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疫情,我会变得更好吗?

​疫情带给了我们什么?

从病魔本身到后续的社会、经济影响,哀鸿遍野的故事大家听得也太多。难、愁、苦,各种难熬的声音不绝于耳,连好几年见不到朋友圈的前同事,都开始发朋友圈了,卖货。

然而,这场疫情,对我却产生了积极的“改造”。

过往几年,每年初都会立一些Flag,设立几个目标,例如看多少本书、写多少篇文章之类的,结果都是半途而废,到年底回首望,又感叹一年白过了。

疫情初期,天天待在家中,不上班,更不给出门。漫长的闲适时光中,最不缺的就是空白的团块时间。那段时间,我拾起书本,一天复一天地认真读完厚厚的书;开始看电影,我观影量不大,特别是近两年,越来越不想抽出2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来看一部电影,那段时间我翻出了或经典、或当下的口碑好片,吃过晚饭就这么看了起来。

重要的是,重新开始尝试通过文字,抒发点滴想法。

对于文章,曾经我的想法是要准备一段时间的,要构思、要搜集素材,如果是散文的话,还要等灵感、磨文笔、炼句子,这些可能是受到我的老师Lachel先生的影响,他的文章基本都是5000字的深度长文。

近几个月,受到张辉老师还有吴主任这些日更大牛的启发,张辉老师说坚持日更经常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也是我一直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张辉回答说,日更就写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纯粹是一种记录。

吴主任在《写个文章有这么难的吗?》里则说:准确且通顺地把事情(包含了故事)说明白,就是一篇好文章。好文笔就是准确。不要追求所谓的金句。

还有个问题,没有时间怎么办?

空闲时间是可以规划出来的,如何处理好、运用好下班后的空闲时间,也是门学问,时间就在那里,哪怕再少,总会存在,至于你想给这段时间注入什么内容,游戏、抖音还是其他?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最近一两个月,结合摄影师Tenten老师的指导,基本上保持每天最少10页书、每一到两天写一篇文章、每周看一部电影(准备看遍IMDB250)、每周扫一次街,还有其它每天坚持的小事。

以前会觉得坚持挺难,其实是目标太大,容易放弃,真正像马拉松那样拆得零碎后,会发现,每天一点点的去做,并没有那么难,每天去做一些事、每天不去做戒掉一些事,不知不觉就能持续很长很长时间,直至成为日常习惯。

希望疫情带给大家的,也能是更积极的一面,少一点雾霾笼罩的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没有疫情,我会变得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