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清明节,为什么总是雨纷纷?

清明,这个节日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每年到这个时候,祭祀拜祖,踏春郊游,都成了一个传统。而我,对清明节的切身体会,是来自故乡的一种茶,叫“明前茶”,即在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因为这期间产的茶叶,不管是口感,色泽都是一等一的好。但是存在我记忆中的清明节,却总是雨纷纷。

 池塘里,雨滴踩过的水面,形成了一层层,大大小小的波纹,就像烟花炸开一样。几只鸭子,时不时把头伸进水中,一探究竟。又不一会儿,它们游到岸边,拖着笨重的脚丫,弓着身子,蹒跚的回到岸上。上岸之后,发出了“嘎嘎嘎”的叫声,拍打着自己的翅膀,不停的拨弄着羽毛,就像在告诉我,哪怕浑身湿透,也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岸边棕黑色的猪,还在草丛里不停的觅食。旁边的几朵小黄花,也被她踩的奄奄一息,但这几朵小黄花,完全看不出来像是在向命运低头,即使是折断了半个身子,也还保持着微笑。刚刚长出嫩芽的垂柳,在随风摇曳,像是在劝说这位猪兄弟,早点回到主人家。

烟囱里的炊烟,盘旋着上升,像是在给外出的人,指明回家的方向。一位老爷爷,牵着一头牛,从远处的雨雾中走过来,他带着斗笠,斗笠上的雨滴,时不时的滑落。身后的那头牛,跟这位老爷爷一样,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他们重重的脚印。这头勤勤恳恳的牛,偶尔也会驻足停留,当老爷爷狠狠的拉着牛绳时,它却不得不继续向前走。天空中,灰蒙蒙的一片,只有雨滴不停的落下,在地上勾勒出一条条“小溪”,它们不断的汇聚,像永远不知道疲惫一样。

苏轼在《江城子》中写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对亡妻的思念,也是对逝者的追忆。这个清明,也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位亲人——我的爷爷,童年的美好记忆,都伴随着他的身影,不知道他在另一个世界,是否没有了疾病和痛苦。

我们的先辈,用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谱写出的家训和家规,这才有了我们延续生命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成长在大别山脚下的我,早已深知——当年,革命前辈为了拼下这片土地,不知经历过多少枪林弹雨,流过多少血和泪,才换来了我们安宁的生活。

  我记忆中的清明节,不管我身在何处,每一次都是下着细雨,像是有备而来。也许是在提醒我,作为晚辈,应该深知前辈的不易,谨记家规,发扬家族优良的传统,不能忘本,珍惜当下,感恩身边的每一位家人和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记忆中的清明节,为什么总是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