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2

1.二十二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接连两次落榜。他却丝毫不为此动心,反安慰那些因落榜而羞愧不已的考生:“世人以不登第为耻辱,我以因为不登第而动心为耻辱。”2.而认识仁体,就是要体认心灵本体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当我们的外在意识停歇下来时,内在心灵所呈现出来的光明、清静的状态。在这种清明的状态中,我们的内心深处是能够知道事情怎样才能做得最好,怎样待人接物才能恰到好处的。这就是说,我们的心灵本体其实自然有“开物成务”之智慧的,只要你不去干扰它就行了。3.正如中国太极文化中的“阴极阳生”理论所说的一样,事物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是不断地进行转化的,任何事物到达了极点之后,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我们的意识思维也是这样,外在的、能够被人们意识到的思维是“显意识”,属“阴”;而大脑深处的、不能被意识到的思维,即深层自我的意识,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潜意识”、“无意识”,属“阳”。

现代的脑科学研究证明,要进入“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状态,外在显意识思维的不断刺激很重要。任何一种活动,通过反复的体验,然后放松自己,让这种体验刻印到意识深处,沉淀下来,慢慢地就能转化为潜意识,直到无意识,形成一种自动化的程序。这也是一个由“阴”到“阳”的转化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其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要注意体认并发掘本能意识的作用。换一句话说,这就要求在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淡化意识,放松自我控制,把平常由显意识控制活动的状态,慢慢变换成由本能(潜意识)自动支配自身活动的境界,从而进入一种纯任自然的状态。

当一个人超越了常态的“自我”层次,到达接近心灵本体的层次时,对人类的本性乃至万物的本性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就能超越平常软弱无力的状态,内心具有更强大的力量,面对突发而至的紧急情况时,能从容镇定地当机立断。这是一种更高的智慧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超越了自我的人,由于内心得到净化,其心理矛盾大幅度减少,很少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他们的行动力就更强,效率更高,把握事物的精准程度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

当然,对于如何认识“仁体”这个心灵本源来说,这只是一个大体的原则,具体的方法在后面还要进一步涉及。4.通常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的获得,是我们苦苦思索而得到的。其实恰恰相反,创意和智慧的源泉,正是在于意识的“虚无”之中,我们能获知问题的答案,就是因为我们在思索的过程当中,头脑能处于正确的放松状态,在那静谧的一瞬间,潜意识深处的答案浮现到了显意识中,被我们的头脑感知到了。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静能生慧”的原因。5.“阳明小洞天”虽然潮湿阴凉,不适宜长久居住,但这里环境清幽,气场很好,是静坐修身的好地方。

洞穴宽敞透风,空气清新,人坐于其中,心胸开阔,俗念顿消,极易感应到一种玄虚幽静的空灵气氛,对修心养性大有裨益。6.道家有一句话叫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气”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意味着一种能量、一种原动力,这就是说,凡是真空的地方蕴藏着一种很大的能量,核原子裂变如此,我们的思想也是如此。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巨大的能量,但这种能量是隐伏着的,因为我们的思想被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充塞满了,使这些能量受到了控制和压抑。

而一旦让思想空下来,里面看似什么也不产生时,虚空中那些本源能量便活化了,就萌生了能被我们感觉得到的“气”的能量,这些能量,我们通常称为“气度”、“气量”、“气概”对于培养、激发这种生命中的正能量,孟子早就意识到了,他提出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至大至刚,则充塞乎天地”的观点,认为如能获得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一个人的定力就会有很大提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时一个人才能真正地成为他自己,与大自然、与整个世界、与以前同自我对立的事物融合为一体了,自然就没有什么东西再能伤害他、动摇他,使他屈服了。7. 他神色自若,慢条斯理地说道:“知止之道,在止于至善。至善者,无好无恶,不喜不怒,无分无别也。识仁明理,亦当遵循此理。”这就是说,要想真正地不受杂念干扰,心灵止于中和的最佳状态,其关键不是要一心去排除所谓的杂念,而是要不去与它们抗争,保持不去分别的心态,对于修养过程中的各种境界,也要不喜不惧,既不起追求之念,也不要起厌恶之心。因为要悟到心的本来面目,就要消除一切习气的影响。而种种习气对心的束缚是根深蒂固的,不会马上就完全除去,得有一个过程。我们的心里不能有负面的情绪,就是正面的东西也不能滞着在上面,就像眼睛固然容不得沙子,但如有金、玉之屑那些十分珍贵的东西落到眼里,也会疼痛难忍一样。 8. 他看了看冀元亨和蒋信,意味深长地说道:“修身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我们要认识良知,看见心的本来面目,必须去除不好的习气,让心灵恢复活泼无滞的本来状态。”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而心要保持它的独立自由,就需要我们首先能够超脱种种感觉的束缚,其实,平常我们所能体验到的各种感觉,如痛、冷、热、累、畅快等,只是外界的刺激在内心的种种反应罢了,如果我们不去分别它,觉而不受,虽然种种感觉还如实存在,但心中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就另有一番天地了。”9.“修身之道在于正心,然而,正心必须先得正身,就是自己的行为、姿势要正,要调整自己的形体,让其进入一种中正自然的状态,然后内心自然有一种正向的能量涌现出来,配合意念的调整,就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冀元亨和蒋信试着调整姿势,放松身体,抬头挺胸,仰望浩瀚的苍天,顿觉天宽地阔,一种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的雄心壮志油然而生,这时的感觉完全改变了,疲劳没有了,浑身上下又充满了活力。大家又生龙活虎地干起活来。

这种由外而内的改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体验。当你做某一件事,碰上了困难,觉得很累,想撒手不干了时,你可以来到室外,深深呼吸几口气,把胸膛挺起来,看看宽阔无边的天空,活动一下肩膀,舒展身体,融身于大自然之中。

如此一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你就能镇定下来,重新恢复自信,并有能力继续干下去。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心理状态的改变能够影响生理状态,同样,如果身体的状态改变了,也能带来心灵状态的改变。

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感到没有信心,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中,这并不是身体真的累了,而是由于我们的思想不断接收到厌烦、疲劳的信息,再传送到身体的感觉器官,让它真的以为自己累了的缘故。

这时我们要马上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首先截断这种消极信息的传导,也就是要先调整自己的生理状态。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神情、呼吸都处于一个全新的、正面的状态之中,你的心情就能很快得到改变,从而获得积极的力量。10. 王阳明说:修心养性就像这样,好比阳光照射雾气。雾气乃混浊之物,要想升华复化为无形无相之体,就必须经受太阳的烤射,温度越高,它就越容易转化、升华。

在磨炼心性中也是如此,产生杂念,有了情绪,要善于转化,把那些困难、压力当作是使自己升华的阳光,而不是一味地忍,一味地压制。

如果只是用‘忍’来压制的话,就像是用力把一段木头压入河底,压到一定程度它肯定会反弹、爆发。

为人处世要有智慧,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不要处处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要从自我的角度跳出来,以‘化’字来处理事情。

“如老子所说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要善于和光同尘,物我同化;更要善于挫锐解纷,随时化解矛盾。这样才能从内心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升华。”11. 修身悟道,就是要顺其自然,洞悉宇宙万物存在的最本质的状态,认识大自然运行的那种生生不息的规律,效法天地不偏不倚的本性,协调、和谐地生活着。

而儒家推崇的仁者,正由于他们在身心修养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失了,视万物为一体,所以他们能体悟到心中与万物相和的本性,不再盲目去占有什么,这样反而能使自身潜力得到极大发挥,进入“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化境,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如有神助。12. 正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主体,一切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自己的内心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境界中,导致了各种焦虑、苦闷、抑郁等情绪的萌生,也由此抑制了自身潜能的发挥。13. 然而,愈接近顶峰愈艰难。冀元亨感觉体力消耗已接近极点,他只是凭着一种超绝、顽强的信念在支持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离山顶已经很近了,两百尺,一百尺……

他将意念贯注于形体之中,似乎对当前的每一个感觉都非常清晰,但却不去刻意分别它们,也不再理会什么困不困难,只是一心一意,埋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冀元亨感到熬过了最艰苦、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后,疲惫仿佛奇迹般地不见了,呼吸似乎也不那么急促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活力和耐力。14. 当似乎身心俱疲时还能不能坚持?还能不能让内心仍然保持清静?这时的关键就是要掌控住自己的感觉。

很多情况下的所谓困乏、倦怠等感觉,并不是我们真的疲倦得再也承受不住了,而是因为自己的意志跟不上,在脑子里反复对自己说:“我累了,我累了……”结果这种信息反馈到身体各部位,就会真的感觉到自己疲惫不堪。

要打造一种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要从根本上下手。在感到厌烦、困倦的时候,就给脑子下命令:“我不理它。”虽然在外在的形体上,有这样那样不舒服的感觉,但只要心定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感觉上,不去管它,那些外在的感觉就奈何不了自己。

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这样锻炼,认定自己的本体意识是清净无染的,不管你有如何不好的感觉,都不要与这种不良感觉相合,甚至连那些所谓好的感觉也要超越它,不以它为意,一切自由自在。这就是在练本体意识的一种自控能力。15. 王阳明神态澹然恬淡,坐于讲台前,开口说道: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

“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他以禅宗《金刚经》的思想,融合儒家修养理论,侃侃而谈,认为良知就如一面明镜,任何事物不论美丑,来到这面明镜前,自然按其本来形状显现出来,而明镜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心无所滞”,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能够与天地大自然相沟通的本体智慧——良知,就根源于此。

反观自身,固然是体认良知的入手方法,但在反观时,不能有一个求静的心理,而要不思善、不思恶,无分无别,无念无想,整个身心与大自然的规律融合为一体。

达到了这个境界,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而我们的本性是创造一切事物的源泉,通过本性与天地宇宙沟通,就能将我们渴望的美好事物创造出来。人的本性在后天各种环境的熏染下,被众多的物欲抑制了,其本能思维的运转受到严重干扰,犹如明珠蒙尘,失去了本有的光明,那种能与万物相通、能将美好事物吸引而来的能力一般难以激发出来,只有将自己的意识深入到一个无形的层次,才能够重新展现本性的光明境界。

当一个人修身步步深入,思维意识提升到自自由由、无所滞着的境地时,心灵的层次和道的本性相融相通,他的思维就和宇宙中无所不能的运行法则相应相和,在情绪控制、修身齐家、为人处世方面,就能激发出常人难以激发的智慧和能力,与自然的规律合而为一,获得一种持久自由、幸福的真境。

本体意识无形无相,能与宇宙间任何一个层次的事物结合,拥有与大自然的造化一样伟大的力量,任何一个念头进入本体意识这个层次,就能如你所愿被创造出来,就像《庄子》上所说的:“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意思是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后,一切都无心,但只要自己愿意,就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心境虽然无限淡泊,然而许多美好的东西都能随之而来。16. “先生,您每天做这么多事不累吗?”一天上午,冀元亨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他很担心老师的身体。

“这个嘛,能超越于得失,心就不会累,身体也不容易累。”王阳明笑着说。17 在王阳明看来,吾心无形无相,本无一个具体的实体,只是感应万事万物,把这些反映到头脑中,我们便以为这是自己的“心”了。换一句话来说,所谓“心”的存在,我们是借助于外界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存在,起心动念去分别,才得以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天地间万物按其固有规律而运行,并没有像人类这些所谓的思想、感觉(心)的,只有通过心对它们的感知,才能实现自我认识。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心的本体意识即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任何一件事物,其事理、规律都具足于我心之中,在我心还没有看到它时,它们就是潜在的对象。而当我心孜孜以求去追求它时,在某一个契机物我两忘,接通了潜意识的通道,这种事理、规律就从潜. 意识浮现到大脑的显意识上来了,而被我心认识到,这就是领悟、创造、发明的过程。17.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无法通过外在的学习而得到,而是与一种没有杂质、空灵澄澈的心境融合在一起的。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见,在先儒“修身正心,平治天下”的理论中,“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非“诚”则无以成事。唯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获得一种把事物化繁为简的能力。

“诚”虽然看似是一种很高深的境界,但它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借以入门的方法。

这种方法说深也深,说浅也浅,其关键就在于“格物”,即在做每一件事时,要注意把自己的心摆正,尽量带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爱和享受的心情去做。

这样专注于“做”的过程,使心中的种种闲思杂虑渐渐融归于行动之中,物我两忘,心境空明而生喜悦,无所挂碍心就不会累,行动能力就会大增。久而久之,没有杂念的干扰,洞察力得以提升,就能逐渐明白大自然与个人之间的一些规律,促进心灵的成长。17. 停了一会儿,王阳明慢慢说道:“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日月的光明,凡是能容得下光线的地方都能照到;而流水的特点,不把那些坑坑洼洼填满就不再往前行;君子有志于道,学不彰明就不出去招摇炫耀。我们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唯有埋下头,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去治学,方能有所成就。”18. 徐爱亦静静地坐在一块扁平的大石上,凝望流水,苦心参悟。

开始的时候,他的心中尚存些许杂念,慢慢地,清新的山野气息,潺潺之溪流声,朦朦胧胧的水雾,这一切消融了他的闲思浮虑,使他进入了一个悠然深邃的意境。

在这种状态中,他似乎与那无拘无束、轻松自由、无羁无绊的溪流融为了一体,心灵洒洒脱脱,空明而澄澈,恍如灵光一闪,徐爱领悟到了一种“圆活”的智慧。

溪流一路下山,遇到岩石阻拦时,就轻灵地绕身而过,避实就虚,而不是硬顶硬碰,徒耗气力;碰上土坝当前时,或寻隙而过,或积蓄力量,到达一定高度后再漫游突围;从高处泻下时,挥洒自如,处变而不惊。

这是一种洞悉规律后所达到的高度自由的境界。

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能仿效水的特性,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处而不安然。如果真正达到了像水那样“道法自然”的境界,其行动举止自能随方就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大彻大悟,领悟到一种“知止而后定”的大智慧,事过不留,烦恼不存,遇挫折举重若轻。

臻于此境,方是真正的超然与自在。

徐爱将自己悟出的道理向王阳明及众人讲了,王阳明颔首赞许:“虽不中,亦近道矣!”19. 然而道法自然,天威难测。正如古人曰: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20. 在人生之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为人所瞩目的低谷时期。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除了要顺时而行、待机而动外,还要善于在蛰伏中培养“道”的能量。21. 无奈之下,王阳明写了一首诗,督促他们回去: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跖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

王阳明指出,江潮奔腾,滔滔不绝,人的相思之情亦如潮水,来来往往不知何时才能休止。但大家修身治学,为的是格物致知,明圣人之道,如此空相思,对学问又有何益呢?

欲安慰这种相思之情,不如切实地培养自己的德行,这样就如自己下功夫掘地为泉,日久功深,自然泉水涌现,这是随时随处都可做的事,又何必劳身远行去求学呢?

如此有志修德治学,虽相隔千里,但是心心相印,也如朝夕见面一般。

有一句古话叫作:“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的就与这个道理相类似。

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羡慕别人的成就,在无限钦佩之余,却忘了向内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别人为榜样去采取行动,也成就一番自己渴望的事业。22. 陆澄很想知道这种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便又问道:“先生,圣人不管做什么事,均可应变无穷,难道也是预先研究、策划过的吗?”

听到陆澄如此问,王阳明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呵呵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说道:圣人也是人,如何能研究得那么多?只是圣人的心如同明镜,明明朗朗,就能随着自己的感应,而灵活自如地应对事物,什么东西来到面前,都如实地映照出来。没有已过去的事物尚停留在心中、还没到来的事物预先存储在心中的情况。

如果像后世人认为的那样,圣人就应该无所不知,把什么都研究透了,这种观点与圣人之学是大相径庭的。

“如周公制作礼乐以教化天下,这是圣人都能做的,为什么之前的尧、舜不将其全部做了,而等待周公才来做呢?孔子增删六经以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的,又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又等孔子再来做呢?”

“由此可知,即使是圣人也要有机缘,才能做成一件事。而我们修身做学问,就要抓住根本,只怕心体这个镜子不明,而不怕事物来了不能照。至于研究、探讨事物的变化,也是用心体的虚灵作为镜子去照当时的事,但是学者必须先有个使镜子明亮的功夫。为学之人,只怕此心不能明白通达,而不担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

徐爱对王阳明的学问深有体会,这时在一旁说道:“心好比是一面镜子。圣人的心如同明亮的镜子,而常人之心则如昏暗之镜。近代的格物学说,就像以镜照物,只在照物上用功,而不知镜面还是昏暗的,如何能够照物?先生的格物致知,则如同下功夫磨砺镜子,而让它明亮起来,着重于在‘磨’字上用功。镜子明亮了之后,自然而然就具有了照物的功用。”

听了大弟子所述的心得,王阳明的眼里闪射出喜悦的光芒,徐爱的聪颖出乎他的意料。

他颔首赞许道:“曰仁说得不错,圣人之学,就要在致良知上,也就是在明心上下功夫。”23. 荡涤私欲的功夫所造成的。如果你太着意于养生及去除杂念,每天都不停地想着这些问题,纠缠于它们,这‘养生’及‘去除杂念’的念头,就是私欲的本源。”24. 王阳明用折下的一张芭蕉叶扇凉,说道:“任何好坏、善恶,都只在你的心中,随着你所发露出来的意念而变。遵循天地之道、清静自然的便是善,而起心动念处为气所动、被情绪所扰的即为恶。”25. 世上之人,大多是乐于安逸而畏惧做繁难之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被私欲遮蔽了,遇到一件稍微困难、烦琐一点儿的事,便按照自己的欲望去看待这件事,产生了好坏之分及善恶观念,结果导致各种怨恨、不平等偏颇情绪的纷至沓来,最终畏难而退。这也是大多数人不能获得预期成就的原因。

“而圣人之所以能做许多事,就在于他们的心是无执无滞的,没有欲望的羁绊,既不分别,亦不计较,既不喜悦,亦不厌恶,纯任一种自然的规律去做,这样反而能合于‘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6. 天地万物的运化以顺其自然为根本规律,顺则兴,逆则亡。

“顺其自然”并不是一切都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道”的内涵,洞察事物本质,按照规律去办事,使自己的行动自然而然符合事物变化的规律,不知不觉地贯彻到所对应的事物中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所谓“无为”,也不是指什么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而是指行动与宇宙大自然的节律相合,心情非常宁静、愉悦,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心无滞着,并不感到劳累,就像不是自己做的一样。

在普通人看来,采取行动去做事,是很劳心费力的一件苦差,然而顺其自然而行,心与有关的事物的规律相对应了,融入了其中,就一点儿都感觉不到费力了,就如顺水行舟一般,毫不费劲,片刻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驶达了目的地。27.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就精辟地指出了这个道理。

如果在做事时,老是在想着如何才能尽快达到目标,这个念头就是最大的杂念,就是使你沉不下心来做事的不安定因素,而心静不下来,欲把事情做到完美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28. 王阳明笑道:凡事也须学过。所谓‘所不学而知者,良知也’,并不是说凡事不须学习,光学个不动心就行了。而是说良知是一种去除物欲后的境界,是不能从外界的见闻知识而学得的。29. 正如他在平定宸濠之乱后,对学生们所说:“自经此大利害、大毁誉过来,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30. 要恢复良知的本来光明,就必须将种种后天习气去除净尽,始信得本来自性原是如此,这也就是“自家痛痒自家知”。31. 顿了一顿,王阳明又说:“你们两人今后与后学者说的时候,务必要遵循我的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此修养自身,可直跻圣人之境界;以此来接引他人,可保没有差错。”32. 如在与聂豹的通信中,讨论“勿忘勿助”这个修身治学要领时认为,“勿忘勿助”只是专心忘我地去做一件事,心不懈怠,亦不去追求目的,时时活在当下,就能摆脱外物的牵滞纷扰,而使心灵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33. 王阳明勉强支起身子,眺望即将落下山的红日。

太阳下山了,明天还会升起来。

人走完自己一生的路,生命又归往何方呢?

世上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这个答案。

王阳明经过毕生的追求和探索,已知道了生命的真谛,他大力倡导弘扬心学,就是为了揭示人生的意义,探究更深层次的心灵奥秘。

然而世人不解,众说纷纭,诽谤不断,对此只能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34.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心学全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