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篇】第六章:补课与支教

本章承接上一章,具体阐述为什么教育资源集中的城市教育同样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同时,我还将以乡村学校支教问题作为城市教育的反面补充,以反映城乡教育差异中更深层次的问题。

自1982年国家全方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显著的改变。多子多福向来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思想观念之一,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高压政策,导致90后一代中大多数都成了独生子女。据数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人口数量达到了1.2亿,占总同龄人口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而且由于早期独生子女已经到了育龄期,受独生观念的影响,我国今后的独生子女数量可能还会上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城市的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

上世纪的独生子女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当然,教育方面同样如此。然而不幸的是,独生子女政策对教育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独生子女家庭经济负担较小,父母可以将所有精力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但是恰恰相反,这虽能让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毫无压力,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他们却压力重重。长期来讲,这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无法承受失去一个孩子或者说孩子以后没有出息的风险。这也是众多独生子女父母内心天然的恐惧,而这种时常恐惧的心理必然也会支配着他们对待自己孩子的一切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近乎扭曲的教育观念。对此,北大知名教授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中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如果有一堆鸡蛋,最愚笨的老太婆也会将之放人两个、三个篮子中,没有哪个篮子堪称最好,只有多个篮子才是最好。但如果只给老太婆一个篮子,她一定会挑选出那个更好点的篮子。而如果将教育比作篮子,大学就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认定的最好的篮子。他们只有一个鸡蛋,焉能不放入最好的篮子中?于是孩子的兴趣、能力和众多考生拥挤在独木桥上的后果,都不做考虑了。这是人类,乃至动物的历史中不曾有过的超高的风险感,统摄着中国的父母。逼迫子女加人高考大军,是他们规避风险的策略之一,这是生态使然的一种心态。人强不过势,心态孕育于生态。

我曾多次强调过一句话,即身体病了尚能容易检测,但是思想观念病了,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察觉。尤其是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心态早已被扭曲。在以前非独生子女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基本不存在的。请允许我再次引用郑也夫教授在《吾国教育病理》中的话:

在动物乃至人类的常态中,父母面对的是两个以上的幼子,其爱心分摊给每个幼子。爱每个孩子,同时也拿得起放得下。这是生态使然:不放下这一个行吗, 还有那一个等着呢。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曾经稀少的特例成为当下普遍的状态:大多数父母都面对一个孩子。这种反常态之下发生的是:父母的全部情感集于一身。这还不好吗?糟透了,因为它有悖于漫长进化中的生存状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品格。父母的多重情感爱、 恨、怨气、梦幻、愿景、理想投射于一身,将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不能承受也必须承受者便是中国的大面积的独生子女们。

这无疑是给了那些大肆鼓吹计划生育千百般好的人当头一棒。对于很多事情,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其最表面的现象。因为更深层的问题,总是要到很久以后才能显现出来。独生子女政策便是如此,它已经让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无法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了,这应该是我们应该警醒的问题。可以明确,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都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附属品,前者的大脑就是后者的遥控器。当孩子稍微反叛,父母们就会接受不了。所以,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孩子是脆弱的,父母也是脆弱的,最后所导致的就只能是两败俱伤:孩子无法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也无法承受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失望。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城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呈现出两个明显的极端,即要么过分溺爱,要么过分严格。溺爱自不必说,严格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父母们很少会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一心想让孩子考大学,考名校。于是各种课外补习班、辅导班接踵而来,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最高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的时代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以至于成为了对孩子心理的巨大压迫。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其今后的人生就已经被父母规划好了。然而从小就背负着父母意志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成为拥有独立思维的人?这就更不要说成为一流人才了。

当然,在众多独生子女父母中,也不乏一些思想进步开明的人,很少会去干扰孩子的成长,他们所做的只是从旁建议或引导。这类家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非常融洽。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思维发散能力和行为创造能力往往强于同龄的其他孩子。

下面我们来谈谈支教问题。

与城市孩子不同,乡村孩子或是留守儿童,或是父母观念落后,再加上经济贫困,最终导致了教育的贫瘠。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开始逐渐关注偏远地区山村的教育问题,由此而引发了大规模的支教浪潮。从理念上看,支教的对于偏远地区的教育改良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理想并不能决定现实,目的也不能决定结果,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对偏远地区的支教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被社会各界铺天盖地的赞美和鼓励所掩盖了。

支教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政策性支教,即国家通过建立一些鼓励机制,引导大量人才前往偏远地区支教;第二是理想性支教,即支教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自愿前往偏远地区支教;第三是实践性支教,即为了满足社会实践需要而前去支教。按照时间来分,又可以分为短期支教(3个月以下)、中短期支教(3至12个月)、中长期支教(1至3年)和长期支教(3年以上)。支教工作者是整个支教工作过程的主体,支教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在支教工作者身上。一个合格的支教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必须要热爱教育,必须将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作为自己支教的终极目标;第二是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第三是支教时间要以中长期及以上为主,这是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性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首先先来看政策性支教。在国家的鼓励机制下,以签约的形式确定支教主体与支教对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支教的支教工作者是支教队伍的主力军。政策性支教的好处是以中长期为主,支教时间较长。这样的支教是有益的。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动机不纯”,有的是为了新鲜感和好奇,有的又是为了逃避城市生活的压力。总而言之,他们去支教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也就是不符合合格支教工作者的第一个条件。当然,这类人是少数。

其次是理想型支教工作者。这类人往往是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一心想要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他们或是自发的,或是通过国家政策前往偏远地区支教。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类人群是以初出茅庐的青年为主力,其特点是容易混淆理想与现实,主观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们往往只凭着一腔热血,不计成本与后果,盲目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其结果是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下来而选择中途放弃,很少有人能够完成自己最初设定的目的。但是,他们热爱教育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值得鼓励的,只是说他们并没有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

实践型支教工作者往往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由于大学生本身就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他们只能进行短期支教。而且从大多数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一个星期或者几天为主。这种性质的支教对于偏远地区本就落后的教育的伤害是很大的。一方面来讲,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动机复杂:有的是为了体验人生,有的是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有的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有的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社会实践任务,有的则是为了在自己的简历上添上靓丽的一笔。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是真心实意想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但是仅仅为期几天的支教又能做什么呢?要是真正想支持偏远地区教育,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去提高自己,等毕业后再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因为不管是处于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去参加仅有几天甚至一天的支教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反而有可能还会对被支教的孩子们带来伤害。对此,网络上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哥哥姐姐,请你们不要来支教》广为流传,我可以援引部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哥哥,姐姐,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公益的热心……

开始的时候,我们因为你们的到来,热血沸腾,我们单纯的以为,你们会和那些三支一扶的叔叔阿姨一样,至少能呆三年;我们单纯的以为,你们的故事你们的游戏能助长我们的成绩;后来的一天晚上,校长说明天就不用来了,他们的支教生活结束了。才明白我们彼此之间的“游戏”结束了。 ……  哥哥姐姐,在你们走后的日子里,听说你们因为对我们的爱心获得了学校的奖赏,你们的经历丰富了你们的厚度,开拓了你们的视野和格局。

在这之后,支教的、助学的,天使计划、爱心行动接踵而来,以我们贫穷的名义,挤进我们的细胞,渗入我们的骨子。  在这之后,我们开始有点反感,我开始明白你们所给与的远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们的爱心破坏了我们心灵的安静,你们的奉献破坏了我们传统的善良,这些,也许你们永远无法察觉。  毕竟,你们是旅游来的。你们是让这块热熟着的黄土地见证你们的爱情而来的,你们是带着爱心寻求自我心中的安静而来的,你们是寻找呼吸西部贫瘠的空气而来的,我们以肤色的名义同意(此处应为笔误),以档次的不同疏远着。  因此,别来,真的不希望你们来了,哥哥姐姐们,你们别来,就是一份真爱,就是种大爱。

首先可以肯定,这篇文章不是被支教的孩子们写出来的,但是其中所蕴含的许多东西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想以被支教孩子的口吻来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这种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偏远地区来说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可以明鉴,大学生短期支教一次两次还好,可是偏远地区的同一所学校和学校里的同一批孩子,经常会得到一波又一波来自不同大学的不同学生的“爱心支教”,那将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对此,某位有过长期支教经历的网友尖锐地说道:

我们自诩为志愿者,我们选择以支教的方式奉献爱心,但是我们总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那群孩子,我们只是过客,短短几天的支教,我们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知识,我们只是用自己的无知,毁灭了老师们在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高大形象。当我们离去之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我们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扰乱了他们老师的教学计划,我们是那么的残忍,以他们贫穷的名义,毁灭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老师的信心。可是,我们仍在沾沾自喜着,我们自诩着自己的伟大……

支教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教育的范畴,而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实践性的工作,还是一个学术理论性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教育基础上形成的支教,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2019年9月27日于中南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篇】第六章:补课与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