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着读完《背影》—主播班一周复盘

那天早上,我还是偷偷地练声朗读,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前几天都是读的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那一段,这次我打算在荔枝FM上录一篇完整的《背影》。没有音乐,也没有过多的情感酝酿,读到“我不禁簌簌地掉下眼泪”时,我也留下了眼泪。读到最后一段时,我已经泪眼婆娑,以至于把“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中的“提”字看成了“诸”。这大概是我多年来第一次读文章读到落泪,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理解《背影》中浓烈的父子亲情。
而这源于前一天莘茹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和父母(爸爸或妈妈)说说心里话。作业很简单,我只花了两分钟录了两条语音,却已泣不成声。其他小伙伴也是如此。
当天晚上莘茹老师点评大家的“对父母说心里话”作业,有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她说朗读最好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当我们有感情地投入到一篇文章时,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已经被运用其间了。
听了大家这份特别的作业,也听了莘茹老师的用心点评,深有感触。
为什么朗读时没有情感?因为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大家很难静下来心来体会一篇文章中的情感。我自己估计就是这样。记得上小学时,因为朗读课文富有感情,曾被老师点名带领全班同学早读。后来学习变得紧张起来,读文章也变得生硬干瘪,自己都不愿意听。虽然学了语言表达的三大内部技巧,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
在语文课堂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国语,语文课早就了无生趣。当其他老师们干脆不去理会朗读时,特级教师肖培东却执着又奢侈地将朗读进行到底。翻他的《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18堂精彩的朗读式教学实录让人拍案叫绝,也发人深思。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怀。
想起自己当初进艺术猫练声房的初衷之一,服务于当前职业,也就是用好声音当好老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需要朗读的,而我在朗读方面还不能为人师。此刻,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这是我在主播班收获的。
除此之外,“心里话”作业及莘茹老师的点评给了我很重要的启示。小伙伴对经常吵架的父母说,你们不是不爱对方,只是不会表达。这种吵有时候让孩子以为父母要离婚了,从而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由常见的父母相处模式我想到了自己和老公。生了二胎后,或许是因为小宝是女儿不符合婆婆的期望,或许是因为小宝来得太早生活压力一下变大,和老公的关系一度很僵。明明关心对方,说出来的话让人听着很不舒服。其实我怀二胎时,我们也吵架,在大宝面前还大声吼过。
昨天晚上,老公依旧在玩手机。有了小宝后,他一个人单独睡。我主动去找他,跟他谈我的想法。为什么明明是关心,却要用让人不快的语气来说呢?他的态度也软了下来,表示同意。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谈好以后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从朗读说到了生活,好像有点扯远了。可是,读别人的文章,不正是自己生活的镜子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哭着读完《背影》—主播班一周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