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战略 找资本 去开店
▉ 引言 ▉
王健林滑铁卢,
质押万达宝贝王急融资是巧合还是急救之举?
为了集团能够转危为安,王健林剥离地产、卖掉了酒店,出售文旅,把负债降到绝对安全的水准。万达以“断臂”的代价换来了生机。在万达以往的历史中,王健林的果断也总能为万达争取到先机。
此次出质宝贝王亦是急救之举?
今天商业邦和大家一起来说说2020万达的这些事儿~~~~
PART 01
命运的路口
质押宝贝王真能解燃眉之急?
--- 01 ---
“1/2"缺口
2020年开业200家店
提及万达宝贝王创办的初衷,最早可以追溯至2007年前后。王健林曾自称想要给万达广场引进一个儿童娱乐综合公司,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去找,找了五、六年都没找到。在明确“万达广场要实现全客层经营,光是年轻人喜欢不行,孩子也得喜欢”的战略思路后,万达有了讨论要不要自己干,进入全新产业的计划。
十年后,即2017年也是万达集团历史上难忘的一年。在经历了风波,承受了磨难但仍就奇迹般地完成全年指标的背景下,万达宝贝王作为万达集团的“新宝贝”被王健林多次提及。他甚至认为宝贝王有可能超过万达电影,成为万达集团又一个新的核心企业。甚至“狂言”期待:“到2020年开业800家店”。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宝贝王此前拟定的每年拓展计划是:2015年新开25家,2016年新开31家,2017年新开29家,2018年新开31家,2019年新开30家,2020年形成200家直营连锁规模。万达宝贝王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3月28日,成立5周年的万达宝贝王乐园已在全国开业253家店,万达宝贝王早教已在全国开业112家店。 虽然完成200家的既定目标,但相比王健林期待的800家店,如今万达宝贝王还有超过400家,约1/2缺口。
--- 02 ---
权宜之计
宝贝王“输血”万达寻橄榄枝
受到疫情影响,整个2月宝贝王早教和宝贝王乐园,总计500多家门店全部处于关店状态。万达文化旗下儿童业态宝贝王乐园线上单日销售超352万元,28日宝贝王乐园和宝贝王早教线上销售额分别突破900万和800万。整个2月份,宝贝王乐园和早教的销售额破千万。在线下实体门店暂停营业的情况下,宝贝王的线上营收上却取得增长。
而这一次也是万达第一次质押万达宝贝王。新增股权出质1000万元,出质数额占其公司比例100%,质权人为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金融租赁成立于2008年4月,由民生银行发起创立和控股,是首批5家拥有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为50.95亿元。虽未公布质押条件以及年限,但本次接受质押的一方——民生金融租赁,此前因成功帮包括光耀东方等在内的多个知名项目平稳过渡,在行业内享有声誉。此次对万达宝贝王抛出“橄榄枝”,虽并未公开细节,但知情人判断应该是个“权宜之策”。
对于这次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质押,不排除是万达在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遇到现金困难的时候,拿运营或者是信用好且估值高的公司进行股权质押,获得一个资金的支持。
商业邦认为,融资举措重拳出击,先将万达宝贝王全权抵押给万达进行“输血”,或是良计,也或是无奈之举。
PART 02
2020年,王健林有点倒霉
“全面转型”结果“全面亏损”
“万达新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前完成全面转型。未来,万达的主要收入将来自非地产。”王健林说这话的时候,万达商业地产将赴港上市,院线业务国内上市也已“过会”。
可惜,全面转型的结果是全面亏损。
--- 01 ---
院线业务受重创
万达电影进入“过冬模式”
疫情之下,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是2019年的1.78倍。全国影院票房几乎归零,大量剧组暂停工作,不少院线已撑不下去。 有海外媒体近日传出,北美第一大院线AMC正在寻求破产,万达集团虽已辟谣,但改变不了影视行业艰难度日的现实。当初万达集团斥资26亿美元并购了AMC,如今AMC市值却仅剩2亿美元,浮亏超过20亿。这对于搬砖来说,做多久的生意才能赚回来? 当初高价买入,很多人就说不值得,贵了。但无论如何,这场收购,让万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
在此次疫情来临之前,AMC保持着相当庞大的市场规模。2019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AMC租借了875家剧院(拥有10000块银幕),拥有/部分拥有62家剧院(拥有561块银幕)。
院线业务有多惨?我们看万达电影发布的业绩预报可略见一斑。 根据年报数据,万达电影2019年营业收入达154.35亿元,同比减少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9亿元,同比减少529%。
而就前几天披露的2020第一季度业绩,万达电影Q1的亏损在5.5亿元和6.5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的4.01亿元盈利形成鲜明对比。
以当前疫情的状况来看,国内院线还可以期待复业;但国外院线复业还是遥遥无期,这可是吞噬现金的无底洞,公司还能撑多久?
即使度过一劫,院线业务也难免会遭到重创。王老师可要准备好足够的“小目标”哈。
--- 02 ---
商业地产受冲击
“去房地产化”转型业绩“暴跌”
万达退市已经几年,回A之路却依旧漫长,对赌协议越来越近,压力山大。去地产化才可能在内地上市,前几年,王健林主导的万达集团全面“去房地产化”,而这波疫情似乎是为他订制的巨锤,使转型遭到了重大打击。
3月27,万达体育则将其核心业务铁人三项以7.3亿美元出售给了美国私有公司Advance,而世界铁人公司(WTC)是万达5年前花了9亿美元买下;
在全国发展迅速,开店达365家,被王健林寄予厚望的万达宝贝王在4月12日被爆出100%股权出质; 4月17日,万达商管发行了3年来首次境内债,注册规模为50亿元,利率水平当周最高,为4.89%;
万达电影2020春节前发布了业绩预告,预测2019年将出现净亏损33亿元至45亿元,为上市五年来首次亏损。
目前,王健林在全国已经有300多座万达广场,每年零售总额超过了2千亿,单单是餐饮部分一年的交易额就高达500亿。疫情肆虐之时,大家不敢出门,万达广场几乎处于停业状态。直到3月中旬,随着疫情的好转,商场人气才开始缓慢恢复,现在商场人气还不足疫情前的一半。
更可怕的是这个冲击可能才刚刚开始。现在,疫情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开始显现,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大家收入下降,由此带来消费暴跌无疑会造成大量实体店铺关门,由此进一步打击万达的租金收入。
PART 03
万达之困
三大利空压顶
重债压顶、疫情下的业绩雪上加霜、还有资本市场的质疑,这都是摆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新任主将面前的待解之题:危机,究竟是危还是机?
--- 01 ---
廉颇老矣
被现金流扼住喉咙
人们印象中的王健林高调张扬,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红到全网皆知。但2020年,66岁的王健林,低调的异常。
2018年,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坦然的说出了万达欠债4000多亿的事情,但他表示,万达资产超过6000亿,完全有能力承受4000多亿的负债。 但4000亿的债务,对万达或者任何一家房产公司来说,也是负累颇重。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万达可能还要面临总价值超700亿的债务。 而万达商管(原万达商业)的上市问题,更是王健林难言之痛。
根据公开资料,万达商管的现金流也在逐年缩水,2016至2019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合并口径营业收入分别为1298.55亿元、1355.67亿元、1065.49亿元与490.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3.36亿元、200.10亿元、294.94元和176.23亿元。
今年年初,王健林大手一挥,减免万达广场商户一个月的租金及物业费,让他赢得了广泛赞誉。毫无疑问,这样做非常明智,但也在客观上减少了万达集团30-40亿元租金的现金流。 辛辛苦苦干一年,几十亿一下就没了,2020年你说有多难。
--- 02---
横遇疫情
轻资产道路雪上加霜
近年来,随着剥离房地产这个起家行业,万达就开始了它的轻资产路。但以商管和文化板块为核心的轻资产之路绝非风调雨顺,甚至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万达轻资产道路更是雪上加霜。
2019年,万达全国新开业43座万达广场,本身没有达到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年初定下不低于50个广场的开业目标。今年1月底,万达商管宣布,对全国各位万达广场商户免除1月24日至2月25日期间租金及物业费等,预计减免金额达到40亿元。固然,免租是疫情下万达对社会的一大善举,但对企业来说终究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损失。
同样面临下滑的还有万达文化板块。
万达文化产业包含四个方面:影视、体育、宝贝王和文旅,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18年占集团收入比重达32.3%。疫情之下全线停工,数据表现连年不佳,内忧外患让万达电影有点不堪重“负”。
4月14日晚间万达电影发布业绩预告,今年一季度预亏5.5亿元-6.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亿元,同比下降超200%。万达宝贝王则在4月12日被爆出100%股权出质。而曾经,万达一直追梦的万达体育也开始出售资产以偿还债务,万达文旅早在王健林“卖卖卖”的时候就将项目91%的股份卖给了融创。
可以说,万达轻资产转型在2020年春天里结结实实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 03 ---
风光不再
遭遇资本市场质疑
曾经的万达是铁打的商誉,流水的借债,被众多投资机构追捧。据媒体统计(按照成本法计算),2015年万达集团资产约达到6340亿元,同比增长20.9%;收入2901.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3%,同比增长19.1%。当时的辉煌是如今的万达不能企及的。 在银行授信方面,截至2018年末,万达商管前五大授信银行总额有1796亿元,相比同期下降约200亿,而截至 2017 年末,前五大授信银行授信额度还曾达到为 1,916 亿元。在2017年6月银监会就曾要求各家银行排查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其中就包括万达。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坦言,万达的危局从2017年被“点名”开始,随着央行对企业对外投资政策的收紧,不仅制约了万达的海外资产的发展,同时,万达剥离地产的动作也导致了其目前出现的债务过高的情况。
同时,万达在资本市场遇冷的同时,昔日被许多地方政府奉为上宾的风光也已不再,获得项目的难度也在加大、获得支持的力度则在减小,这都影响了万达当下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