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动态清零 筑牢防疫屏障

“动态清零”毫不动摇

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但有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上海新增报告感染人数持续下降,但是防反弹压力仍然较大;北京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交织;四川广安市邻水县疫情处于波动下降期;天津、吉林近期有聚集性疫情发生;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地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形势趋于平稳。

疫情防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只有每个人按要求把自己管好,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责任共同体,筑起抗击疫情的铁壁铜墙,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5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布《“动态清零”可持续且必须坚持》。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医疗技术全球领先,却因采取所谓“群体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极应对处置方式,导致感染和病亡人数居高不下。有的国家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以来,住院人数和死亡病例激增,感染人数持续保持高位。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国是世界上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有充分的信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坚持动态清零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体现,是14亿多人口大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线。应从政治高度深入认识“动态清零”总方针,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念。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指出,实践证明,“躺平”必将付出巨大代价,“动态清零”才是最好的选择。

四月、五月针对广州部分地区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州迅速出动,彰显广州速度。一是迅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等级的管控措施。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严禁聚集”;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理,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二是对所在辖区居民实行“七天三检”“三天两检”。定期组织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相信在做的各位组员都深有体会。比如4月下旬广州的本土疫情,就是白云机场在对机场工作人员的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的,高频次的核酸检测为及时发现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这一波疫情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做好来(返)穗人员健康管理。从省外或涉疫地区来(返)穗人员,应该对照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的要求,及时向目的地社区、酒店报备,抵穗后落实落地核酸检测,并且严格按照社区工作人员指引,做好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后续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四是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入场。公共场所的入口处要派专人督导,对进入人员严格执行人员体温检测、扫码查验等工作,市民进入相关场所请配合落实。迅速精准锁定风险人群、第一时间落实各种管控措施。这些先进做法都是“动态清零”的一系列体现。


防控屏障坚决筑牢

当前,全国紧绷疫情防控弦,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开展核酸定期检测,重点行业和人群加大检测频次,提高早发现能力。

15分钟核酸“采样圈”引发网友热议:“常态化监测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这是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与疫情斗争就是要争分夺秒”。

比如5月26日海珠、南沙、番禺等区发布消息,构建“15分钟”核酸圈,花都上线“花都区核酸检测地图”,黄埔区更新19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信息。就以我们番禺区为例。番禺区目前设置171个试行点,涵盖13个镇街,后续陆续增设210个试行点,进一步覆盖16个镇街。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准备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可以最短时间内迅速扩充救治床位,减少对正常医疗资源的占用,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5月25日,人民网报道称,北京正按照“快、严、准、实”的要求,管好环节,注重细节,以每日清零的标准,以更加坚定果断的措施,防集聚、防松劲、防死角、防反弹。上海正向常态化疫情防控转换,坚持“以快制快、高效处置”“属地责任、市区联动”工作原则应对社会面疫情。

在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各地完善举措,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

5月23日,新华网客户端报道称,北京出台措施,进一步保障好居民就医出行用车需要。封(管)控区内的居民,及其他停运公交、地铁、出租车区域的居民,有急症和有发热、干咳等11类新冠症状的患者,一般由120急救车保障;其他有非紧急就医需求的患者,均可预约使用保障车辆。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成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上海启动每天2000吨的绿叶蔬菜应急保供机制,市蔬菜集团与自有的50余家外延蔬菜生产基地、77个主供应基地做好产销对接。5月中旬,上海市商超卖场、电商、批发市场等企业保供人员在岗总数从最初3.78万人增加到7.41万人,运营商业网点从不到1400个增加到10625个。


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疫情防得住,经济也要稳得住。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5月23日,人民网转载《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看待经济运行的“形”与“势”》。文章指出,综合当前和长远,中国经济运行特点可以概括为“形有波动、势仍向好”。部分数据的“形有波动”集中在短期,经济发展“势仍向好”主要看长期。开年以来,一季度4.8%的经济增长率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主要群体就业基本稳定……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

5月23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发表《谈谈防疫对经济的影响》一文。文章指出,冲击经济的是疫情,不是防疫。“躺平”并不是让经济好起来的“灵丹妙药”,只有尽快控制住疫情,让经济社会生活长久性重回正常轨道才是正道。

近日,各地各部门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发布。方案共包括八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板块”:

1.针对企业实际困难,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综合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多管齐下为企减负。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是当前各类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2.针对复工复产卡点堵点,提出了分类指导、动态修订复工复产复市疫情防控指引、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等政策措施,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3.围绕稳外资稳外贸、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度的政策举措,全面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4.围绕资金、土地、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支撑保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研究储备一批新的政策措施。这些举措旨在稳住经济基本盘。

以广州为例,重点项目实施动态调度和要素保障,“攻城拔寨”项目建设在加速;广州本月启动发放1亿元消费券,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业务、平行进口汽车等新业态发展。

5月23日,经济日报发表的《稳增长,这四个“度”很关键!》一文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国上下积极应对,相继出台有高度、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稳增长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保驾护航。随着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影响,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后防疫时代,防疫永远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动态清零 筑牢防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