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的吉光片羽

  今天下午,我一觉睡醒后实在忍不住心中那份莫名的期盼,花了近四个小时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云边有个小卖部》。


昨日,一个连书都未读的所谓忠诚粉丝敢如此大胆得带着儿子直奔您的读者见面会,我是服气自己的。当您在读者见面会上您特别提到了您的外婆,您说她今年九十二岁了。那一刻,我的心莫名触动了。我后悔自己没有提前拜读您的这部新作,我后悔自己在见面时未曾来得及说句:谢谢您!不过,我依旧记得您对我说的那句话:下一次见面,你儿子大概上小学了。我想,这算是咱俩的约定吗……

无论是五年前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到今日的《云边的小卖部》,您为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欢乐和感动,希望与悲伤。

《云边有个小卖部》里提到:埋葬着祖祖辈辈的地方,叫做故乡,追溯到我的祖祖辈辈(妈妈这边)埋葬的地方应该是云峰山下的千年古镇了。那里,是我生长的地方;那里,也有属于我的“王莺莺”。张嘉佳老师笔下的王莺莺是个狡黠、幽默、爽快、能干的老太,不仅会做得一手好饭菜,打得一手好麻将,更是从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的沉默隐忍,反倒时不时的打击、戏弄刘十三,用欢乐取代压力,让刘十三活得更像是一个生活在正常家庭里的孩子。与悲催郁闷的刘十三相比,王莺莺似乎显得没心没肺了一些。但这不过是张嘉佳的虚晃一招,抑扬之下,外婆与刘十三之间的感情才愈加分明,感动也因此来得更为汹涌直接。

而属于我的“王莺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和她的故事又是怎样呢?小时候的夏夜,我和表妹以及邻居小伙伴喜欢在屋门前摆几把凉椅躺在上面,外公扇着大蒲扇,听他们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外公告诉我们:外婆家以前是个大地主,家里很有钱的,家里有六姐弟,外婆是老五,也算是享福的一角。所以,我们家的“王莺莺”是不会做饭菜甚至家务的,但是她特别爱笑,貌似随时随地都会看到她笑,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可后来呢,赶上斗地主了,一下子家里落魄了……正想听外公继续讲时,外公总是吊胃口,直接说再后来就是你们的外婆咯,再想想,确实没毛病。

其实,从小到大我和表妹都喜欢叫她“Ga 婆”虽然听起来土里土气的,但是我觉得份外亲切。如今追溯到与“Ga 婆”的记忆应该是我四岁左右吧。记得那次去走我姑婆家,因为惦记着早早回家,我便一鼓作气同意与“Ga  婆”走路回家,因为她一直晕车,哪怕再远的路,她也是靠她灵活的双脚拼命的来回,仿佛一直都在路上。那个时候的我估计对路程毫无概念,以为走路也会如坐车一样很快就会到达。要知道我小时候可是公主命,一岁半才学会独走,会走那一天我从街头走到巷尾。那又怎样?从此后,我就不在愿意走路,反正记忆中得我童年都是靠背的。所以,那时我居然整整走了一个下午,尽管中途有没有哭闹让Ga 婆背之类的细节不再记起。为了超近道,Ga 婆带我走了一条弯弯的泥泞小路。我记得是那天停雨后不久我们就出发了,所以一踏下去就会有深深的脚印,大大小小的。一路上我已记不清Ga 婆给我说了多少个拐个弯儿就到了。小时候也特别容易相信大人的话,就这样我一路上数着弯儿,走啊走……至那后,我再也不愿意同Ga 婆一起去走亲戚了,一方面是我懒,另一方面是我真的怕了。现在回忆起来,那也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起我与Ga 婆一起走过的路,最长的一段路。

我和表妹的童年都是在Ga 婆家度过的,那个时候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们这些小孩,自然都会把小孩托付给家里的长辈。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外公一人操劳,什么做饭啊,拖地啊全是外公一人。那么Ga 婆会做啥呢,就是上山去扯草。农忙时候起早贪黑的才回来,一回家外公就会给她端来一大钵面,里面只有盐,味精,酱油,少许辣椒,一滴油,一颗青菜也没有。那又怎样呢?Ga 婆总是很快的吃完,最初我还好奇到底有没有那么好吃,会抢先尝一两口,哪只一入口顿时想吐出来,可又看到Ga  婆眼睛直直的盯着我,好像期待我说什么,硬是吞了下去后说您吃吧。哪只她立马接过筷子,继续沉浸在这美味之中。现在回忆起来,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爱上那毫无佐料的面条,可我又无比想念当初的味道,因为我再也尝不了了……

从高中后,我回去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就算回去,也是短暂几日。回去了,能陪下Ga 婆说话的时间就更少了。而随着年长,她的耳背越发严重,人也越来越糊涂了,总是选择性听到一些“坏话”:比如,今天她又和哪个老太吵架了,又把外公的钱包藏起来了……然而,每次坐下来陪她说说闲话闹闹家常时候,她总会问同样的问题:吃了到没,你回来耍好久呢?怎么又要走了……

不知何时起,她的健忘症越发严重,耳朵也更背了,和她说话全靠吼,也记不得从何时起,她开始用抿嘴笑来回答我的一切问候。或许真是岁月不饶人,她的话已不再多了。突然有一次我回去,她对我说:我活不了多久了,我肚子上长了个瘤子,我找罗云(我们那的一个医生)看了,说了治不好了,只能这样了。但是很奇怪,它又不痛,我能吃能睡……她就这样对我诉说。吓得我赶紧问我幺舅怎么回事。后来,得知是她不知道哪里去听到的,别人罗云根本没有说她有事,说的是别人,但她就莫名其妙的牢牢记住了。从那以后,每次回去都会拉着我的手说,你在伯伯是医生,你帮我看看,我有没有问题。为了安抚她,我总会说:您没事。Ga 婆你会活万万岁。然后她就哈哈一声大笑起来,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听得见,明白我说的。但起码她老笑了,这就是最好的回复。

到如今,我已成家,生了小孩,回去的次数一年伸手不到五次。近来回去呆的最久的时候应该是我外公的葬礼,一天一夜。去年的四月某一天,早上接到幺舅的电话,幺舅说你外公要给你说话,然后就听见外公微弱的声音。蛮儿,你们有车方便就回来一下吧。听到此,我突然意识到外公确实不行了,我立刻请了假等老公回来赶回去。老公知道我和外公的感情是很深的,全程150的时速赶了回去。还好,赶上了最后一面。看到闭着眼奄奄一息的外公,我大声的说:我是王亚,我回来了,Ga 公,你睁开眼看看我吧。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是用尽全力在睁眼,可无奈承受这眼皮之重。我突然发现我的Ga 婆不在家,就连忙问幺舅。后来得知她去拍照了,那个社保登记要用。后来,Ga 婆赶回来,就静静地坐在外公身旁。感觉她意识非常清醒,一点也不糊涂了。静静地听她对外公说的最后一席话:老头子,你个人安心去嘛,他们会照顾好我,别担心我……话音未落,我外公就这样悄然离去了。后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常说,要死的人总会留着一口气给最想牵挂的人了,大概这就是这样吧。原以为,Ga 婆会在外公离开后伤心难过,可万万没想到,当晚她早早的让三姨给她下了一钵面,吃了就去睡觉。哪怕外面的道士先生做法式,放鞭炮之类的。丝毫没有吵闹到她,还好她耳背。又或许她是那个信守承诺的人,她答应会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让他牵挂。

外公的过世算是我第一次亲自面临至亲的离去,我至今都难以描述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或许小时候把眼泪哭干了,长大后就不太爱流泪了。或许我真是个冷血的人,至亲离去我都只是眼泪盈眶。

可今日,读着《云边的小卖部》我就一直情不自禁得流泪。或许,大家悲伤的都是刘十三得时运不佳,程霜和王莺莺的离去,叔叔的孤身……而我又在为谁流泪呢?如今,那个曾经陪伴她数几十年的老伴已离她而去,虽然她已糊涂,说来说句只有那几句话,对事事都一笑而之……但她是真正的快乐吗?我又能为她再次哈哈大笑吗?我一点把握也没有。我只知道,此刻我很慌……

我最喜欢的是文章中的那句话:希望与悲伤都是一缕光。庆幸的是我还来得及可以抓住那一缕光……

后记: 这周末,我一定回去抓住那缕光……

   

                                                2018.8.5.23.2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您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