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小知识13:出世修行与入世度众生的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出家人大多是淡泊名利、隐居山林庙宇,长伴青灯古佛、一心修行求解脱、带着消极色彩、无所事事的一群人。那么,这种出世的修行方式是否与大乘佛法所提倡的“与众生结缘,发大悲心度众生”的观念相矛盾呢?出家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隐居山林寺庙进行静修与大乘佛法的“与众生结缘,发大悲心度众生”的观念并不矛盾。这种离群索居的修行方式通过空间的距离隔绝了许多人世间的外缘,可以让人在一个相对平静、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修行,而再进一步的隔绝则是“闭关”,闭关的环境中,人受到空间和环境的刺激相比而言会更少。

而从古至今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十分忙碌的。唐朝马祖道一禅师创立丛林之后,禅师们遵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训诫,需日日劳作,自食其力;古代寺庙不仅是出家人的修行场所,也承载着救济、慈善、教育等职能,出家人除了日常修行之外,也常常要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此外,佛教历来重视通过化缘与众生结缘,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便有“五比丘分道而行与众生结缘”的典故。而当今时代的出家人,由于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万物联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客观环境来看,想做到与世隔绝显得更为困难。

出世修行与入世度众生并不矛盾,出世修行只是一种修行方式,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度众生,可以说出世修行看是度众生的前置步骤,毕竟想在红尘滚滚中帮助众生需要智慧和恒心,从出家人的“入世度众生”的观点来看,他们与诸葛亮“以出世的心态来做入世的事情”的态度非常相似。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法小知识13:出世修行与入世度众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