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雨诗情
图:网络
昨日,先生夹了一块肉给儿子,但这块肉上有些许肉筋,不便咀嚼。先生同儿子讲,这很好吃的,多咀嚼几下便可。可儿子才五岁,实在无法吃下去。便同先生说,爸爸,那这个给你吃吧。
先生略微尴尬的说,已经被你咀嚼过了,我如何能吃?于是,只好扔到垃圾桶中。
此刻情景让我非常触动,因为在我年幼的时候,每每啃完骨头,我父亲便会说,你啃的实在太够浪费了,你看,上面还有许多肉呢。
于是,他便把骨头从饭桌上夹到自己碗中,继续吃。小时候觉得大概真是自己年纪小,没有把肉吃的干净,父亲才会如此做。长大后才明白,原来竟是家境不好,父亲舍不得吃盘碟里的肉。
01
年幼的父亲渴望读书,却不得不背负养家糊口的重担
父亲七岁时,爷爷便去世了。说起爷爷离世的原由,很是令人感伤。他为了将粮食省下来给孩子们吃,已经竟饿的不成样,最后年纪轻轻便走了。
算起来,爷爷竟有九个孩子。他和奶奶是重组家庭,前妻因病去世,留下了三个孩子。而奶奶离异,带了三个女儿过来。爷爷奶奶结婚以后,又生了小姑,父亲,和小爷。
这么一大家子,全靠爷爷一个人养活。那时,爷爷也有五十岁了,劳动力已经十分有限。时常无法吃饱饭,日子久了,便实在撑不下去了。
爷爷去世后,多数孩子均已成家。但与奶奶生的三个孩子还很年幼。父亲是家中长子,养家的担子自然落在他的头上。
父亲很是聪明,人又大气爽快。不管父亲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利落。
只是每次小爷去学堂的时候,父亲就显得落寞。偶尔,田里的农活做完了之后,他便跑去学堂看别的孩子念书。
从学堂的窗户边父亲学会了数字,以及最为简单的“大,小,多,少”。另有一些比如“树,田,天”之类的。这让他很是骄傲。
后来与母亲成婚后,父亲便总嘲笑母亲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人,很是不如他。这一份的得意其实更深藏了生活的无可奈何。同龄的孩子都能进学堂,唯有父亲失去了原本的机会。
父亲常说,若不是爷爷早逝,他自己年幼当家,进了学堂的他必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他曾放出言论,他只要有机会读到小学二年级,便可在生产队当上大队长。
我虽然觉得有时父亲是在说大话,可真的较真起来,凭我父亲雷厉风行,肯吃苦的性格,也未可知。
02
父亲趣事一二:半夜实在饿的时候,吃了许多盐,这样便能多喝水,肚子就不会觉得饿了
我父亲结婚之初,生产队里招劳动力去挖人工河,也就是现在的淮河。如果家里有点积蓄,就可以交钱免去劳动。奈何我家实在出不起这份资金,父亲只好经常出远门去开凿人工河。
听我父亲讲述,那个人工河大略应有十几米。基本都是人工开凿。他从十几米深的河底将挖好的淤泥一趟趟的推到河岸上。从河底到河岸的上坡路,也开的非常陡峭,常常有人撑不住连人和车摔倒,满身的淤泥,也无法换洗,一整天坐下来,浑身仿佛从泥坑里翻滚过一般。
晚上他们吃的稀饭,很是不顶饿。唯一可以免除饥饿的办法就是喝水。但是水实在没有味道,他们喝不下去。于是几个大男子汉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去田里扯一把野菜,放上许多盐来。这样不喜欢喝那寡淡无味的水也是不得不喝了。
结果夜里,父亲就喝了好几大碗的水,肚皮撑得圆圆的,完全记不得饥饿的感觉。这个办法虽然短时间很奏效,但是不过多一会饥饿感又卷土重来。排泄几次小便之后,父亲依旧饥肠辘辘。
父亲讲起这段事,开怀大笑。现在他年事已高,生命中有趣的事情实在不多。竟把曾经最受苦的一段经历当成一个笑话告诉我们。我很不敢想象那种劳苦的日子,一想起来便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我父亲的努力干活下,一年,十年,我们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父亲的几个子女,两个儿子同一个女儿如今在他的吃苦耐劳的家风的影响下,生活的也算体面。
父亲吃的苦,也成了我们几个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03
小结:我的父亲的大半辈子
幼年丧父,父亲独自扛起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候他的肩膀还是稚嫩的。如今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般纵横交错。他至如今唯有一件心事放在心头:没有上过学堂,识不得字,无法出远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父亲坐长途车来看望我。被售票员随意讽刺了一句,“难道字也不认识吗?”我父亲的眼眶里的泪就开始打转。他这一生,年轻的时候奉献给了姐姐弟弟们,结婚后又给了孩子们。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点什么。
当时父亲十分窘迫,他事后告诉我,如果爷爷不曾早逝,他必要奋斗出一番事业。绝不会让人如此看不起。从此,他极少出门,甚至印象中他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了。
如今,父亲七十岁,身体也算硬朗。除了腿部旧疾在阴雨天会有疼痛感,其他还都很好。
今年总想带他出去看一看,看看天安门,看看东方明珠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