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丨控制:为什么我们总想“掌控命运”?

课程提要

关键概念:控制感(Control)事情的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心理状态。有时我们会追求虚拟的控制咸,比如认为观看比赛直播时自己的态度可以影响比赛的结果。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那么强调“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模块的前几讲中,我和你分享了在自我认知过程中的陷阱。从这一讲开始,我将带你开始反击,让你用扭曲现实的心理能力,去战胜这些陷阱。在这一讲我会和你分享,人对于生活的控制感,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富豪为什么那么热爱工作?

比尔·盖茨今年63岁,在1995年,他4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首富。目前,他仍担任微软公司的董事长,2017年还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嘉诚今年90岁,在1999年成为全球华人首富,现在依然担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的主席。

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能花费掉的财富。那他们为什么没有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休,去过休闲的生活?你可以说他们热爱工作,追求生命的价值。但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可不是少数。在政界、商界和学界中,有非常多地位高的人,都不愿意退休,甚至不给钱,都愿意在自己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刻。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的长寿来自于控制感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格,到一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拜访了已经迈上生命最后一段行程的老人们。在拜访结束时,心理学家给每位老人送了一盆植物。在这个研究中,他把老人随机地分成两组。实验人员对其中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不用管它,我们的护士会每天给它浇水,你负责欣赏就可以了。”对另外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需要去给这盆花浇水,如果你不浇水的话这盆花就会死掉。”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护士决定。而对于第二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老人们决定,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差别。

一年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来看看有多少老人已经去世了

他发现那些由护士来浇水照看植物的那组老人,他们的死亡率是30%,和有没有送植物没有任何区别。的确,你不能指望送一盆植物,人家就会活得更长久一些。但是,奇迹发生在自己能掌控植物生死的那组老人。这组老人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了15%,降低了整整一半!当这个结果发表出来,大家纷纷表示不信,对一盆植物生死的控制,这是多么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作用么?

会的。后来,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实验都反复验证了这个结果。我们虽然不知道,比尔·盖茨、李嘉诚依然在继续工作的具体动机,但我们知道,他们如果把这种对事业的控制感保留下去,对保持长寿是有利的。当我们谈到长寿,生物学家会说是长寿的基因,医生会说是医疗手段的进步,营养学家会说是饮食平衡,不吸烟,少喝酒等等。但是这些因素,都不如控制感的作用强。这是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从追求控制、获得控制、到最后再失去控制的一个过程。

人生的主题就是追求控制感

“控制”两个字,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全部。

当你刚生下来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穿什么样的衣服,全部由你的父母决定,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控制感。到了两岁,你喜欢把东西往地上扔,这并不是你“手欠”,而是你开始发现你的行动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你开始对这个世界有控制了。等你年龄再大一点,你的父母就开始真正头痛了,所以他们给这段时期取了一个专有名词——“青春期”。

父母要你往东走,你必须要往西走。并不是西边的东西是你想要的,你只是要逆反,你只是想宣称:你们不能再控制我的行为,控制我的思想,从今天开始,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的行为和我的思想由我来掌控!而那些腹黑的中老年男人,就是抓住年轻人渴求控制感的欲望,来让年轻人成为他们的工具,甚至炮灰。

乔布斯说,改变世界;中国的乔布斯们说,理想主义与情怀。但实际上,你还是一个靠父母接济的大学生,怎么去解救水火中的亚非拉人民呢?这种虚构出来的控制感很快就在工作面前不堪一击。当你到了工作单位,你发现你什么都不是,只能从底层干起,只能给年长资深一点的人端茶倒水。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明白,所谓的控制感,是需要自己一点点获得的。

于是,你开始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一个普通的职员,变成了一个小组长、项目经理、部门领导、公司总裁等等。你手下的人越来越多,你控制的资源也越来越大,你的控制感也就越来越强。直到有一天,你退休了,从掌控一切变成了护士掌控你的一切,人生于是不可逆地走向了低谷,最后结束。

所以,和一个领导谈退休,就像劝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去吃斋念佛、看破红尘。古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血气方刚的时候,很容易被虚构出来的理想主义和情怀带到沟里去;而在控制感最弱的老年,去看充满权谋斗争的《三国演义》,就像是饮鸩止渴。

控制感是由自己掌控的

你现在已经知道控制感的重要性。事实上,控制感不仅跟我们的长寿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控制感还是预测我们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你不禁要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获得长期持久的控制感?

我们先来看这个问题:“看体育比赛,你究竟是喜欢看直播,还是看录播?”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会非常直接:“必须是直播啊!”但是,你有没有想想为什么?当你完全不知道比赛结果的时候,假设也没有任何人告诉你比赛的结果,这个时候,其实直播和录播是完全一样的,对不对?即使明白这一点,但是你还是喜欢看直播。

为什么?道理非常简单,当你看录播的时候,虽然你不知道哪个队输哪个队赢,但是你知道比赛已经结束,已经有了输赢,这个时候,你对胜负没有任何控制感。而当你看直播的时候,一切未定,你觉得你可以通过对着电视大喊大叫,为自己心爱的球队加油;你觉得你的声音能够通过电视传到现场,与现场的观众一起用加油去改变胜负。

这种控制感,你知道是虚假的,但是这种虚假的控制感,让你体验到了现场感,体验到了热血沸腾,而这种感觉,是真实的。所以,有没有控制感,核心在于我们自己。事实上,我们的控制感并不需要假借外物。因为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就是我在本模块后面要讲到的自信和自尊。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控制”两个字,贯穿了我们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主题就是追求控制感。

2、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和尊重,有没有控制感,核心在于我们自己。

 划重点

人对于生活的控制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从追求控制、获得控制、到最后再失去控制的一个过程。  

真正的控制感,是需要自己一点点获得的。

当你在人生的历程和工作的事业中一步步成长、攀登,你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多,控制感也就越来越强。  

事实上,我们的控制感并不需要假借外物。因为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就是自信和自尊。

课后思考题

在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前,我再给你留一个思考题:你会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些方面,追求比较强的控制感?这种控制感,如何影响你的愉悦或幸福感?欢迎你在留言区参与分享,我们下一讲再见!

所谓控制感,就是事情的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心理状态。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在自己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的时候,或者在不能控制他人、不能控制自己时,人就会感到痛苦。这种痛苦会影响我们的生理,使我们的身体日渐垮掉。刘老师说:事实上,我们的控制感并不需要假借外物。但现实是,我们常常陷入,希望控制别人来控制事态的走向。

今天的课程中讲到: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就是自信和自尊。 而关于这一点,我就想到之前学习的“控制二分法”,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接受自己不能控制的——不要把掌控他人,错误当成对生活的控制了。

我在生活或工作中,会追求比较强的控制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认为,自己属于懂事早和早慧的人。我在10多岁的时候就很清楚,要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必须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所以,我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爱学习,这么做是为了保证精神上的独立:不会人云亦云,不被局限在狭窄的认知内,不被居心不良之人洗脑;我一直都非常热爱工作、爱钻研业务、在工作上积极进取……这么做可以“位高权重”,会有一份高收入,会实现经济独立。当然,努力工作还能带来创造的快感与生活的控制感。

(2)我不喜欢买奢侈品,不喜欢买豪车,不喜欢和别人比较表面拥有的物质,我奉行的生活态度是“低调的奢华”,这其实也是缘于我对生活的控制感。就像刘老师说的:事实上,我们的控制感并不需要假借外物。因为控制感的核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相信,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就是自信和自尊。 人们购买奢侈品和豪车,说白了大多时候是假借外物来产生控制感。我对自己迷之自信,所以买车买包包这些,都是够用就行了(实用主义者)。

我会把别人换车的钱拿来买房——在房价没有爆涨时,换车的钱可以付一套房子的首付款。买到的房子我会拿来出租,租金就是被动收入,有了足够的被动收入,就可以把退休提前,可以实现低版本的财富自由——我通过投资房产,提前规划、提前增加对退出职场的控制感。

(3)在亲密关系里,我是通过成长自己来增加控制感——我拒绝放低自己去“巴结”对方,我要做的是磁铁,是吸引对方。所以,在找结婚对象时,我会找自信的男人。因为只有自信的男人,才不会介意自己的妻子强,才懂得欣赏一个有思想和见地的妻子(不自信的男人怕妻子有思想不好掌控)。不把控制感消耗在伴侣身上(要对方改变来迎合自己),我认为是节约时间和精力的好办法,也是让自己获得愉悦与幸福感的最优捷径。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最大限度控制自己来达到控制感。若一段关系,是需要不断控制他人来实现自己控制感的,我会慌,会觉得自己好被动哦,我通常会放弃这件事情与这段关系(不管是工作还是婚姻),会开辟一条新的、自己有控制感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13丨控制:为什么我们总想“掌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