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匮乏感,做孩子的守护者
再智慧的父母,都有可能在一些事情上犯错误。
蔡康永曾经讲过,自己小的时候,会把别人送的外国巧克力精心攒起来;可是一到过年,有别人带小孩子来他家拜年,他爸爸就会把他舍不得拆的外国巧克力都拿出来;客人家的孩子们不仅会毫不客气地分吃他珍爱的巧克力,还会把他的机器人和洋娃娃据为己有;他当然也会闹情绪,蔡爸爸就会教育他:“怎么连当主人的道理都不懂?”
说好了孩子是我们永远的队友,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父母表现得自家孩子反而像是个外人。而且,他们常常还会用一种奇怪的逻辑为自己开脱:“虽然看上去,我好像没有维护你。但是你心里要知道,我肯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真正的队友怎么会把同队人喜欢的东西拿去送给别人,还说队友不懂事?我们小时候一条街上的孩子会在一起玩,虽然我们会成天打来打去,但别的街区的孩子要是来玩,那一定是会被当作“外人”的;一个球队的队员,内部再怎么有问题,打比赛的时候也是要团结一致对外的。这才是孩子能够理解的“队友”的表现。
真正从行动上向孩子证明“我们是一队的”,是为了建设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机制,让他从小就能够相信一件事情:不论情况有多糟糕,至少我可以说给妈妈听。
爱的决定性时刻
我常常会听到一些中学生的妈妈们抱怨:“怎么这孩子回到家什么都不说,好多事儿我都是问了老师和同学才知道的。”
我也常常听到大学生的妈妈们诉苦,说:“这孩子,现在都是报喜不报忧,真不知道他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不论孩子是不敢回来说、不想回来说还是不愿意回来说,这都代表一件事:他对你的信任度不够。
孩子小时候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天生的,但越长大就越需要父母用心去维护这种信任。因为这会让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这是建立长期亲密关系的基础。我们当然不需要孩子在我们面前变成个透明人,但我们需要孩子在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向我们求助。
为了获得这种长久的信任,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为他挺身而出。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非常尊重妈妈的意见,也很少像其他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那样,只要是父母说的话就直接否定。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确定他是从心底深处真正尊重妈妈,而不是在外人面前做做样子。我很好奇他的妈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当我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他的妈妈立刻就给出了答案,她说:
“我在他上初二的时候干过一件事。在那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待我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上初二的时候,孩子和同桌打了一架。老师在班上批评孩子,并且说要给孩子记个大过,还打电话请我第二天去趟学校。
“晚上我先跟孩子聊了聊,搞清楚了孩子为什么和同桌打架。这倒不是当妈的护儿子,打完架之后班里的孩子都说早该有人把那小子打一顿了。因为他同桌总欺负班里另外一个比较弱的孩子,儿子那天实在看不下去才动手的。
“我第二天去学校,跟班主任‘吵’了一架,其实没真吵,就是说话的时候急了点——孩子以为我跟班主任吵架了呢。我就好好讲了讲道理,说班主任这么处理孩子的事情不对,三个孩子都受了伤害,动手是我家孩子不对,该承担的责任我会让他承担,但在班上批评孩
子和记大过这种处理是老师没了解清楚情况。
“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老师没有道歉,但也没再提记大过的茬儿,这事就算过去了。
“我家孩子后来问我:‘妈妈,你咋就那么相信我,你不担心我说的话是编出来骗你的吗?’
“我跟他说:‘我自己养的孩子我知道,这种时候妈妈不仅相信你,还绝对不会让你受这种委屈。要是你们班主任说不通,我就找你们校长去。’”
直到现在,这个学生已经研究生毕业两年了,他和妈妈都一直保持着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母子二人在面临很多关键选择的时候会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仔细评估并做到求同存异,而鲜少出现其他家庭那种“只要是我妈说的,就不可能对”的情况。
“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一分钟,这样一些戏剧性的时刻,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生活上,在历史的演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著名的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在他的《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一书的序言中这么描述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决定时刻。我相信,这个妈妈说“妈妈不仅相信你,还绝对不会让你受这种委屈”的那一刻,对于她的孩子,正是他生命中的决定性时刻。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孩子确认自己不会孤独地去面对世上这艰难的一切,他的身后会一直有一个人,在他需要的时候支持他。
我问过很多和父母关系良好的朋友,他们也大多能回忆出类似的决定性时刻。
让孩子的心被爱充满
还有另外一个决定性时刻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妈妈带着她和一群小朋友们去山里玩。妈妈和每个小朋友都采了一大把花,这个朋友还采到了最大的一朵。下山的时候,有个邻居家的孩子,哭着闹着要她手里那朵最大的花。她妈妈就把她和那个孩子手里的花都拿过去,放在自己手中那一把的花里面比了比,说“还真是这朵大呢”,然后就把那朵花给了那个哭闹的孩子。我的这个朋友当然很生气、很委屈。回到家以后,她妈妈跟她说:“你仔细看看你手里的花,还是刚才那一朵啊,我怎么可能把最大的花给别人呢?”
我的朋友仔细看了看,果然还是原来那一朵。因为她之前太兴奋,把那朵花的花茎都捏得快断了,所以一下就认出来了。
这个朋友现在回忆起这个故事来都满脸幸福:
“我妈当然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全天下最爱我。”
这个聪明的妈妈,不光给了她女儿一个爱的决定性时刻,还为女儿打造了无比充盈的内心。 这种被爱的充盈感会帮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战胜另外一个强大的敌人——匮乏感。
物质的匮乏虽然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见到更多的孩子是物质富足而精神匮乏。你的周围一定也有这样的家庭:家境殷实,但父母和孩子关系很疏离甚至非常恶劣,家庭财富难以保持,更别提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院院长刘嘉在他的《心理学基础30讲》中提到,他的实验室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按家庭收入情况和学生的自尊情况把实验对象分成四类:
第一类学生来自富裕家庭,高自尊;第二类学生来自富裕家庭,低自尊;第三类学生来自贫困家庭,高自尊;第四类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低自尊。
然后心理学家扫描了这些学生的大
脑结构,尤其是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压力管理等多种功能的海马体。实验结果显现,虽然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海马体体积平均值显著小于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但是来自贫困家庭高自尊的第三类学生,和第一类来自富裕家庭高自尊的学生的海马体体积平均值,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物质的丰富从来都不能减少孩子在精神上的匮乏感,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会让他在任何物质条件下都能收获充盈的内心和富足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支持他们在成年后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我想起来带孩子去看大马戏,演到空中飞人节目时,孩子紧张地抓着我的手,每次跳跃的时候他都担心地大叫一声。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空中飞人之所以敢做这些高风险、高难度的动作,是因为他们确定地知道身上系着安全绳,脚下有张安全网。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家庭CEO,让你的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你就得创造他们生命中的决定性时刻,让他们相信你就是他们的安全绳和安全网,是他们值得信赖一生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