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慧权:语文VS策划,跨学科的实践智慧

语文老师不容易。要想取得成绩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主要放到思考和研究上。重在“开山辟路”,至于“那些只会坐在凉棚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人”,大可不必在意。


语文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智慧。

宋明理学“理一分殊”,解释了跨学科的道理。天下只有一理,也就是根本性的问题,各种分殊的道理就是专门的学科知识。理一分殊就像月映万川,月亮投影在不同的江河里,呈现出的月影不一样,但还是同一个月亮。

跨学科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这一核心观念由亚理斯多德提出,但是在西方思想传统里已经丢失两千多年。

“实践智慧”的含义是,在具体情境之内运用合适的知识求解重要问题的能力。

这一定义有两项要素:一是问题感:对具体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的感受能力;其次是关联性:建立联系的能力。运用合适的知识(与知识连接),所谓“合适的”,就不必是最新的或最高端的。

因此,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能力,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判断力”——判断何种知识最适合解决何种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教育界可以被称为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它意味着学生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具体情境之内寻找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语文学科与策划学科有着本质的相似。

策划学科是一门杂交的边缘学科,需要社会学的背景,化身为社会学家,探索、观察、思考、推理文明的演化过程;需要历史学的知识,化身为历史学家,查询史料,寻找证据,思考因果,透过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真实的答案;需要科学家的头脑,化身为科学家,使用科学的探究方式观察现象,追本溯源,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需要艺术家的眼光,化身为艺术家,雕塑、描绘东西方融合的精美纹路,亲手制图,探索丝绸之路的沿途美景与产物;需要创作者的灵感,化为身创作者,以真实的探究结果为基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穿越千年,创造不同寻常的故事。

语文学习绝不能削足适履,扬东海之波以注其杯,漫出来的都不要了。语文要能襟三江带五湖,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气概。将哲学、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放入阅读内容。


简单是极致的复杂背后,语文如何做减法?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中说,研究文化和文学,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我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走来,十几年的时间,在知识的储备上越来越像在跑步机上,越跑越快,赶进度、提速度,生怕落后。所以,每天埋头赶路,来不及抬头看天。

因此,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识字、观察、想象、说话等能力;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真情实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量的阅读。学会五种表达方式的正确认知和使用。高中阶段重点在理解、概括和鉴赏和表达能力。但就写作能力而言,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取舍,将众多的知识,概括提炼成“4、5、8、12”即四大文学体裁、五种表达方式、八种修辞手法、读十二本课外书。这就是语文的“ABCD”,这就是语文的“诱导公式”和“思索引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考试中,可能不会默写这些“公式”,但是离开这些是寸步难行的。


读写OK有生命的语文课,还原生命语境,还原思维场景。

要做到这些,需要对语文学科的深入了解,认真研究。其实,我们读写的内容是无限的,主题概念也是无限的,但是读写的思维要素是有限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例如,“4、5、8、12”就是一种榫卯结构,不用外在的力量就可以自成体系,知识就可以在自我和对象之间传递、转化。深入理解这套体系,一篇文章即是作者生命的片段样本,是作者的气血凝结而成,秉承对生命样本忠实和尊重的原则,还原生命语境,还原思维场景,让学生清楚地看见文本背后的站立的立体饱满真实的生命。

然后方可做减法。做减法,当然也需要大胆取舍。这需要心理高度和品鉴高度。不能人云亦云,随风附和。更不能道听途说。只有通过自己的认真研究,把握语文学习的联系和规律,才能做得到。【相关内容参阅《语文读写思维创新与应用》2016年语文出版社出版】

如此,语文的“筋”就会凸显,语文的“神”就会凝聚,语文的“脉”就会清晰!

你可能感兴趣的:(制慧权:语文VS策划,跨学科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