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育科研引领下的课堂改进》介绍有感

听《教育科研引领下的课堂改进》介绍有感

曲文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图片发自App

2018年11月22日,中国海阳,黄金海岸大酒店。2018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省级工作坊线下现场会。海阳市凤城街道中心小学初向伦校长做《教育科研引领下的课堂改进》经验交流。闻之有感。

图片发自App

一、关于“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的提法,最早听闻来自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崔老师针对“穿溜冰鞋的课堂”“无目标意识的课堂”,把“教—学—评一致性”概括为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旨在引导教师的教要落实目标, 学生的学是为了达成目标, 课堂评价要紧紧指向学习目标, 以“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 让目标、设计、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升教学实效。

每个课堂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 要确定重点, 突出重点, 把握难点, 分解疏导。

——于漪

图片发自App

在初校长的介绍中,首先从崔老师“教了,不一定学了,学了,不一定会了”的思考出发,分析了教师角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学生角度的“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那里去?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我真的到那里去了吗?”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主要关注“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视“我为什么教”“学生需要学什么(目标)”“学生最好怎么学(活动)”“学生是否学会了(评价)”的特征,教学评一致性具备了更加清晰明确的目标,这是其前提和灵魂。同时,基于证据的设定,也使教学评一致性更易于指向有效教学。

联想一下,在我们身上,其实很多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一种“不一致”的矛盾冲突。海里有一种小鱼,不知学名叫啥,我们海边人一般叫它“九道箍”,身上的斑纹一共有九道,看上去身子就好像一截一截的。每一截“一致”于生态,才共同组合成为“九道箍”的肉身。但在我们所做的很多事中,却经常缺乏了这种“一致性”,于是给人的感觉就很诡异了。

图片发自App

我是具体做课题管理与指导工作的。由初校长所介绍的教学评一致性思考开来,我更容易联想到课题研究从设计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深有体会。

一项课题,在研究设计环节,具体到一份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大约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阶段步骤、预期成果这样几部分。现实中,这些研究方案中的几个部分,最经常表现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不一致”!

为了吸引眼球,课题名称表述中有人会大胆使用“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教育模式”等等高大上的名词,等到研究目标的设计时,依稀还会带上这样一些帽子,留些影子。等到要厘清研究的具体内容时,却经常会瞬间滑落到最底层的经验做法,诸多高大上的提法往往很少提及。再具体到研究的方法步骤部分,许多课题基本上就完全抛弃了“初衷”,千篇一律地简单罗列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等,毫无例外地就是简单将学习培训设计方案视作为“准备阶段”、将具体实践列为“实施阶段”、将总结提炼写报告作为“总结阶段”,最初课题名称中设想的“高帽”,大多在具体内容、方法、步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将课题设计的几个部分“拆分”开来“写作”的思路,在日常的课题研究中至今比较普遍。我们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这部分该怎么写啊?”“这部分是需要写些什么呀?”云云。其实课题设计里最讲究的就是前后衔接的一致性,以今天涉及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理性精神培育为例,要设计为一项课题,大致需要这样一种思维逻辑——

课题名称大抵可以确定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理性精神培育策略研究》,以“了解小学生理性精神现状”这一目标点为例,对应的研究内容就是小学生理性精神现状的摸底,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是问卷调查法,这项内容大体应该在整个课题研究的初期进行,位置在文献检索之后,预期的成果可以包括小学生理性精神现状调查报告,还可以包括一份自行研制的小学生理性精神现状调查问卷。在这样一种连贯性的追问与思考中,研究设计才可能成为后期可执行的一份方案,怎么会出现“这部分写什么”“那部分怎么写”的问题呢?

聚焦于目标的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结果设计的一致性问题,是当前教师课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回到凤城小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他们总结归纳出了一个层次递进关系非常明显的策略体系,这种思路对我启发很大——

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来启动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之后以学生素养或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对教学设计加以优化。最后不满足于一般的泛泛经验,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对研究、优化后的教学设计予以总结提升。

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基于问题——聚焦素养——科研提升”。这就是凤城小学研究解决优效教学设计问题的策略,也是一线教师尝试研究与解决问题、总结与探索规律的科研思维方式,属于山师大张莉教授所说的行动研究的范式。在这一策略体系中,问题、目标以及思路都清晰明了的课题研究这一方式,就成为一线教育者概括、提炼、升华经验的可靠助力。

我是说,我在这里没有太多关注凤城小学如何去实现教学评一体的教学设计问题,而是对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感兴趣。这是建议大家注意的一点。

图片发自App

二、关于“学评教联动”

如果说教学评一致性解决的是观念问题、目标问题的话,凤城小学“学评教联动”所解决的主要就是行动问题——眼前浮现出两个画面:一个是李秀伟校长在罗孚国学院附属学校所倡行的“万物关联”理念;一个就是数个精密齿轮稳稳地咬合在一起运转的场景。

人的异化,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各种“关联”的失常。而机械的最佳效能,往往决定于所有齿轮之间的吻合。

从初校长的相关介绍中,我感兴趣的有两点:

首先,这里隐含了一个位置问题。

以“学”为核心,学习前置,指向学生的真学习。评价是手段,同样需要置前,紧跟学习之后——没有真实学习,就没有真实评价;缺少真实评价,也不会反哺真实学习。承担补充、完善以及再激发任务的“教”,则是不断靠后。

有这样一种思考:位置错了,“联动”便很难真正循环起来。教学评的“一致”便就只能是个梦。

其次,凤城小学“三纵三横”联动课堂结构框,是一个能动的巧妙设计。

图片发自App

“三纵”即中央的目标中心轴(定标-生成问题-探究问题-发展问题-验标),左右两翼分别为学习轴(自学-群学-展学-评学)和导教轴(设境-指导-组织-评价);

“三横”可以概括为:一定情境下学生的自主生成(自学轴);教师指导下群体的探究深入(群学轴);各种组织交流展示评价中对问题的发展已经基于证据的目标达成度(展学轴)。

在“三纵三横”的外围有一个框——以目标牵动,以评价驱动,学的活动和教的活动分别有序流动。在这样的框架体系中,学、教、评、目标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是我所见过的比较有创意的一种梳理。

在凤城小学的设计中,学评教联动的核心是学学联动,并为此研制了相应的具体策略。马刚老师在报告时曾经提过一句话,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聪明,教师必须要学会装傻。”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小突出“学学联动”的价值,吻合了“学生中心”的理念,值得肯定。

图片发自App

三、关于“三备三磨”教研机制问题

如果允许我评价的话,我以为,凤城小学“三备三磨”教研机制,思路清晰,尤其是目标梯度清晰,可以视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典范。

大家从刚才初校长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了,凤小的“三备三磨”教研,就“是一个学科教学团队围绕同一个教学问题,经过三次集体备课,三次集体磨课,基于充分的研究进行接力赛式的教学改进,获得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优化课堂。”

这里同样存在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梯度递进特点——

“一备一磨”:一般由刚入职的教师进行,属于“原行为试课”,重点在关注设计者的自我经验;

“二备二磨”:一般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进行,属于“新设计试课”,重点在关注同伴见解;

“三备三磨”:一般由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属于“新行为试课”,要点在于关注学生变化。

“三备三磨”之间的层层递进,其实是紧扣前面的“教学评一致性”以及“学评教联动”的相关内涵的——

没有目标任务的梯度设计与规定,教师队伍的梯队性在教研中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就会造成我们惯常比较普遍的人云亦云、含含糊糊的教研状态,多数教研活动必然流于浅层经验的泛泛表白。而教师队伍的梯队性表现不出来,教学行为的切实改进就是空话,于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同样只会回归混沌。

图片发自App

有一点思考:

“三备三磨”有没有可能以“高”代“低”?第三备第三磨层次效益都很高,是不是干脆以后就直接奔着“第三层”来好了?——踩梯子爬高,到达高处以后不可能只感谢最后一层梯蹬(现实中我们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奖励感谢送毕业班的那几个老师,其实所犯的也正是这种“空中楼阁”的低级错误)。凤小教研机制的经验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这种梯度性。任务不做分工,真正的合作永远不会出现,所有人的成长都将变得不可预期。

每一备,每一磨,任何一备(磨)都不可能永远占据志高点,只能是前备(磨)基础上的升华,是一种继承发展基础上的进步。后一环的“一备一磨”,起点可能就是上一轮“三备三磨”的终点。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我们的每一备、每一磨都不甘平庸的话,相互激发出来的真实教研、深刻教研的状态,将会是我们老师们最美丽的研究、工作、生活的姿态,那一定如同凤小教师这般,是极美极美的。

图片发自App

四、两点建议

其一,教育科研视角的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注重自我行为的思考与改进,更需要时刻高度关注他人经验,尤其是理论成果。

经验地思考与行动,眼里、嘴中、笔下经常有“我”“我”“我”……但教育科研意义上的思考与行动,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应当同样包含“他”“他”“它”“它”……理论的思考,行动的依据,他人的经验,所有这些,对于认识、把握我们自己的经验,意义极大,不容忽视。

建议凤小研究团队更多地关注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分析,至少,一定注意将前期文献研究所得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报告与介绍中,这是凤小经验成果的必要支撑。

图片发自App

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科研)与教学研究(教研),在大的视野里,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在现实的情境中,事实上的教研与科研是有明确区别的。简单说,教研更多侧重于改进工作,科研则倾向于将教改达成的共识、经过验证的经验整理出来、表达出来。

图片发自App

由此,建议今天参与了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理性精神培养的所有凤小老师,将我们所有三备三磨的经历、所有观察小组的汇总报告全部汇集在一起,采用经验总结或者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理性精神培育策略研究——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雁式教研历程为例”为题加以系统分析总结,这从研究角度来说便已经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课题了。对于教研实践经验的梳理,尤其是对于相关内容(专题)的后期教学来说,也算是达成了资源包建设的目的了。这有些像崔允漷教授所提倡的“教历”。

有意识地、有主题地汇聚、整理我们的经验与思考,会让我们的研究步步走向深刻。这可能就是我们在教育科研的视角下来聊“课堂改进”的意义所在。

初向伦校长在他介绍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变革是一段旅途,而不是一张蓝图,期间充满着曲折和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曲折和不确定性孕育着生命的鲜活和艳丽。”

在此再度分享,以与大家共勉,愿我们共同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视野下,以凤城小学领导老师们这般孜孜以求的探索姿态,在这曲折和不确定性众多的教育环境中,携手前行。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教育科研引领下的课堂改进》介绍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