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随园诗话》(1063)

【原书卷十·六五】

高要杨国霖兰坡,作吏三十年,两膺卓荐,傲兀不羁,与余相见端江束修之馈,无日不至。闻余游罗浮归,乞假到鼎湖延候,以诗来迎云:“山麓峰峦秀色殊,如何海内姓名无?全凭大雅如椽笔,为我湖山补道书。”道书:海内洞天二十四福地三十六,鼎湖不与焉。“杖履闲从天上来,教人喜极反成猜。飞骑为报湖山桂,不到山门不许开。”及余归时,送至十里外,临别泣下,《口号》云:“送公自此止,思公何时已?有泪不轻弹,恐溢端江水。”

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吕嘉之乱,始置高要县,隶属苍梧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置高要郡,辖高要、博林二县,高要成为地区政治中心。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七县。宋绍圣三年(1096),神宗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以端州为封地。四年后赵佶即位为宋徽宗,升端州为兴庆府,置兴庆军节度。重和元年(1118),改兴庆府为肇庆府。高要均为治所。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广提督(后改为两广总督)驻地由梧州迁至肇庆,高要从此成为两广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时达182年。清代,高要县属肇庆府。1949年后,先后属于高要专区、江门专区、肇庆专署、地区,1993年撤县设市,归广东省辖,由肇庆市代管。2015年,撤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

杨国霖(生卒年不详),字兰坡。清代官吏。曾任广东高要县知县。乾隆四十九年(1784),袁枚应肇庆知府袁树之邀到肇庆游玩,有《同杨兰坡明府游鼎湖作》诗。

卓荐,音zhuó jiàn,意思是因卓异而被举荐。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众的称为“卓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高要令杨国霖兰坡,作吏三十年,两膺卓荐,傲兀不羁。”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书》:“次白为太湖同知,曾以濬河便民,荐举加知府衔。次年复以计典卓荐,擢守徐州,洊至开府。”

端江,西江流经广东肇庆一段的别称。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境内的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北江相通并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流在珠海市的磨刀门水道注入南海。肇庆市地处西江下游,它南临西江,北倚北岭山.汉代始置县,称高要。隋开皇九年(589),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七县。由于有了端州,故后人给西江肇庆段取了端江、端溪之类的别名。

束修,shù xiū,即“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按:有学者认为,古代只有“束脩”而没有“束修”的写法。《随园诗话》为繁体字版,即写成“束修”。另,束修,有学者认为是“束带修节”的意思。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学,要行束修之礼,男子的年龄可用“行束修”代称。汉·郑玄为“束修”下的注语即是“谓年十五以上”(见《后汉书·延笃传》注)。这束修之礼是什么意思呢?当是系腰带礼,与及笄礼和冠礼意义相似。西汉孔安国《论语注》就说:“束修,束带脩节。”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说:“言人能奉礼,自行束修以上,则皆教诲之。”孔颖达释《尚书·秦誓》“如有束修一介臣”时,也引述了孔注《论语》以束修为束带脩节之说。

罗浮,一般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多达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以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的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素有百粤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历代诗人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轼等都留下经典的文赋和诗咏。

鼎湖,一般指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肇庆市区18公里,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拜于一体的胜地,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鼎湖山的得名,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故名顶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负离子含量为全国之最,享有“天然大氧吧”之美称。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高僧云集,周围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甚多。明崇祯年间,建莲花庵,高僧栖壑和尚改莲花庵为庆云寺,至清代,庆云寺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所在。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道书,音dào shū,指道教宗派的创始人在得道后对世托言。托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妙气成书,指托言三元气化而成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生出混沌之“气”,由这种“气”经历漫长蕴化结成三种不同的形态称“三元”:洪元、混元,太初。这三元生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天神。他们集自然之气,结五行之精华,著作千万经文,藏于“七宝玄台”,待到机缘到时传布人间。一是神仙授书,托言神仙下凡特意传授。就是由神仙传给道士,再借助道士传播人间。道书的内容主要是道教思想、原始宗教神学思想、儒佛两教思想及历代方术。著名的道家著作有《道德经》、《太平经》、《正一经》、《上清经》、《灵宝经》等。

洞天福地,音dòng tiān fú dì,此处为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所谓洞天福地,主要是指大天之内的道教神圣空间。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岛等,具体说来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镇海渎、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以及十洲三岛,无尽虚空。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宇宙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如下:在我们人类栖居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所谓的“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有部分是在十大洞天之中的)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入口大多位于中国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它们通连贯通通达上天,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其中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福地”则意谓得福之地,即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迹经》云,句曲山(又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见太平”。多为山洞泉源,与风水观念不无关系。道书所列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洞天福地的具体位置与名称,在唐代司马承祯著《天地宫府图(并序)》中有详细记载。本条诗话中的“鼎湖山”不在其中,故有杨国霖请袁枚“全凭大雅如椽笔,为我湖山补道书”之句。按:本条诗话:“道书:海内洞天二十四,福地三十六,鼎湖不与焉。”袁枚在此应该是记忆错误了。应该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详注《随园诗话》(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