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肚子里时,我们的希望是孩子健康平安;等孩子健康且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又希望孩子聪明伶俐。你有没有想过,这辈子你希望孩子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仔细想来,最理想的应该是自我实现。希望孩子能够成就自我,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但是自我实现是建立在生理、心理、安全等其他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只有当孩子得到了来自父母的全身心的支持和鼓励,才会勇往直前,没有后顾之忧。可是“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非常深远,有些人终其一生,只是努力去摆脱这种影响,无暇自我实现。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与周围的人与事物发生碰撞,而这种关系的品质就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品质"。家庭成员的关系,尤其是父母子女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关系,实现良性沟通呢?
最近看到一本书《亲子沟通密码》,作者邹璐。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为我们讲解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从失败、错误、冲突等事件中获取能量进而解决问题,建立自信,赢得合作。帮助孩子成为一位高情商的个体。《亲子沟通密码》不同于《孩子如何学习》这样纯理论书籍,也不同于《让孩子心悦诚服》这样实践分析类书籍,而是一本专注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兼具了两者的优点。这让它成为了一本畅销书,豆瓣评分高达9.4分。那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作者履历
作者邹璐,她是两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她是高情商沟通力专家,具有传奇人生的演说家,跨国商业谈判首席翻译,海外华商会副会长,投资人。她擅长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来化解冲突,创建合作与共赢。她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日常与孩子的沟通生活中去。她说:你要相信,你的孩子并不只是你的孩子,他其实是你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光芒。沟通的关键不是说服与打压,而是引导出他人性中美好、真挚的善意与勇气。
2.书籍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全书共分为7个章节,也就是7个沟通密码。每一部分采用案例+理论分析+练习的方式来讲解。
首先我们从全局来了解书籍的结构。作者在书中提到,建立有效沟通,父母需要学会以下几个步骤:
这几个步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无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从这7个密码中任何一个环节入手,都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沟通过程和沟通结果。
每章分为三节,每节分为三个小节。从故事入手,到理论分析,再到实际练习TIPS。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读易懂易学。
整本书读下来,受益颇多。让我印象深刻且要认真学习的是:学会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故事,洞察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找到答案。
01.观察。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个案例。苗苗把妈妈的床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切成片的黄瓜,洒湿满床的化妆品。有孩子的父母应该都有体会,看到散落满地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回想起自己每天回来看到客厅摆满各种各样的玩具,不禁怒火中烧,对着孩子一顿训斥,“为什么玩具玩好了不收拾?”“为什么总是把家里搞得一团乱?”“再不收拾,我就要把你的玩具扔掉。”虽然是发火,埋怨加恐吓,却没有一点效果。
作者给我们写了两个版本的故事,一个就是像我这样的母亲,而另一个呢,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苗苗妈妈调整了心态,她用事实跟孩子说话。她对苗苗说,我看到了……,我还看到了……,随着孩子的解释,“妈妈,我是想给你做面膜。”“妈妈,黄瓜加上护肤水,会更有营养。”听到孩子这样回答,妈妈的心也渐渐软了。孩子的内心,其实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这是作者在第一个章节就提到的,父母需要消除刻板印象,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其次,作为父母,需要学会用客观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动。
具体怎么做呢?作者给我们两点小建议:
第一、当你做出评判的时候请加上前缀,我认为我觉得等提醒自己和对方,这只是我的看法,代表我的角度不一定符合事实。
第二、当孩子邀请你评判他的时候,请加上观察的语言作为事实的支撑。
02.洞察孩子的需求,做有心的父母。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有一天她孩子坐在窗边傻傻地看着外面。他爸爸冲着他说:“一直坐在那傻愣愣地干什么?”孩子不吭声。而妈妈看了看孩子,走到孩子身边,问他:“你是在看落叶缤纷吗?”孩子一下子就转过身来,抱住妈妈。原来他昨天刚和妈妈一起看过讲落叶缤纷的书,所以妈妈能够洞察他的心思。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很多家长从不与孩子谈心,不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事情等等,更别提用心觉察孩子的需求了。
虽然可能被忽略,但孩子的需求是确实存在的。那如何洞察孩子的需求呢?三个小方法:
第一、学习需求词汇表。
第二、和家人一起建设需求小屋。拿出一张纸,每个人写出自己最想得到或最重视的是什么?再将这个小屋挂在家里最容易看到的墙上。每周约定三个行为,满足大家的共同需求。
第三、学会两个句式,练习读心术。“我感到……这样的感受告诉我,我的需要是……”“我看见……可能他感到……或许他需要……”。
03.学会提问,引导孩子达成目标。
书中作者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型R.M.R.A.提问法。
聚焦成果:围绕着目标,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低龄的孩子,可以问:宝贝,你想要什么?你希望怎么得到它呢?而青春期的孩子呢,则可以问:你的目标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等等。
聚焦方案:遇到问题后,引导孩子思考解决的办法。对低龄孩子,可以问: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如果你有魔法,你会变出什么呢?你觉得你什么最厉害,可以怎么做?青春期的孩子,则可以问:你计划如何展开?你的优势在哪里?你如何把握它?这件事出现了问题,你觉得原因可能在哪里?等等。
聚焦资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可以这个问题着手:你觉得什么时候,在哪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谁能给你提供帮助?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你?还有其他什么资源可以协助你达成目标?
聚焦行动:When,Who,Where,How,How.First step.
何时开始?谁来执行?哪里开始?如何完成?活动名称?第一步如何做?
了解了这个RMRA模型,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约定共同做一件事情。比如打扫卫生。
聚焦成果:想象一下家里整洁一新的场景。
聚焦方案:一起列清单,需要做什么呢?
聚焦资源:参与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人,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聚焦行动:何时开始做?怎么做?每个人做什么?第一步从哪里开始?
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一个项目应该如何执行,一目了然。孩子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计划过程,在后面的劳动中参与感也会非常强。完成家务不再是强迫劳动,而变成了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书中关于这样的小练习共有21个。准备好纸和笔,边看书边记录,也可以拉着家人一起参与进来。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主要来自父母。在我们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为什么自己不努力学习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呢?在调查报告中显示,“父母”是孩子最崇敬榜样的第一位。因此为了孩子也要认真学习,不要成为孩子的绊脚石,而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撑。这一切的基础是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营造出一个温暖,和谐,能够真正“看到”对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