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氧气

氧气约占地球大气的五分之一。氧气对动物生命至关重要

:几乎所有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都会利用氧气,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奥托·沃伯格(Otto Warburg)是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他揭示了这种转换是一种酶促过程。

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为确保组织和细胞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的机制。颈动脉体与颈两侧的大血管相邻,它含有特殊的细胞来感知血液中的氧含量。193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Corneille Heymans,以表彰其发现通过颈动脉体的血氧感应是如何通过与大脑直接交流来控制呼吸频率的。

除了颈动脉体控快速适应低氧水平(缺氧)外,还有其他基本的生理适应。缺氧的一个关键生理反应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升高,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激素控制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性在20世纪初就已为人所知,但这一过程本身是如何被氧气控制的仍是一个谜。

过去拉斯克基础医学奖一直被誉为诺贝尔奖的热身。关于细胞感受氧气的研究,属于人类认识自身生理现象的重要知识,即使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也实至名归。

上世纪90年代,William G. Kaelin Jr. 和Gregg L. Semenza革命性地发现让人们理解了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他们主要是通过对低氧诱导因子hif水平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在低氧条件下,许多细胞内hif水平增加,Hif是低氧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能促进各种应对低氧的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血管增殖、无氧代谢等细胞基本代谢调节中的核心事件。hif在细胞内被泛素化后经过蛋白酶水解,hif泛素化的条件是需要脯氨酸羟化,脯氨酸羟化需要脯氨酸羟化酶,羟化本质上是氧化,脯氨酸羟化酶需要氧气作为底物,缺乏氧气脯氨酸羟化酶就无法发挥作用,导致hif泛素化水解的失效,结果是这种蛋白在细胞内积聚。这些研究证明,脯氨酸羟化酶就是细胞内氧气的感受器。这种让人们对生命现象,尤其是对生物感受氧的分子机制的知识,绝对属于世纪贡献,早晚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让我们拭目以待。

几年前曾经与哈佛大学Gregg Semenza的一个学生有过交流,谈到氧气感受器是羟化酶,他曾经在一次内部交流中提出,几乎所有的蛋白质修饰方式都存在可逆过程,例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乙酰化去乙酰化,硝基化和去硝基化,那么为什么羟基化没有对应的去羟基化?我们谈到氢气的生物学效应,甚至展望氢气或许是去羟基化的分子。虽然我感觉似乎不是,但是我一直觉得氢气在生物体系内属于对抗氧气,氧气感受器或许能通过某种方式感受到氢气这种气体的存在,甚至氢气能作为低氧的模拟分子。

2016年度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三位在人及大多数动物细胞感知适应氧分压变化机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研究者。他们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William G. Kaelin、英国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Peter J. Ratcliffe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Gregg Semenza。WilliamKaelin:我在巴黎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上Patrick Maxwell的论文海报吸引了我,这是Peter的一个学生,学生告诉我Peter刚发现HIF失控性改变和肾癌细胞VHL基因突变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正准备投稿,如果希望详细了解这些研究,克联系他导师Peter Ratcliffe。于是我当年开始与Peter通信。Peter,是不是这样?

PeterRatcliffe: 太对了,Bill。当时Patrick是肾内科住院医师,同期还有Chris Pugh等。他们参加我的实验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并没有投稿。

WilliamKaelin:Patrick和我认为,下一个问题应该是VHL和HIF相互关系如何收到氧气的调节,他说我应该和Peter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在2000年底才联系上他。交流和可能是2001年《科学》论文投稿阶段。

PeterRatcliffe:是的,我们知道有共同兴趣,但是一直到投稿《科学》时才发现我们的兴趣如此接近。一个受人尊敬的同行也拿出与自己实验室相同的结果是让人安心的事。

JoaoMonteiro: Peter,你是如何研究氧感受问题的?

PeterRatcliffe:这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我从氧感受器角度切入,这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比较吃力。我是肾内科医生,希望了解休克为什么更容易造成肾脏损伤。临床上经常看到低血压患者肾损伤,人们认为这可能与肾脏不同寻常的逆流循环有关,这种特殊循环导致肾中心组织氧张力非常低,这种现象的机理至今仍然不清楚。从这种研究中,我对在低氧分压而不是血流量降低导致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的现象产生了兴趣。我猜想这种现象与循环有关系,但是我们没有找到答案。另外一个问题是直接研究氧感受过程本身。我们认为肾脏在氧气感受方面具有独特性。这就是我进入这个领域的过程,显然不是直接进入。这个过程发生在1980年代。

JoaoMonteiro:什么时候才意思到氧感受是通过HIF通路实现,而且发现这是氧感受的核心,并发现这种过程在多种系统多种细胞类型都存在。

PeterRatcliffe:当时大家认为,氧感受是特殊组织细胞的特殊能力,我们开始选择使用肝癌细胞,因为这些细胞对氧分压敏感,我希望建立一套氧感受过程的研究系统。

因为有这强烈的偏见,认为氧感受器并不普遍,所以我们后来选择SV40 转化的非洲绿猴肾细胞(Cos细胞),因为这种细胞不表达红细胞生成素,所以猜测这个细胞不能探测氧气浓度。选择这种细胞是因为这一个比较好的表达克隆细胞,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表达目标报告基因。让我们奇怪的是,这种细胞也具有氧气感受能力。刚开始对这个意外结果很生气,因为这是一个系列研究计划,这样的结果显然无法继续开展实验。不过经过反复验证和思考,我们意识到这背后隐藏这深刻的道理。

WilliamKaelin:我想对这个补充两点,我相信Peter会同意我的观点。一是我试着鼓励学生一定重视异常实验结果。二是我曾听到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相当数量的伟大科学发现可能都被扔到废纸篓里,因为这些发现不符合传统的偏见。发现不符合偏见的研究结果往往容易被忽略或丢弃。回顾历史你才意识到这种被丢弃的观察是多么重要,所以我认为Peter刚才所描述的这一段就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PeterRatcliffe:这确实是我经历过的,我很同意。我实验室的大多数重要结果开始都让我恼火。

WilliamKaelin:我的一种说法这可能过于简化,我认为工程师往往渴望预期结果,科学家则过于希望意外结果。

JoaoMonteiro:你们两位是医生科学家,你们认为这种背景是不是对做科学有一定影响。医生的身份对提出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套路会有什么影响。

PeterRatcliffe:这种身份让我更强大。35岁我才开始这个研究项目。作为医生,你面对未知有更多自信。需要寻找帮助时,我总不会羞于打电话寻求建议,直到获得需要的建议。其中一些建议来自高气压临床医学。有一些问题临床医生必需现场解决,你必需做出决定。

但临床和科研工作有一个重要区别。临床工作时,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就什么都不能做。在实验室,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临床不能随便尝试,实验室鼓励各种尝试)。临床上你只需要等待更多分析数据。实验室则不需要这样。

WilliamKaelin:我先回答如何从事氧感受研究的问题,当我很年轻时,我就计划成为一个临床医生。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住院总医生时,住院总比较偏爱罕见的VHL综合征,这能提高自己权威性,因为可以提问实习生关于这个疾病的有关问题。临床医生也倾向于记住各种症状,以及造成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Hippel-Lindau基因被克隆时,我知道某些肾癌与该基因有关,也知道那些肿瘤有非常丰富的血管。因此我希望研究VHL将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种肾癌。至少可帮助我们理解血管生成的一些道理。

VHL肿瘤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患者体内偶尔产生过多的红细胞。血管生成和红细胞生成的共同点都可由缺氧诱导。在我看来,VHL病表现得好像让身体不断以为缺氧并发出求救信号,这种信号通常是真正缺氧的信号。如果弄清楚这个道理,就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氧的感受方式。

JoaoMonteiro:你们认为,氧感受领域的未来会如何发展,现在有哪些问题让你们仍然着迷。

WilliamKaelin:我们对通过调节低氧诱导因子通路的疾病治疗药物继续有兴趣。通过干预HIF治疗贫血的药物已经进入三期试验。我认为,调节HIF通路对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价值。这种情况需要提高高低氧诱导因子的作用。相反,对于癌症则需要抑制低氧诱导因子的作用。这些方面都非常值得深入探索。

从更基本层面上,也有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寻找其他与羟化酶或HIF功能类似的氧气敏感酶和蛋白分子,VHL除了调节低氧诱导因子外,可能存在更多功能。

PeterRatcliffe: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有一些不同。我们现在与化学家Chris Schofield合作,他主要是设计抑制剂。我们的兴趣是不同抑制剂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物作用,某些抑制剂可能具有商业投入价值。关于贫血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不错,看起来很有前途。我们希望这方面有更多药物,更多医学研究弄清楚作用机理。关于缺血和供血不足的治疗药物也会成为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我们也对其他羟化酶和调节方式有兴趣。关于HIF通路和癌症的关系值得讨论。我个人认为HIF有促进肿瘤,也有对抗肿瘤的效应。

WilliamKaelin:有相当多综述论文论述低氧诱导因子促进肿瘤的生长,我们应该发展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用于癌症治疗,因为低氧诱导因子过度增加往往与预后不良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侵略性肿瘤生长速度超过血液供应,导致细胞缺氧诱导低氧诱导因子。低氧诱导因子也激活参与肿瘤的生长基因。

癌症和HIF的关系比较复杂,有的促进,有的抑制,因此必需对具体癌症的作用进行具体研究。

2019 年 10 月 7 日,北京时间 17 时 30 分许,10月7日傍晚,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Kaelin, Ratcliffe, Semenza,以表彰他们革命性地发现让人们理解了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他们主要是通过对低氧诱导因子hif水平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

小威廉·G·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

小威廉·乔治·凯林是美国癌症学家、哈佛医学院教授。他 1957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9 年获杜克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2 获得杜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8 年,凯林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凯林是哈佛医学院丹纳-法伯研究所基础科学部副主任、布莱根妇女医院高级内科医师。

凯林的工作为理解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细胞信号传导做出了贡献。他的团队的研究对象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简称 VHL),抑癌基因 RB-1 以及 p53 等。希佩尔-林道综合征是因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3P25-26)的VHL抑癌基因突变所致。凯林发现, VHL 蛋白通过参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标记而抑制它:如果氧气不足,则 HIF 的羟基化程度降低,因此无法正常被 VHL 蛋白标记,从而启动血管的生长。

2010 年,凯林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获盖尔德纳国际奖;2016 年凯林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目前,凯林的研究兴趣聚焦在于理解抑癌基因的突变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即为什么影响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癌症。凯林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为基于特定肿瘤抑制蛋白的生化功能的新抗癌疗法奠定基础。

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 Ratcliffe)

彼得·J·拉特克利夫先后求学于剑桥大学和圣巴多罗买医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后来在牛津大学研究肾循环生理学。随后他开始研究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物质由肾脏产生,是对血氧水平下降的响应机制。1990年,作为惠康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他在牛津大学韦瑟罗尔分子医学研究所(Weatherall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成立了缺氧生物学实验室(Hypoxia Biology laboratory)。

这项研究工作开启了对氧气感知过程的发现,这一过程不仅决定了肾脏和肝脏如何调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更是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无论细胞是否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这一过程都在其中主导了众多细胞和系统过程,对缺氧作出响应。

拉特克利夫于2002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医学科学院。他也是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成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AAS)外籍荣誉成员。他对氧气感知的研究工作已经获得多项大奖,包括2016年拉斯克奖。他于2016年5月起担任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临床研究主任,同时他也是牛津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院(Ludwig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成员和标靶研发院(Target Discovery Institute)主任。

格雷格·赛门扎(Gregg L Semenza)

1956年7月1日出生,美国医学家。研究方向为生命系统的氧气代谢调控。他的团队发现HIF-1(缺氧诱导因子-1)所调控的基因能够作用于线粒体呼吸。它能够指导细胞对缺氧状况的特殊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在一些癌症疾病中,能观察到HIF的过度表达。

赛门扎1974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遗传学,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后成为该校教授。赛门扎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2016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以下为诺贝尔官方对他们贡献获奖的解读:

动物需要利用氧气把食物转化为能量。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了解了氧的重要性,但对于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浓度变化仍然未知。

凯林、拉特克利夫以及和塞门扎三位教授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供氧变化。他们发现了调节基因活动以应对不同供氧水平的分子机制。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的重大发现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适应性过程之一的内在机制,为我们理解供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发现也为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处于核心地位的氧

氧气占地球大气的五分之一。氧是动物生命所必需的:所有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都会利用氧气,以便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奥托?瓦尔伯格(Otto Warburg)指出,这种转化是酶促反应过程。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形成了确保向组织和细胞进行充足供氧的身体机制。颈动脉体与颈两侧的大血管相邻,含有特殊细胞来感知血液中的氧含量。193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学奖被授予比利时医学家柯奈尔?海门斯(Corneille Heymans),以表彰其发现动物通过颈动脉体感知血氧水平并与大脑直接交流来控制呼吸频率。

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发现

除了颈动脉体调节呼吸的作用之外,动物对于供氧还有其他基本的生理适应机制。缺氧的一个关键生理反应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升高,从而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的红细胞。激素控制红细胞生成的重要性在20世纪初就已为人所知,但这一过程本身是如何受氧气水平控制仍是一个谜。

塞门扎研究了EPO基因以及如何受不同氧气水平的调控。通过对转基因小鼠进行实验,塞门扎发现位于EPO基因旁的特定DNA片段传导了细胞对缺氧的反应。拉特克利夫也研究了EPO基因的在不同氧气水平下的调节机制。两个研究小组都发现,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存在氧气感知机制,并不仅限于通常产生EPO的肾脏细胞中。这些重要的发现表明,这种氧气感知机制在不同种类细胞中是普遍存在的。

塞门扎希望找出介导这种反应的细胞成分。在培养的肝细胞中,他发现了一种与特定DNA片段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并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他称这种复合物为缺氧诱导因子(HIF)。1995年,塞门扎开始了对HIF进行广泛研究,并完成了对编码HIF的基因进行鉴定等一系列关键发现。其发现HIF由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为转录因子HIF-1α 和 ARNT。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开始深入了解哪些额外的因素涉及其中,以及整个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意想不到的VHL

当氧含量很高时,细胞中的HIF-1α很少。然而当氧含量很低,细胞中HIF-1α的含量增加,从而调节EPO基因以及其他含有HIF结合DNA片段的基因。一些研究小组均表明, HIF-1α在正常情况下会迅速降解,但在缺氧条件下会防止降解。在正常的氧含量条件下,蛋白酶体(proteasome)会降解HIF-1α,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也因发现这一机制而被授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称之为泛素的多肽被添加到HIF-1α蛋白质中,因此泛素是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的标记。泛素如何根据氧含量高低与HIF-1α相结合仍然是一个核心问题。

答案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大约在塞门扎和拉特克利夫研究EPO基因调节机制的同时,癌症研究者凯林正在研究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VHL病)。这种遗传性疾病导致VHL基因出现突变的家族成员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凯林证明VHL基因编码了一种可以预防癌症的蛋白质。凯林还证实,缺乏VHL基因功能的癌细胞通常表现出异常高水平的缺氧调节基因;但当VHL基因被重新引入癌细胞时,其又恢复了正常水平。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表明VHL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对缺氧反应的控制。来自几个研究小组的其他线索表明,VHL是用泛素标记蛋白质的复合体一部分,从而将蛋白质标记为可被蛋白酶体降解。而拉特克利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其中关键:证明在正常氧含量条件下,VHL可以与HIF-1α相互作用并是后者降解所必需的,从而作出HIF-1α和VHL之间存在联系的结论。

“氧气感知通路,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人体的每个细胞,能够感知它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氧气。细胞感知氧气浓度对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胚胎发育、锻炼身体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氧气感知通路,细胞就不能对很多行为,包括外界和内部的环境有明确的感知,从而做出调整,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比如在一些癌细胞或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因为生长比较迅速,会出现缺氧状态,从而激活感知信号通路:

“通路就会做出调整措施,包括让细胞分泌一些因子来促使新血管的生成,获得氧气;另外也会促使细胞能够坚持活下来。如果没有这个信号通路,一旦缺氧,细胞就有可能死亡,或者进入一种完全不生长的不健康的状态。不管是正常生理还是疾病,这种信号通路对于细胞是非常重要的。”

抗癌通路?

当氧气水平很高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1α。但是,当氧含量低时,HIF-1α的量增加,因此它可以结合并调节EPO基因以及其他具有HIF结合DNA片段的基因。几个研究小组表明,通常迅速降解的HIF-1α在缺氧条件下可以防止降解。

在正常的氧气水平下,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细胞机器降解了HIF-1α。在这种条件下,一种小肽泛素,被添加到HIF-1α蛋白。泛素用作在蛋白酶体中降解的蛋白质的标签。泛素如何以氧依赖性方式结合HIF-1α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答案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大约在Semenza和Ratcliffe探索EPO基因的调控的同时,癌症研究员William Kaelin,Jr.正在研究一种遗传综合征,即von Hippel-Lindau病(VHL病)。这种遗传疾病会导致遗传性VHL突变的家庭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急剧增加。

Kaelin表明,VHL基因编码一种可预防癌症发作的蛋白质。还显示缺乏功能性VHL基因的癌细胞会异常高水平表达低氧调节基因。但是当VHL基因重新引入癌细胞后,恢复了正常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表明VHL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对缺氧反应的控制。Ratcliffe和他的研究小组做出了一个关键发现:证明VHL可以与HIF-1α物理相互作用,并且是正常氧水平下降解所必需的。

在实际人类生活中氧气的合理应用和实用意义:

氧气的作用在于全身细胞,人体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这个养分,细胞在长期营养不足(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便会产生病症。因此长期补充氧气,概念类似补充维他命,可以让我们的细胞养份(氧气)充足,帮助预防及提供保养的方法。

1、消除疲劳,提高智力和工作效率

氧气对增强免疫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癌症因缺氧引起中风、动脉硬化、肝病、子宫肌瘤等最大病因是供氧不足。(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奥特博士)

癌症产生的原因为氧气不足所致,癌细胞在缺氧细胞中繁殖。(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瓦鲁特博士)

人体耗氧占全身20%,且对缺氧特别敏感,供氧不足则体力不支,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及食欲不振等疲劳综合症状。

2、提高身体免疫力,祛病防病

吸氧可增强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物质代谢,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冠心病、哮喘、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据德国医学专家研究,吸氧对防治肿瘤有绝对的医疗作用。

3、孕妇吸氧有益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胎盘从母亲的血液中获取,因此孕妇吸氧可以保证胎儿获得足够的氧气,使胎儿更好地发育,预防早产或痴呆的发生,大人小孩都受益。孕妇每天吸氧3次,增加血氧浓度,通过胎盘血带给婴儿,有益母亲健康胎儿发育更好、更聪明。

4、对于中老年人退休一族的好处

抗病延衰益寿。步入中老年,生理功能退化,各组织(尤以脑部和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中老年人每天吸氧3次,可积极预防三大潜藏危险:中风、哮喘、高血压,同时也可对常见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提高生命的质量。

5、对于学生、脑力劳动者的好处

消除疲劳、提高记忆。大脑耗氧占全身的20%-30%。吸氧对消除脑疲劳,焕发精神,提高记忆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学生备考期间每天吸氧30分钟,可缓解考前的紧张情绪,保护大脑,成绩明显提高。

专家指出,中高考期间科学用脑,首先要减轻心理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损耗;第二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同时,考生在时间紧迫的这一特殊时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吸氧,调节机体供养能力,即提高血液对氧的携带能力,提高脑细胞对氧的利用。

6、对于公务员及上班族的好处

公司开会的压力、工作业绩的压力、须上台报告的压力、苦思不得其法的困境、要写报告然而想睡觉,有和主管及部署沟通压力,面对新任务的压力、新工作面试压力、防止过劳现象、需要想新点子的压力、可提升研究动力可使因长时间工作来调试心情、可提升专注力减少失误的发生、可当作舒解压力只用、可做天灾和火灾逃难之用、可和客户谈判或谈业务之用、可做任何事情随时准备之用。

7、对于突发性疾病,抢救等紧急情况下

在急救方面,因为随身氧提供携带便利的特性,发生任何紧急状况时,随时随地都可第一时间提供救助,可为事后的处理动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可将伤害减至最低。

总体而言,氧气的作用在于全身细胞,人体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这个养分,细胞在长期营养不足(氧气不足)的情况 下,便会产生病症,显现于哪个部位的症状便是最弱或最严重的部位。因此长期补充氧气,概念类似补充维他命,可以让我们的细胞养分(氧气)充足,帮助预防及保养。

8、女性吸氧有助于美容、养颜、恢复青春活力

现代城市污染严重,女性容颜,健康不同程度受到威胁。吸氧有助于增强人体细胞的有氧代谢。加强皮肤营养,使松弛的皮肤增强弹性,减少皱纹。使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增强,可减少黑色素沉着,使瘀斑减退,美化肌肤。每晚吸氧20分钟,加快毒素外排,而且可以保健,改善睡眠。

吸氧还有助于改善毛囊营养,促进毛发生长,预防脱发,国外有人举办专门的“青春诊所”,可使人容光焕发,青春常驻。

9、对于运动健身场所的好处

剧烈的运动和比赛后,进行吸氧对疲劳的消除作用明显。运动员在长跑、超长距离比赛后吸氧具有特殊效果。吸氧可以迅速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氧保健是一种高级强身方法,并能提高和改善男子性功能保持旺盛精力,改善生活质量,益处多多。

10、吸氧具有排毒作用

吸氧能加快新陈代谢,是体内毒素快速排出。有吸烟习惯的女性,因吸烟造成的血液换氧能力降低,久而久之,皮肤便会失去弹性和光泽。因此,为了健康美丽,最好能戒烟,加上平时多吸氧保养,增加血液换氧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恢复光泽,并充满青春活力。

11、吸氧让您睡出好肌肤精神焕发

国际影星章子怡曾透露她的美容秘诀就是睡好觉,每天充足的睡眠加上良好的睡眠品质就是最佳的皮肤保养方法。然而现代女性因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睡眠不足,习惯性失眠和睡眠品质差,往往使人疲倦、脸色暗沉、黑眼圈老化问题,如果能在睡觉前吸氧,可有效改善睡眠品质,睡的好自然有好肤质。

12、对于各行各业,综合族的需求

各种综合类型的设计师、公车司机、计程车、大货车、连续上台主持活动、上台表演节目压力、长途客运司机、自己体力不济、有自杀倾向、爱钻牛角尖、胡思乱想、经常在地下室工作的人员、酒吧宾馆、交警(一氧化碳污染、汽车尾气)等。

总体而言,氧气的作用在于全身细胞,人体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这个养分,细胞在长期营养不足(氧气不足)的情况 下,便会产生病症,显现于哪个部位的症状便是最弱或最严重的部位。因此长期补充氧气,概念类似补充维他命,可以让我们的细胞养分(氧气)充足,帮助预防及保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