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读书笔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终于有机会捧起一本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书籍《明朝那些事儿》。俗话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抱着这一理念,拜读了这本历史巨著。

    这本历史书与其他不同,语言不死板,诙谐幽默,将大明276年的风华以一种近乎传神的口吻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历朝故事争艳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其中一朵非常耀眼的鲜花。明初风流人物,不逊秦汉三国。此后两百多年间更是英雄备出,从于谦到张居正,再到杨涟,从戚继光到王守江,再到袁崇焕。资本主义萌芽于明朝中叶,支助朝鲜,打败了日本人,赶走了倭寇。一本《本草纲目》,一本《徐霞客游记》名扬四海……

    先说说开国皇帝朱元璋,当过和尚,当过乞丐……近乎所有的贫苦职业他都尝试过,朱重八,这个贫下中农的代表他最初的理想不过是吃口饱饭,有个温暖的家,但是在那个徭役沉重的元朝末期,他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他甚至没有钱安葬死去的亲人。无奈,他选择了揭竿而起,后来就变身打不死的怪兽顺利登顶皇帝宝座,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皇帝。

      再说说那个抢了侄儿宝座的朱棣,在夺权的道路上,他领导的北军和朱允炆代表的南军展开了激烈的抗争,好几次都近乎奔溃,但上天好像眷顾这个“真命天子”,战局反败为胜,他赢了。但是他心虚,因为他深知这个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他杀了一个又一个忠臣,可怜那个被朱棣灭掉十族的方孝孺。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他是一个好皇帝,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开创了明朝的繁华时代,编撰了一部《永乐大典》,留下了一世英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前只知道这是一首歌颂石头的古诗,却不知这首诗的作者于谦竟有如此伟大。皇帝朱祁镇偏听宦官王振建议对抗蒙古各部,谁曾想20万精兵全部战败,堂堂皇帝也成了阶下囚。正是在这危机时刻,于谦挺身而出,领导北京保卫战,最终保住了明朝的疆域与领土。从政期间为国为民,是一个人民爱戴的清官好官。就连后来皇帝听信谗言,要杀害这个忠臣之时,搜查兵只看到的一摞摞的书籍,感叹这是一位好官啊!

      读完整本书,深感:皇帝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领导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国家是否强大,另外得一人才保一个国家,人才同样重要。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一个丰富多彩的朝代,还有许多精彩的瞬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2月读书笔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