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父母,正常吗?

作者:严慌慌;本文来源:公众号“蓝橡树”(ID: blue_oak)

最近看了一部冷门高分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部真切朴素的纪录片——故事是真实的,演员亦是当地找的。

影片聚焦中国偏远农村令人堪忧的教育现状——“教育无用论”盛行,留守儿童的孤独、未成年人辍学等。虽然拍摄于2007年,距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但其中的很多现象和观念,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所以分享出来,希望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村头小卖部

村头小卖部,一个模样十岁左右的孩子,与几个成年人聚成一桌打牌,出牌声音高亢,一幅老赌徒的派头。

这时,另一个成年男子走来,猛地将孩子从牌桌前推开,一边威胁“你一天不挨打,骨头就酥痒”,一边自自然然地上了牌桌。显然这是孩子的父亲。

孩子有些忿然,试图反抗,“你打得,我就打不得?”

这父亲没道理,便一嘴无赖话出来,“过两年,你给我死出去打工。”

旁人纷纷附和,“没错,送出去打工挣大钱。”

另一头,影片主角易老师坐着一辆破旧的厢型货车出场了,车头贴着“启明星幼儿园招生啦”几个大字。原来,作为小学老师的易老师,由于忧心乡村教育现状,正在筹办一个私人幼儿园。

村民对此嗤之以鼻,不仅认为办教育纯属吃力不讨好,更是认为读书无用,甚至不如“打工”挣钱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影片另一个主人公——不顾家人阻拦,非要辍学去打工的李响(16岁),就是深受这种论调影响。

好在李响父亲及时去火车站将她“抓”了回来,并没收了身份证和路费。

私人办学,没有丰裕的资金,所以一切从简——

以自家堂屋作教室,找来一些旧长条椅凳作孩子课桌,将一辆旧板车刷了新漆、安上顶棚,这就是一辆校车了。

硬件解决后,还差一个幼师。易老师平日里在小学上课,分不开身,他妻子又没有相关经验,好在这时,从小爱唱歌跳舞的李响被父亲分派过来,解了燃眉之急。

就这样,收了15个孩子后,启明星幼儿园便像模像样地开学了。

每天由易老师的大哥拖着“校车”挨家挨户接送,

李响负责教孩子唱歌跳舞,

易老师抽空给孩子知识启蒙,

易老师妻子则负责做饭、打扫卫生这类后勤工作。

虽然只收了15个学生,每个学生只交了60元学费,其中还有不少家长赊账,但幼儿园也算是运转起来了。

只是,这背后藏着不少隐患。

读书无用?

那是因为你碰的壁还不够多

李响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的半大孩子,没有经验和资质,如果只教教唱歌跳舞倒也罢了,一旦涉及稍微复杂些的问题,她的处理方式就显得粗暴。

园里有个孩子叫坨坨,

同桌留在桌上的两块牛肉干被狗叼了去,

却误以为是坨坨偷吃了,马不停蹄地找老师告状,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的李响不是去倾听、分析,而是毫不犹豫地去指责坨坨,甚至在坨坨试图辩解后,直接恶语相向,“你还说假话,你就是那个好吃狗吧!”

这使得坨坨非常委屈,继而离校出走。

也就是在这件事后,李响突然意识到了“不上学”所带来的局限性,并向易老师表达了想要回去继续上学的想法。

读书越多,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看到的世界也就越不一样。尤其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受教育,是改变人生最大的机会。

外地媳妇

易老师曾经的学生文才,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回来时带了一个外地媳妇儿,肚子高高隆起,已快临盆,模样却不过十八九岁,细问才知是打工时认识的。

这是不少打工女孩的际遇之一。

后来,这小夫妻俩过上幸福生活了吗?

影片结束时,文才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来找易老师,希望办幼儿园的易老师能帮忙照顾孩子,

原来,外地媳妇儿忍受不了当地枯燥孤寂的生活,三番五次地逃跑,几次被劝回后,终于还是走了......

看到这里,为李响感到庆幸,还好她在碰壁后及时回了头。

留守儿童的童年

前文中提到的孩子坨坨,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了深圳打工,将他寄养在亲戚家。

后来他每天都在村口大樟树下巴望着,一望老半天。因为当时和父母就是在那儿分别的,而他的父母也曾许诺他很快就会回来。

望不到父母回来不说,坨坨在亲戚家也是备受嫌弃,嫌弃到干脆给他在易老师的幼儿园办了全托。

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坨坨的性格变得十分内向、执拗。

同学们一起玩耍时,他宁愿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百无聊赖地翻翻书、发发呆,

被老师冤枉后,小小的他选择不吭声地离校出走,把一群大人吓了个够呛,

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留守的孩子却早已尝遍孤独的滋味。

另外,留守儿童秀秀,不仅和坨坨一样内向、孤僻,更让人心酸的是,当在外务工的妈妈回来时,秀秀的反应极其淡漠,甚至试图躲避。

当妈妈再次离家要去打工时,秀秀仍是连一句“妈妈”都不肯叫。

在秀秀心里,妈妈只是偶尔造访的过客,想靠近,又怕被再次丢下。

知乎上有人问:不爱父母,正常吗?

热门回答的大概意思是:没有天生会爱的人,爱是相互的,也是需要去争取的,所以不爱父母也很正常。

教育学家尹建莉就曾说过:“仅有血缘关系是不够的,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感情,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然而,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还是和影片一样真实且普遍地存在着。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的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量高达6100万,他们孤独地成长,面临教育与亲情的双重缺失。

多年以后,这些孩子大多又步入了父母的后尘,他们继续在城市里干体力活,再把他们的孩子送回老家做二代留守儿童。令人唏嘘。

乡村老师的人间大爱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剧中所有演员都是当地村民,没有一个职业演员,而主角易老师,正是影片原型易志兵。

作为一个乡村老师,他渴望改变乡村教育现状,力所能及地办学,尽管这个幼儿园压根不赚钱,还倒贴了不少;尽管这个幼儿园手续不全,一度被要求停办......但易老师从未想过放弃。

他会在周末带着孩子们出去春游,

给孩子们讲解大自然里的小知识,

会下河捉鱼,给孩子们炖鱼汤,

明明无亲无故,他却一直在倾尽全力地去弥补孩子们缺失的父母爱。

易老师是导演易寒的三哥,影片中的孩子们也正是真实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所以,《遥望南方的童年》更像是纪录片,记录了一位平凡乡村教师的大爱。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弱小的。截至到2019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仍有1550万,相比2013年虽然减少了5000万,但这依然是个惊人的数字。

难以扎根的城市,贫困落后的家乡,看着影片结局孩子们遥望南方的背影,不禁思考——为生活去大城市打拼,和孩子仅有一次的童年,究竟哪个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爱父母,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