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啊生命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周五 晴

安在 于校



生命啊生命,热爱理性、崇尚思想的生命啊,失去秩序是可怕的,失去规律也是可怕的,因为这打破了存在惯常的节奏,会让人猛然间失去生活的重心,就像此刻一样,我因为混乱的作息而不知所措,陷入深深的内疚……

我当然明白,拘泥于规则,只会使生命丧失丰沛的活力,但是藐视规则,却常常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轻松愉快,因为我的心显然时常不由自主地深深感到:那是个体缺乏自制力的体现。这种近乎病态的、无法遏制的自我苛求,让最自由的心也会跌入沉重与负疚的深渊之中。

一个四平八稳的结论是:我们需要的是某种巧妙而优雅的平衡,以此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理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找寻的是,仅仅只是纯粹的心灵上的快乐、幸福、宁静与自由,而不是其他任何的东西。我能坚定地这样说吗?

我的心显然在迟疑,虽然我的确时常这样劝说自己,然而我却无法连自己的意识也欺骗,我追求的并不只这些——事实上我时常忽视这些应该被珍视的宝贵的生命体验。不知何时起,我开始陷入了这样的假象——所谓纯粹的心灵上的快乐、幸福、宁静与自由,这类美妙、愉悦的体验,在我的潜意识里,竟成为了一种倾向于“生命之轻”的体验。于是我总是强迫自己负重,忍受痛苦,去尽力体验“生命之重”,并且逐渐沉溺其中。

譬如,精神自我似乎总在无意识地强迫此刻的我渐渐离开美妙动人的文学,一步步开始靠近令人费解的哲学。当然了,这正是我此刻不断反思、回忆才刚得出的结论,因为这种倾向早已越来越强,强大到无法被明察秋毫的心灵轻易忽视的地步了。

为什么总要追求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呢?优美动人的文字,显然更能唤醒内心丰富的直觉,唤醒那一片柔软的心灵腹地。

现在,我应该一遍遍地拷问自己,阅读的目的究竟何在?为了获得某种装模作样的思想深度吗?这常常并不那么令人愉悦。是为了获取权威的见解,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拥有令人艳羡、可供炫耀的谈资吗?当然不是,这样的目的功利且极端,应当弃之如敝屐。

那么,极力追逐最优秀的作品是为何?

我恍然大悟,只是因为过于旺盛的欲望,导致了这样可怕的野心与行为吧。自我完善的愿景,应该成为一种沉静的、默默积蓄的力量,那绝不该与浮躁功利为伍。我忽然记起铁哥的话来,“就像老财迷敛钱那样,一点一滴壮大自己的心灵与品性,如此何怕之有?”这分明是说,自我完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静定的力量。忠于过程,“慢慢走,欣赏啊!”

阅读有时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正因为生活缺少这样的反思。人的虚荣心无论何时都无法消除干净,因为人时刻都离不开他人的评价体系,那就让它成为不断鞭策自我的动力吧,毕竟归根结底,完善自我的信念是为了生命内在的充实,而审判者正是我们自身,这个意义上,人皆为上帝本身。

哲学让人向内探索,回归自我,审视自我的深渊,但心灵却往往变得敏感脆弱,自私懦弱。只关注自身、过分关注自身必然会有如此结果,这正是个人主义走入了极端。先向内挖掘,而后推己及人,才能对人的局限性充满理解,报以同情,而不对他人的痛苦置若罔闻。一个心怀悲悯精神的人,当然具有一种更博大的力量,因为他明白,应当从自己做起,但却面向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