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门关闭只需一秒钟

作者:

V15972167434

最近有一妈妈跟我咨询,我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自信?在家虎的不得了,在外向个小猫咪,原来我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个曾经活泼自信开朗的孩子去了哪里?经过一番详细的了解之后,才找到了问题真正的根源。原来是因为孩子的父亲,最近面临着工作的晋升,应酬也比较的多,工作压力特别大,回家也较晚。孩子的妈妈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已经六年,由于长时间在家带娃,跟社会严重脱节。每次老公在工作上有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想跟妻子交流的时候,想听一下妻子的想法跟意见,但是妻子却爱莫能助。更甚有几次在交流的过程当中,由于女人天生的敏感,多疑,和老公吵起来了。而夫妻俩甚至没有觉察到这样一幕一幕吵架的情形,在房间写作业的儿子清清楚楚的听着看着,默默的流着泪。与其说,孩子的心门关闭的那一瞬间非常容易。但关闭了再想打开,你试试。

爸爸的大格局,妈妈的好情绪,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

图片发自App

很多家长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三部曲”:气头上来了,忍不住对孩子吼叫或打骂;事后又后悔内疚,自责不是一个好妈妈/爸爸;再买个玩具给孩子补偿一下。


明明不想失控大吼,却总是忍不住。只能哀叹“学了这么多育儿道理,却依旧管不好一个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清楚具体伤害在哪里。

那些被大吼大叫、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


01 造成孩子的恐惧感


吼叫、打骂造成的恐惧感,会使孩子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付“恐惧”上。至于妈妈原本希望做好的事,全都抛诸脑后了。

图片发自App


02 安全感缺失


在一个父母情绪稳定的家庭里,一切都是稳定的、可预料的。孩子就像生活在四周稳定牢固的房间里,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不用担心房子会窜风,更不用担心房子什么时候会突然倒塌、不牢固。


当孩子常常处于不能预期妈妈接下来会是什么情绪反应的状态下,孩子会感受到强烈的“不安”感。


03 缺乏规则意识


当孩子表现好,或父母自己心情好,就会对孩子特别好,夸奖他们,甚至满足一些平时很少满足的要求;当孩子表现不如预期,或父母自己心情不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尤其严格,批评指责更多,随意指责和打骂。


孩子从这种模式中学到的,是根据父母的心情和脸色指标来指导行动,而不是根据“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那些不守规矩,只看脸色的孩子,就是这样逐渐养成的。


04 缺乏界限,容易被别人侵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练习场。一个从小就不断受到父母“侵犯”的孩子,没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长大后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05 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经常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会养成不敢犯错的行为模式。这样的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往往只是急着“逃离危险”,而不能冷静评估风险。


驱动他们整个人生的动力,来自于“恐惧”与“逃离恐惧”。无暇思考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图片发自App


06 处理情绪能力弱


一个家庭中,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情绪处理模式。当孩子经常被打骂,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自身的情绪也无法稳定,同时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处理自身情绪,也无法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


对不同天性的孩子来说,有的表现为无底线地隐忍退让,有的则表现为在很多场合情绪失控。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生气和打人……


07 对人的信任感缺失


一个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难学会跟他人好好相处。由于长期存在的“不安”,导致孩子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跟他人的互动方式,要么过度保护小心翼翼,要么就是照搬父母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2 

除了“打骂”之外,有哪些更合理的惩罚措施?


01 自然结果惩罚


比如早晨起床晚了,上学迟到。那么就让孩子自己面对迟到这件事的自然结果,自己面对老师。该吃饭的时候就是不来吃饭,那么就让孩子接受过了吃饭时间,“没有饭吃”这个自然结果。


02 非自然结果惩罚


当孩子越界之后,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个后果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不能做想做的事”,一个是“需要做不想做的事”。


孩子的成长需要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永远不是不可以“惩罚”——关键看跟孩子商定“奖惩”措施的过程是否合理,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还要看“惩罚”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把“孩子的成长”作为目标。


最重要的是在“惩罚”过后,帮助孩子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把批评指责、打骂吼叫作为每件事最后的尾声。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时间阅读我的文章,

我是一位亲子家庭教育咨询师,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困惑,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门关闭只需一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