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习那些事,让你看清你是哪种人

随着手机里面的娱乐软件被一个个卸载掉,真正拿起手机看的东西少了,虽然也会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周围人的动态,剩下的就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啦!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处于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也有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在等车的途中,在吃饭的时候,在休息的时候等等。如果放任它们不管的话,总觉得有点舍不得,有点守财奴的脾性。那到底怎么做才能觉得心安理得,拥有满足感呢?

那就是不断地学习 。学习分为好多种类,可以是生活技能,也可以是工作技能,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陶艺,只要是自己不擅长或者没有经历过的都可以用来学习。碎片化时间大部分都在半小时的范围内,想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就需要你去选择合适的内容最大化利用。比如我吃饭的时候,会打开某易的公开课,里面每天有更新新的视频和音频内容,TED视频不仅是那些顶尖人才的演讲,而且时间在十五分钟以内,更重要的是全英文,外加贴心的双文字幕,对于英语学习者那就是珍宝。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看,不仅了解的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方向,还提高了听读英文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免费的教程,比如办公软件的操作视频,当你掌握了其中一个你以前都无法解决的小问题时,内心的满足感将会驱使你继续看下去。为什么我们在得到一点点满足感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前上学的时候教授的同样的内容,那时候为什么我们会选择逃避,厌学呢?

学校教授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的,也就是我们极易在生活中得到满足的,从人性弱点来看,我们对于来之容易的东西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爱惜之意。除了这一层原因以外,就是老师传播知识的方式有些枯燥,并不能带给学生一种好奇心的欲望和吸引力,加上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以后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综合以上这些理由,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基本都是打折扣的。那为什么到了社会中,我们会拼命地学习新东西?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学习新东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有简单的方式方法,为啥我们不去学习和掌握呢!第二,学习新知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收获周围人的认同感,增加可信度。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首先他必须具备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来应对挑战;学习新的知识可以提升个人魅力和改善生活态度。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应该有体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食材,如何烹饪一盘美味佳肴。

既然学习新知识拥有那么多的益处,那我们为什么有时候还是不愿意去学习,是什么在干扰或者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

首先是好奇心。你必须拥有一颗好奇心,对周围世界不要只是观其表面,要深入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世界上任何两种事物之间总会有联系的,只是我们因为个人视野的局限让我们看不清而已。好奇心在我们小时候还是很强烈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大多是被我们自己内心的那种无知吓退啦!宁愿一知半解,也不愿意不耻下问,担心别人的评价,在意面子,学会了假装。这种心态很普遍,也同时也很危险,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是对生活的品质却又不可忽略的影响。

其次就是视野的局限性。盲目自信成了这个时代的一大通病,谁都看不起谁,谁也不在乎谁,少了孔子时代那种谦卑,少了那种虚心求学的态度,仅仅靠着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一点点经验来处理事物,虽然也能生存,不过对于那些有理想和远大抱负的青年来说是危险的。井里之蛙,温水煮青蛙,我们是蛙,井是视野,温水是环境,一前一后作用到我们身上,如果不惊醒,很少可以逃离其中。具体如何去做呢?那就是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可以阅读,可以自学,可以向人请教,只要你想去做,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最后影响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效益。在这个人人都忙碌挣钱的时代,对于精神的需求往往要等到退休,对于做任何事都会先进行评估,这件事可以带来多大的效益。当利益摆在所有追求的前头时,一切积极的东西就会变了味道,尤其是那些时效很长,短时间不会产生利益回报的,将会被人放弃。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一个人的旅行,只有深入腹地,才能认识他的美。远不是你在外面看就可以看到的。

学习是一段旅程,精神上的一次沐浴和洗礼,同样是我们成长和进化积蓄的力量,它不是装修涂料,只有表面的光华和炫丽,它是深入内心世界的砖瓦,构筑我们精神世界的脊梁,由内而外散发的奇香。让学习成为习惯,让生活不在荒凉。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剖学习那些事,让你看清你是哪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