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世界第一庄严殊胜地

坐着公交晃晃悠悠前往塔尔寺,和安静的瞿昙寺截然不同,塔尔寺里人声鼎沸。导游们举着旗子背着词,游客们见佛就拜,还有几位灵魂导师正大声说着解除烦恼的办法,感觉就像是来到了雍和宫。

但毕竟是塔尔寺啊,即使旅游业让佛堂沾染了世俗的味道,磕长头的信徒仍然让此地庄严殊胜。

为何塔尔寺在信徒和游客心中的地位都如此之高呢?这要从塔尔寺的建寺因缘说起。

配图1:大金瓦寺与菩提树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莲花山中,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诞生在这儿。宗喀巴大师被誉为是继释迦牟尼之后人世间第二位佛陀,文殊菩萨的化身,塔尔寺也因此被称为「藏区蓝毗尼」,在藏传佛教信众心中拥有着崇高的地位。

塔尔寺中最神圣的建筑当属大金瓦寺,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儿出生的。相传大师出生时,他的脐血落地之处,竟然神奇地长出了一株白旃檀树,并且每片叶子上都自然出现一尊释迦牟尼狮子吼佛像,因此它也被信徒们尊称为是菩提树。

宗喀巴大师十六岁时离开青海,前往西藏拜访高僧,精进佛法。一晃六年过去了,他的母亲香萨阿切非常思念儿子,就托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意为自己已老,盼他回来一见。宗喀巴大师接到家书后并未启程回家,而是捎回了一副自画像以及释迦牟尼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告诉母亲:请在我出生之处修一座佛塔,见到佛塔就像见到我一样。

香萨阿切于是用哈达将当时还小的菩提树包裹起来作为塔心,在众人的帮助下,用石片修建了一座大白塔。塔尔寺因此缘起,成为藏民族心中的圣地。后经历代僧众不断扩建,又在白塔外包了一座通体纯银鎏金的大银塔。而那株裹在塔里的菩提树也并未消亡,它的根伸出到殿外,发出新芽,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株郁郁葱葱的菩提树。

大银塔中除了有菩提树外,据说还有释迦牟尼佛舍利,以及伽叶佛的佛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庄严殊胜地。而塔尔寺三圣也都在这儿:圣人(大银塔上宗喀巴大师的塑像)、圣地(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圣物(菩提树及塔)。

在历代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塔尔寺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最终成为青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多位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曾在塔尔寺举行过宗教活动,十世班禅大师的坐床典礼就是在塔尔寺举办的。

配图2:护法殿

除了大金瓦殿外,塔尔寺中还坐落着多座别具特色的殿堂,其中最特别的当属神秘庄重的护法殿。护法殿中陈设着一匹白马的标本,据说九世班禅大师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前往塔尔寺时,一路上就是骑着这匹马。为了感念白马护主出逃的功德,就将它做成了标本放置在护法殿中。殿内还有牛羊熊猴等的标本,正站在二楼回廊上伸头往下看,据说这象征着诸多魔怪都被佛法降服。

配图3:八座白塔

塔尔寺入口处则坐落着标志性建筑——八座白塔,它们代表佛陀从诞生到涅槃之间的八件大事。一位藏族老人恰好入镜,她正在转塔。

配图4:藏经楼

金顶是藏传佛教寺院的特色,金色的屋顶在纯净碧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构成了天际线上最耀眼的风景。屋顶下往往有一段暗红色的墙体,叫做边玛墙,是用边玛树枝堆砌而成的。这种设计不仅减轻了墙体的重量,也是独具特色的装饰,并且还起到了平衡色彩的作用。藏式建筑有许多这样的细节,都很让人着迷,除了边玛墙,寺内的门窗砖雕,仔细观察,都能发现独特的美。

配图5:梯形的窗户也是藏式民居中常见的样式
配图6:塔尔寺内的一幅砖雕,底座镶嵌了卵石,似乎是本地特有建筑风格,瞿昙寺中也有。
配图7:护法殿外的砖雕,是典型的汉地吉祥图案松鼠葡萄,寓意着多子多福。
配图8:和睦四瑞砖雕,正在叠罗汉的是大象、猴子、兔子和小鸟。它们四只齐心协力,正在收获硕果,寓意着「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画面在藏地寺庙中很常见。


配图9:除了砖雕上的动物之外,塔尔寺如同其他藏传佛教寺院一样,还居住着一大群猫猫狗狗。据我观察,它们都受到了很好的照顾。两只猫猫刚刚打完架,有一起愉快地走进一座漂亮的雕花门内。


除了建筑外,塔尔寺还有别具特色的「三绝」艺术:堆绣、壁画、酥油花。壁画是绘制在布幔、墙壁或者栋梁上的彩色绘画,画面构思精妙,是佛教经典「转译」成普罗大众都可以阅读瞻仰的一种特别形式。堆绣则是用丝绸剪成所需的形象,用羊毛或者棉花充实其间,再修在布幔上,形成独特的立体效果,别具特色。但若论最「巧夺天工」的塔尔寺艺术,还是得看一看最有名的酥油花。

酥油花顾名思义,是用酥油捏制而成的。但它远不止是「花」,而往往是一座大型捏塑艺术品。从花卉人物,到护法力士,到诸佛菩萨,都是一架酥油花中会出现的题材。

那么酥油花是如何诞生的呢?据说还是与宗喀巴大师有关。相传大师在西藏举行传召法会时,他想采摘鲜花供奉在佛前。但当时正值寒冬,万物凋零,无法寻得鲜花。于是大师就根据梦中看到的鲜花的样子,用酥油做出了一朵朵鲜艳夺目的酥油花。后来每年正月十五时,塔尔寺就会举办盛大的酥油花灯会纪念此事。

那么牦牛奶中提炼的油脂,是如何做成酥油花的呢?

酥油的熔点很低,因此只能在冬天制作酥油花。僧人们选用草黄之后的牦牛奶制作的酥油,据说这种酥油格外洁白细腻,最适合做酥油花。制作工艺的秘密概不外传,因此我们只能知道一些大概的过程:先根据题材和尺寸用香木、草枝和麻绳等扎制骨架;再将去年的陈酥油和上草木灰制成黑色的初胚;再将新鲜的酥油掺入各色矿物颜料制成彩色胚料敷在初胚上;最后将做好的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

制作一架酥油花,需经过二十余名艺僧长达三个多月的努力才能完成,大约会消耗一千多斤酥油。并且只能在温度很低的室内制作,为了防止手掌温度太高融化酥油,艺僧们时不时还要将手浸泡到刺骨的冷水中降温。这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很多艺僧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冻伤。

虽然耗费如此多的精力,但在过去,酥油花展示的时间却很短,只在正月十五的灯会上展出。供养仪式结束后,僧人们会烧掉酥油花,这也正象征着佛经中所示的「昙花一现」。

自1990年起,塔尔寺修建了酥油花馆,之后历年所做的酥油花不再烧掉,而是放到安有空调的酥油花馆内保存。故而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精美的酥油花了。

塔尔寺有上花院和下花院两所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院内各有艺僧二十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这种上下花院的机制有竞争也有合作,是塔尔寺酥油花艺术繁荣的保障。虽然现在保存条件好了,但是酥油花制作工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酥油花制作技艺主要靠口手相承、师徒相传。老的酥油花艺僧渐渐凋零,年轻的僧人却很少人有愿意从事这项辛苦的工作,这不禁也让人暗暗担忧。

从建筑形制到雕刻细节,从故事传说到和谐众生,从庄严法殿到精妙艺术,无论去过多少回,塔尔寺总能给观者以无穷的惊喜。它如同一座宝库,光华夺目的珍宝如同山海一样浩渺。附身拾取,皆是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的积淀。我们入此宝山,是不用担心会空手而归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塔尔寺:世界第一庄严殊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