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天天把它挂在嘴边,却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最近一段时间,“企业级理解”一词在B站弹幕大火,用以描述那些脑洞超常的理解方式。笔者一开始也对这个词感到莫名其妙,直到我在一个视频里发现了这样的弹幕:
好家伙,继企业级之后,埃塞克斯级也进入了理解大礼包,而这两者都是美国航母的代号。到了这里笔者终于可以确认,企业级,在这里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企业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企业级航空母舰,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型核动力航母,于1951年开始设计。彼时的美国在二战以后已经建成了福来斯特级大型航母,其排水量在8万吨以上,同时从二战延续下来的中途岛级,埃塞克斯级的续建,改装计划也仍在继续。那时的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看似家大业大,实际上却是总体质量低下。
二战结束之后,航空界迅速完成了由活塞推进向喷气推进的飞跃。新型的一众喷气式飞机机体迅速扩大,起飞与降落滑跑距离也急剧增加。这对于拥有广阔空间的陆上机场而言并不是大问题,然而却苦了空间本就狭小的航空母舰。由此一来,二战时期那些载机数将近百架的航母,战后改用喷气机时有时甚至搭量只有个位数。而那些为喷气机打造的大型航母(一般八万吨级以上称为大型船只),也存在自己的问题。由于吨位过大,常规的动力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军用舰只对高航速,高续航里程的需求。于是,更为强大的核动力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企业级的建造工作
然而美国人此时还是有犹豫与顾虑的,在当时,核能虽然已是人尽皆知的新型能源了,但人类却从未有过建造核动力水面舰艇的经验,而且核反应堆技术也不够成熟,单机功率不足;再者,虽说美国海军航母彼时的质量确实不高,但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几个拥有航母;另外,随着十万吨级的小鹰级航母研发工作的稳步推进,人们发觉常规动力的潜力空间似乎还未到达极限。一时间,核动力航母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以至于在1952至1958年间,企业级的研发一度被搁置。
然而冷战时的世界局势总是瞬息万变的。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真正感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威胁,而随着苏军的洲际弹道导弹与战略核潜艇开始具备部署能力,军备竞赛的压力接踵而来,在这段时间中,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水面舰艇长滩号巡洋舰也完成了设计建造,美国人从它身上积累了经验,也尝到了甜头。由此,企业级的建造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
1961年,企业号下水,巧合的是,美国的新一代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首舰也于同年下水,为这场核常之争,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