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成长下

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个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作者解释说,凡是这些因为弹钢琴、吹笛子,什么学奥数这样的事,去跟孩子较劲的人,都是只知道胜任需求。就是觉得你能够克服这个困难,把它学会,这个能力很重要,这只是胜任需求。还有另外两个更基础、更重要的需求,就是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你因为追求这个胜任需求,同时破坏了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


归属需求就是“我爸爸不爱我,我妈妈不爱我,这个家里没有温暖”,这叫归属需求。自主需求就是“我说的话不算,我说不想练,不喜欢弹钢琴,不行,非得让我弹”,这就是我们说不能够只看到胜任需求这一项,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他的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


而我们在生活当中发现常见的问题有哪几种呢?

第一种问题叫作破坏者类型。

破坏者的特点是多巴胺缺乏症。

就是他做这些东西都没意思,故意地让自己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让自己不合群,变得很暴力,这是第一种破坏者。那要想解决破坏者的问题,就是需要有一个导师一样的人帮他去发现正向的力量,在他做对事的时候,给他足够的肯定,让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生命力有多么的旺盛,让他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第二个叫爱好者。

爱好者的特点是除了学习之外别的事都行。作者建议特别有意思,他说:“如果他完全没有去上学的动机,那就要进行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注意缺陷障碍的评估。倘若事态没那么严重,那么请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帮他建立一种更好地去认识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型。


假如你拼命地非得把他带回到这个学习的这个道路上,用你的方法严格地要求他,甚至去管控那些课外活动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会更加珍惜那个课外活动,他会更加上瘾,因为稀缺性带来珍贵。所以对于爱好者来讲,你可以放松一点,尊重一点孩子的要求,让他去体会一下,放松了说不定就会把注意力转回到学习这件事上来。


第三种人叫作无力者。

无力者的孩子的特点是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东西都觉得没意思。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冷静对待,然后要跟孩子多交流,多问问他的想法,启发他多说话,然后告诉他你的想法。告诉他你的正确的想法,就是你是怎么看待生活和学习这件事,而不是那个虚假的口号,说“这个社会可是很拼命的,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将来就没戏了”,这是假的。你需要认真地告诉他你对于学习这个事的看法,学习是我们的一个权利,学习是给我们带来乐趣的东西,我们作为人,我们有学习的大脑,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就是这样。同时我要尊重你,你有什么样的兴趣,你有什么样的节奏。要多带他运动。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体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足,所以要带他去运动,他就能够开心,开心以后才会产生动力。


第四种孩子叫完美者。

每次一到考试就紧张,动不动就想提前学习,特别紧张,压力很大。这些孩子其实他并不是靠内驱力在进行,他是靠外在的压力,他觉得我必须能够表现得好。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告诉他真相。真相就是没有哪门课的成绩能够保证你这一辈子一定过得好,没有哪个大学的文凭能够保证你这辈子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一个综合力的表现,所以你今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放松一点,做尽量地做到好就行了,不需要那么跟自己较劲,不需要咬牙切齿。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喜欢探索,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力量的来源


安排彻底停工期。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基础运算,就是基本上你大脑什么都不想的情况下,坐在这儿不说话,什么也不想,它依然耗能。那个耗能就是它的基础的能量代谢。作者在这里边用了一整章的内容介绍,让孩子要保持足够的睡眠,至少8小时以上的睡眠。连续一周睡眠不足的人,和一个头一天晚上熬了夜的人,一块儿来做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测试,两个人的成绩一样差。长期睡眠不足和熬夜对大脑产生的损害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提升,需要有足够的睡眠,这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内驱力最重要要做的事情。


把控制感带到学校

因为学校里进行的是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考试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把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竞争关系。所以很多标准化考试的佼佼者后来在社会上并没有成为佼佼者,原因是在社会上成为佼佼者靠的是合作,在考试当中成为佼佼者靠的是不合作,是独立,最好是你考得好,别人考得糟糕更好,所以这是一对矛盾。


不要只用成绩来评价孩子。

降低对于成绩的要求,也别老盯着家庭作业,你也不需要为此变得太过焦虑,因为孩子将来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说不准的。这个社会变化很大,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化模型的社会,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让这个孩子,健康、阳光、爱学习、有内驱力,这才是真正做教育的本质。


技术野兽

现在的孩子都是跟技术野兽我们用十六个字来评价,首先它“威力巨大,不用不行”。然后接下来一句话叫作“伤害明显,不管不行”。它对于孩子大脑伤害也确实很明显。


所以我们的办法是什么?

我们不能够把这个手机、游戏彻底拿走,我们要做的事是驯服。你想想看,假如你驯服了一头狮子,这个狮子跟着你,多威风,它有它的功能,能够给你带来保护,但是它不会伤害你。那驯服这个机器的过程,作者做了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件方法是作为一个家长,管好自己。让自己有很多无手机时间。


第二个方法,你要对孩子用手机表示理解,甚至你可以关注地跟他一块儿看看那个游戏。


第三个方法,回归自然。


第四个方法叫作“告知而非说教”。

我们要做的是告知,就你告诉他玩手机对大脑的伤害怎么产生的,没有自控力这个人会怎么样,眼睛看坏了这个人会怎么样,告诉他,他自己选。

第五个一块儿制定合作计划

一块儿商量怎么解决手机的问题,定出一个计划来。然后孩子肯定会做错,就是他制定了计划又打破了,没关系,再制定就好了,千万不要觉得“你说话不算数,你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妈妈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谁能够自己设定的计划就一次做到?


第六个有底线。

就是我需要知道你手机的账号,我要能够经常性地检查你的手机,因为你还没有成年,我要保证你不能够看太过暴力、血腥、黄色的、赌博的这些东西,这是底线。我见过有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孩子会偷偷地拿手机去支付,花几千块钱买游戏里的装备,这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你怎么判断一个孩子玩游戏已经上瘾了?

玩游戏上瘾的特征:

第一个“在花了多长时间玩游戏这件事情上说谎”

第二个“为了获得兴奋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

第三个“玩的时间减少时会烦躁或不安”

第四个“通过游戏来逃避其他问题”

第五个“为了能玩游戏,不再做日常工作,也不完成作业”

第六个“偷钱买游戏里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代表着这个孩子可能是真的上瘾了,所以你需要帮助他一起来驯服这个机器怪兽。


训练大脑有这么几个方法:

第一招,就是要列出目标,找到障碍,找到克服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所以可以鼓励和引导我们的孩子把他的目标写下来。你注意,写下来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在写下来或者念出来或者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头脑里边就演示了一次。所以当他写下一个目标的时候,他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个目标,所以鼓励孩子写下来。写下来之后讨论障碍是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那么我们怎么解决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学会注意大脑的信号

比如说你疲倦了、愤怒了、生气了,在很多家庭看来这些东西没什么信号,就觉得“你怎么又生气了”,但实际上假如你能够给孩子讲一些脑科学知识,比如这样一个拳头就像一个大脑的形状一样,中间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杏仁核,杏仁核被大脑皮层这么包裹着,藏在里边,所以当孩子愤怒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看什么地方起作用了,现在是杏仁核在起作用,你的大脑皮层停下来了。只要告诉他这件事情,他就会冷静。


第三个就是学会备选计划思维。

你特别想上这个中学,你也在努力上这个中学,那么爸爸要问问你,如果上不了这个中学咱们怎么办?这个叫作备选思维。我们这次要买一个东西,想想看,万一买不到或者如果太贵,咱们家承受不了,怎么办?帮助孩子增加各种思考的弹性,让他自己能够做出这个选择和决定,在去之前就想好有备选的这种可能性。


第四个叫作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同情心。

就是不要总是自责,自己批评自己,一个人总是喜欢自责,其实是因为家里边有一个人总是批评他,他慢慢地养成了学习父母批评自己的这种习惯。自我同情说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会努力的,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依然是一个有自律能力的人,你看,你能够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且知道自己要做对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叫作建立自我的同情心。


---练习重构问题

你在这个车厢里边看到几个孩子调皮捣蛋,闹得一塌糊涂,他的爸爸坐那儿无动于衷,你会怎么想?其实我们头脑会想说:“这什么爸爸,一点儿教养都没有,都不管!”这是一种想法,但是假如你去跟那个爸爸说的时候,你说:“你管一下你的孩子。”这个爸爸说:“对不起,他们的妈妈刚去世,孩子和我都有点无所适从。”请问你会怎么想?你头脑当中的故事立刻就变了,这就叫作重构问题。


所以有时候,你给别人发了一个微信,结果别人总是不回,然后你发现他还发朋友圈,我们最恨的就是一边发朋友圈,一边不回你微信的人。有没有想过有别的可能呢?有没有可能重构一下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性,你的信息被淹没了,没有在那里边,或者你的信息对他来讲很难以回答,所以他非常地纠结,不敢回,都有可能。但是我们脑海当中只有一种状态,结果就是你容易被情绪调动,容易愤怒,你的大脑缺乏弹性,而这种思维重构的练习就是不断地锻炼我们的大脑皮层,让它能够知道有这种可能性,有那种可能性。


---动起来

让孩子更多地玩耍,让孩子更多地走出户外,跟小朋友们互动,到处去疯,去玩,去跑。


选择权往往不是来自我们的能力、金钱,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弹性,所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惊喜的世界。孩子考得好,你很高兴;孩子考得不好,你也依然很淡定。这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帮助孩子去关心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关心他一个人。


当你整天盯着这个孩子说你的成绩、排名、入学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自私的方向,就是他只会盯着这一点点事,但如果你能够让孩子看到整个世界,看到有那么多不同的职业为这个世界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贡献,孩子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大,同样我们也不会那么焦虑。所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掌握自控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愿意自己成长,成为自己的主人,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和阅读这本书。[/cp]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驱力成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