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读书的两个小技巧,让你思想深刻有内涵

图片发自App

1.

在某个时刻,我们也许会因为一句话而若有所思,因为一个生活场景而流连驻足,更也许会因为某个电影情节而泪流满面。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是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产生思考并且映射到自己身上。

如果不思考,就不会有共鸣,没有共鸣,又怎能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呢?没有情绪的波动,我们更加不会深入思考。这样就走入一个死循环。

我看书的时候,有时候会一句话打动。比如前两天看到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怕什么前路漫漫,走一步有一步的惊喜。”

最近因为将近年底,工作很忙,自己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变得很少,再加上周六周末加班填表、开会,时间更少了。同时,我还要分出一部分时间精力来辅导女儿学琴,自己还想事业上更进一步,选择考公。此外,还有文章日更。

这几件事加起来,压得我心里沉甸甸的。写文章对于我来说,思考得少了,更加写不出来。

就在这时,我看到胡适先生的这句话,默念几遍,忽觉得心里轻松很多。怕什么呢?写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意义,写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意义,我每进一步,就有进一步的欢喜。哪怕仅仅是对于一句话的思考,也是对自己思维的一种锻炼。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天冷的缘故,感觉冻得整个人都迟钝无比,脑子不转圈。比如我明明在抱着《国家》这本书看,却对整本书毫无感觉,一点不往心里去,更不用说思考些什么了。

有输入,却没有输出。整个把别人的思想装进自己脑袋里,那是书的傀儡。没有输入,更没有输出,与白痴无异,无知又可怜。

我与HL先生聊天时,谈到进步的问题。我说我知道自己进步慢是因为看得多,思考得少。HL先生说他恰恰相反,输入得少,但是思考得多。

我想以后必须改变一下自己的读书方式了。

读书须深思,才能让思想更深刻。

图片发自App

2.

我们很多人都存在文化遮蔽性。

樊登老师说如果你只读近五十年以来的书,那你一定存在文化遮蔽性。因为你不知道以前大师们那些精辟的思想。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共性,也都有一些先贤思想。如果有人能把东西方每个时代最杰出大师们的著作都读上一本,那么看待问题的角度,回答问题的角度,都会变得深刻而犀利。

如果按照樊登老师的这种说法,我想我们很多人简直是没睁开过眼睛。

我们经常念叨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有几个人真的读了上万本书呢?

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特定的喜好,比如我就特别喜欢看带有故事情节的书,那种干货文一点看不下去。也有很多人喜欢看干货文,最讨厌婆婆妈妈的故事体。

这种文化遮蔽性阻碍了我们思想的深刻发展,让我们只停留在浅表层认知。长期下去,便会形成固定思维。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图片发自App

3.

如果想做一个思想深刻有内涵的人,那么你就要做到:

第一,对书上的每一句话多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它表层意思下是否隐含着其它意思?

对于我有什么启示?

我该如何利用它?

第二,把古今中外每个时代著名大师的著作至少读一本。

如果你读书能做到这两点,那么相信过不多久,你一定能变成一个思想认识深刻有内涵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B04:读书的两个小技巧,让你思想深刻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