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模棱宰相,苏轼先祖

姓名:苏味道

时间:648—705年

籍贯: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栾城区)人

荣誉:“文章四友”成员、“模棱两可”来源

家庭成员:是苏轼先祖

专辑:《杜审言诗集》

代表作:《正月十五夜》

名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社会履历:

二十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

四十六岁,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四十七岁,下狱,降职。

五十四,复用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五十八岁,因受张易之牵连,被贬,卒于上任道中。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武则天时,曾两度为相。

这是一个牛人,牛到什么程度呢?

文学方面,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唐代近体诗奠基人。

崔融,武则天秘书,太子李显老师。

李峤,武则天时期两度为相。

苏味道与这些人并称,其名望可窥一斑。

之所以说他牛的第二个原有,是因为他还有个好子孙,苏轼。

第三呢,是因为他与两个成语有关,“模棱两可”和“火树银花”。

“模棱两可”是他官德的写照。

“火树银花”是他文才的反映。

先来说说他的官德。

唐高宗时,他担任咸阳尉,跟着史部侍郎裴行征讨突厥,顺便娶了裴行俭的女儿,为自己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到了武则天时期,因为才华卓越,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这个名字很长的官职,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宰相,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也担任过这个官职。

武则天这个人呢,虽然推崇文学,喜欢才子,但由于性别原因,再加上当了皇帝,所以在政治上比较残酷,经常搞清洗。

所以,大臣们都很谨慎。

苏味道他是文人出身,手无缚鸡之力呀,他尤其谨慎。

他有一句名言:““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为人处事啊,说话呀,别太明白,总是持两端。就是让别人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也可以。你这样呢,就永远不会出错,永远不会犯罪。

比如说,他刚刚担任宰相的第一天,就有一位官员有事禀报,请他裁决。

结果,苏味道兜着圈子说了一大堆,也没有说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那位官员不解地说,宰相大人说了很多,下官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

苏味道道生气地说:“反正我要说的都已经说了,你没有听明白,那就是你的事了。”

说完,就用手摸着窗棂,抬头望着房顶,不再理睬那官员。

就这样,凡是遇到麻烦的事,苏味道就兜圈子,不拿主意,让人模棱两可。

时间长了,同僚们都在背后称他为“模棱宰相”,或者是苏模棱。

这就是“模棱两可”这个成语的来源。

他的人虽然模棱两可,但是,他的诗歌却写得却好,代表作《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十五夜。

当时,京城大放花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

很多才子佳人都赋诗,赞颂这繁荣盛世。

其中,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 。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

京都里,每天晚上都戒备森严,禁止人们外出,每天太阳下山后击鼓为号实行宵禁。

城里的居民听到鼓声,便家家关门,呆在家里不再外出。

巡逻的士兵来回巡视,对私自外出者予以严惩。

不过,一年之中,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例外,人们可以在长安街上观灯玩耍。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才显得格外美丽和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被认为是初唐五律的典范。

特别是“火树银花”一词,现在已经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

神龙政变后,苏味道被贬谪为眉州刺史,并死在了那里。

他的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老二苏份,则在眉山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为苏洵。

苏洵有两个,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味道:模棱宰相,苏轼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