之前,用杯盖剔一剔茶叶,然后吹一吹茶沫子,闻一闻热茶的香味,说上几句高级又上品的赞美之言,好像,这才是正经人喝茶的态度。现在的我当然也就没有这么讲究了,看着茶沫子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层淡淡的茶霜,杯壁上也多多少少的沾着一些白点,心里也了然无谓,偶尔还能啜上一两片泡了发软的叶片,在嘴里嚼上一嚼,那苦苦甜甜的味道甚是得意之后可以忘形。

我想我是爱茶的,爱她的香味,淡绿色的,朱红色的,鹅黄色的,每一种都带着淡淡浓浓的记忆。流淌入我的胃里,温暖着我的心里。喝茶着我这里,虽然我并没有那样焚香沐浴的繁文缛节的对待,但是着并不减少我对于茶的情结。因为茶里面有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于家人的挂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家就要喝喝茶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