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心一横,下令赐死。
钩弋夫人还在苦苦哀求,武帝无情地喝斥:“还不快走,你不能活了!”钩弋夫人最终自尽而死。 史书记载说,钩弋夫人死时暴风扬尘,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示警,对这位无辜女子的死表现了无限的伤感之情。 杀了钩弋夫人以后,武帝问身边的随从,外面的人对他杀死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随从回答说,既然要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一定要杀死他母亲?武帝叹息道:“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国家乱亡,是因为主少母壮,盛年的女主独居难耐,就会淫逸乱政,导致朝纲大乱、国家危亡。因此,立了她的儿子,就得忍痛杀了她!” 汉武帝为了江山社稷杀了一个无辜女子,似乎有些残酷。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如果钩弋夫人以后得势也像吕后一样滥杀无辜,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那么武帝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钩弋夫人是一位贤德的皇后,像清朝的孝庄一样辅佐三代君王成就霸业,那么武帝就错杀了一个好人。这些都是假设,事实上钩弋夫人是政治牺牲品,被无情地抛在悲壮的祭台上。
刘秀 以柔韧克百刚的处世之道 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是人治和治人,听起来冷若冰霜,但是历朝历代也没有放弃过这种统治手段,虽然朝代在更替,可人治和治人的核心却没有变。也许是历史给了刘秀一个机遇,他建立了东汉政权,站在了封建社会的顶端,但是他没有像其他开国帝王一样,武力开国,武力固权,而是大行柔道,把柔道用到了最高境界,这才是处世治国的良方。
1.宽忍非无能,厚德当载物 宽厚和忍耐是一个人心性修养的体现,表面的宽厚和忍耐并非是软弱和无能,而是一种大智慧,这种智慧体现了做人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种超脱于凡人之外的灵性。
刘秀正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从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 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刘縯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大事临头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刘縯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的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面隐忍韬晦,一面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
刘秀先用文武兼备的寇恂任河内太守,冠以“行大将军事”的御号,让他保障军粮供应,训练士兵和战马,阻挡外面的军队。刘秀又在孟津(今孟县以南)部署重兵,时时窥视洛阳。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秀又带领一支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当时,许多将领纷纷给刘秀上尊号,要他称皇帝,刘秀一律拒绝。 将军耿纯对刘秀说:“将领们离开亲人和家乡,跟从您出生入死,目的就是实现封官拜爵的愿望。现在您一味拖延,违背大家的心愿,恐怕他们会产生离去的想法。”至此,刘秀相信了将领们要他当皇帝是出于个人利益,并非是假的。
2.独辟蹊径,柔道行天下
历代帝王开国固权、统一天下的手法均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智谋策划、武力攻取。开国后,类似刘邦、朱元璋者又用尽种种手段大杀开国功臣,目的只有一个:固权。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达到帝王们的预期目的。于是,刘秀建立东汉以后采取柔道笼络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方法比高高举起的屠刀要强。
首先,减轻赋税。建武六年,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广大农村经济,刘秀下令实行“三十税一”的田赋制度。如果遇到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他就下令减免徭役,对于那些鳏、寡、孤、独、贫而不能自给的,官府经常发给粮食,以缓和社会矛盾。
其次,解放奴婢。自秦汉以来,奴婢问题一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刘秀称帝后,先后九次颁布诏令,释放奴婢。建武十一年下诏书宣布:“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于用火烧烫奴婢的,按法律论罪;对被烧被烫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废除奴婢射伤人判死刑的法律。在当时那种社会情况下,劳力严重缺乏,释奴婢为庶民对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周围都会聚集着一批打江山的功臣。开国皇帝与开国元勋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在大多数时候,二者都很难相容。 刘秀却很好地处理了他与功臣之间的关系,他对这些功臣中有较高政治才能的,仍加重用,让他们参议国事,如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另一方面,刘秀对那些虽屡建军功却缺乏治国才干的功臣,不授实职实权,只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以尽天年,如对草莽英雄马武,他虽文化水平不高,但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刘秀称帝后,拜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而不授予实际权力,这样既安抚了功臣又维护了统治。 刘秀认为,夺取天下需要勇猛善战,靠的是武将,而治理天下需要远见卓识,靠的是文吏,应当以“柔”治理天下。 东汉政权初建,刘秀在继续用武力平定天下、巩固政权的同时,已开始致力于复兴儒学,注重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统一和稳定人心,选拔有治国之能的栋梁之才。为了实现以“柔”治国的战略,刘秀下令广泛搜集、整理古代典籍,在洛阳城门外兴建起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而且他还亲自巡视太学,赏赐儒生。
3.重德立训,择善而从
“武”可以统一天下,“德”可以立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的“得道与失道”就是有德与无德的概念。看来老祖宗为我们总结的为人处世之道,虽然过去了几千年,仍然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刘秀9岁时丧父,由叔父把他带大。他在叔父任职的萧县读书,完成启蒙教育,后到长安太学游学,专攻儒家经典。游学长安后,刘秀回到南阳家乡,操持家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长于民间,颇达情伪”,深知百姓稼穑的艰难和民情的好恶,所以他为政宽简,并大力减轻百姓负担,深得百姓拥护。
这次相见,马援感到刘秀的恢弘大度与汉高祖刘邦十分相似,是帝王之材。回去后,马援劝隗嚣归服刘秀,隗嚣不听,马援竟自己归服了。 刘秀恢弘大度,在对待“逸民”、“隐士”、不驯的人物时同样如此。太原郡广武县(今山西代县南)有个叫周党的,在当地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干。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周党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刘秀。按礼节,士人被尊贵者召见,必须自报姓名,否则便是不尊重对方。周党见了刘秀,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的志趣就是不愿做官,刘秀应允了他。 当时,大臣范升上书,认为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应治“大不敬”罪。刘秀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都遇到过不愿为他做臣的人,如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那是他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
刘秀并不好田猎,有一次偶然乘兴去打猎,深夜始归,东门侯郅恽拒关不开。刘秀没办法,只好转到东城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又上了一本说:“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日,如社稷、宗庙何?”刘秀看了后,不但没责备郅恽,反而赐了郅恽100匹布,并贬了放他进去的东中门侯的官,大臣们对刘秀的行为都深感敬佩。 刘秀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形成自己的决策。有一次,宋弘奉召参加刘秀的宴会,他见宫室内屏风上画的是漂亮的仕女,宋弘便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刘秀听后立即派人撤去屏风。 择善而从,虚心纳谏的性格,使刘秀延揽的大批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使刘秀及其所建立的政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决策失误。
后来冯异被拜为征西大将军,长期率兵镇守关中,权高位重,使一些人产生了嫉妒心理。有人说他要当“咸阳王”。冯异知道后,马上请求辞职。刘秀则不信谗言,下诏抚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彻底打消了冯异的疑虑,冯异深为感动。 刘秀对贵戚的行为都有所约束,一般不徇私情。 司隶校尉鲍永、都事从官鲍恢不避豪强,敢于弹劾贵戚的恣纵行为,曾弹劾刘秀叔父赵王刘良仗势呵斥京官“大不敬”,刘秀借此告诫贵戚们应当约束自己,“以避二鲍”。 刘良临终前,刘秀去看他,问还有什么要说的话。刘良说他只有一件事需要刘秀做主,他的朋友怀县李子春犯了罪,县令赵熹要判他死刑,希望能保住他的命。刘秀说:“官吏执行法律,我不能徇情枉法。”
刘秀大姐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行凶杀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不能捉捕。洛阳县令董宣乘公主外出,在半路上抓住了公主的奴仆并杀掉了他。公主向刘秀告状,刘秀要处死董宣。董宣大声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刘秀听后,觉得有理,就赦免了他,但要董宣向公主赔礼道歉,董宣还是坚持己见,也不答应。刘秀让武士们将董宣按倒在地,董宣双手撑地,拒不磕头。刘秀笑着称董宣为“强项令”,并赐钱30万,以示对他的奖励。 刘秀在处理废立皇后的事件上表现得当机立断,果敢坚决。 刘秀最初娶的是阴丽华。阴氏为新野大族,阴丽华从小知书达礼,而且美貌之名远扬。
刘秀是一个顾全大局不记小怨的人。对兵败求降的人,刘秀从不用诈。当他攻打王郎的时候,王郎不支,派大将杜威请降,杜威提出投降的条件,请刘秀封王郎为万户侯。刘秀说:“顾得全身可矣。”当刘恭替刘盆子乞降的时候,问怎样对待刘盆子,刘秀说:“待以不死耳。”明明白白,毫无欺饰,如此深得人们的称赞。 刘秀这种正大光明的做法,王夫之非常的称赞,他说刘秀以大义为重,不行权术,比唐高祖李渊诈许李密投降而后逼其复反而杀之,要高明得多。
5.以柔克刚,宽猛相济 如果过于刚硬容易折断,过于柔弱则会萎靡不振,最好的办法就是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全国已经实现了统一后,有部分大臣又联合上书说:“古代肉刑严重,则人人畏惧法令,今宪律宽轻,因而作奸犯科的人不害怕,应当增添科条禁令,堵住犯罪之源。” 刘秀把这些上书交给公卿们讨论。光禄勋杜林在廷议时慷慨陈词,讲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刘秀肯定了杜林的主张,没有批准增添科条禁令的建议。刘秀的这一决定使得东汉初年的国家政治形势逐渐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创造了“光武中兴”的盛世。
太刚则折,太柔则靡,过于刚猛,过于柔弱,都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刘秀不但在打天下的时候用柔道,而且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也用柔道,但他的柔道并不是软弱,而是在柔道中还有一种刚劲的力道。 刘秀做事果断和勇决,他曾经指挥几千人,一举歼灭了王莽的40万大军,表现出来的是智勇双全的过人智慧。但综观他的发展史,在更多的时候,他把这种刚劲之气隐藏起来,靠柔道来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减少了创业时的挫折,他的超人之处也正是在这个地方。
杨坚 韬光养晦,后发制人
韬光养晦涵盖了一个人的胸襟和气魄,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利器。韬光养晦的直接表象是忍,但是这种忍的背后酝酿着更大的、更周密的计划,一旦计划成熟便爆发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对手,令人防不胜防。
1.干大事之前先积蓄力量 杨坚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韬光养晦,这是乱世自保的最高明手段,同时,也是积蓄力量、后发制人的最佳策略。 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西魏大统三年,杨坚的父亲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了西魏专权的宇文泰。后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杨坚并无突出的功绩,地位却扶摇直上,他的地位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的想借机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尽管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另一方面,杨坚积极地做着准备,他利用已有的社会影响,广泛拉拢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杨坚在做随州刺史时与骠骑将军庞晃结为莫逆之交。 后来,杨坚做定州总管后,庞晃任常山太守,二人经常交往,关系更为密切。 杨坚将转亳州总管时,二人已是无话不说了,庞晃劝杨坚就地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很激动,但是他对庞晃说:“时候还未到啊。”由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已表露无疑了。 杨坚明白,要取得天下,必须要有才干的人为自己效力。于是,他时时培植自己的心腹党羽。
郑译、刘防虽然为自己所用,但他们仅会阿谀奉承,没什么才干,一心谋取私利,不肯忠诚地为杨坚效力。当他们要求做大司马的愿望被拒绝后,心中颇为不满。杨坚知道靠他们这号人是不行的,必须另物色人选。杨坚费尽心机,不断地网罗得力干将,其中之一便是高颎。 高颎,又名敏,字玄昭,自称系渤海(今河北)人,聪明机智,才华出众。杨坚看中了他后,便派人邀请他出面帮助自己。 高颎没有顾虑什么,欣然应允,并愿举家追随杨坚。杨坚非常高兴,委任他为相府司隶,给予重用。杨坚少年时的好友郭荣,太原人,在北周灭北齐后拜司水大夫,有一天晚上,杨坚和郭荣同坐月下,杨坚说:“我仰观玄象,俯察人事,周朝气数已尽,我可以代之。”
2.勇谋皆具,谨慎行事 有勇无谋是莽汉,有谋无勇是懦夫,有勇有谋才是英雄。但是光有谋和勇还不够,谨慎行事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谨慎,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 杨坚夺取天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艰难和险阻,与北周宗族斗智斗勇,谨慎从事,如履薄冰,不肯多说一句话,不愿多迈一步。
尽管杨坚表面不露声色,但内心对周宣帝的猜疑也时时感到不安,认为长此下去,对自己必然不利。于是,为逃避周宣帝的猜疑,也为了在北周动乱时握有实力,杨坚准备暂时离开朝廷,到地方上去掌实权。 就在这时,周宣帝病重,杨坚便称自己“暴得足疾”,在京城伺察形势。 刘昉、郑译(周宣帝的两个宠臣)眼见周宣帝快咽气,刘昉为以后飞黄腾达,便与郑译商议,共同拟定一个假诏书,声称周宣帝遗嘱,让杨坚以皇太后父亲的身份总揽朝政,辅佐周静帝。密谋之后,宣杨坚入宫,把让他辅政的事情说出来。杨坚老奸巨猾,忙摆手“固辞”,称不敢当。刘昉激言道:“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我自为也!” 当天,周宣帝就一命归天。刘、郑矫诏以杨坚总领中外兵马事。宣帝死,刘、郑等人暂不公开,杨坚又以诏书的名义控制了京师卫戍军队,基本控制了朝廷。 三天后,杨坚等人才正式宣布宣帝已死的消息,八岁的周静帝即位,以杨坚为假黄铖、左大丞相,掌握军事、政治全权。杨坚深知自己的地位还不巩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五人既有实力,又有影响,—旦起兵,杨坚将很难控制局面。但杨坚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先人一步,就在周宣帝刚死的时候,杨坚就矫诏征在外拥强兵坐重镇的宗室五王入京朝见。杨坚便借口召他们回长安的时候,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印符。五王入见,才知道周宣帝已死,无奈之下,只得各返他们在京城的王府,伺机行事。 这个时候,外间拥兵的周朝贵臣纷纷起兵,其中相州总管尉迟迥、青州总管尉迟勤、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及益州总管王谦等数十万大军影响颇大,他们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危急时刻,杨坚想派心腹刘昉与郑译出外监军平叛,但刘昉、郑译以各种理由推托。这时,府司录高颎自告奋勇出战,李德林坚持岗位,杨坚大喜,定下心神,派遣韦孝宽、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名将到各处策划、征讨。 与此同时,在京师的周室诸王也积极行动起来。其中,赵王宇文招就想设宴,伺机杀掉杨坚。
紧接着,杨坚宣布废除周宣帝时的严刑峻法,停止洛阳宫的修建,以此取得广泛支持。这样,杨坚在京师的统治已基本稳固。 接下来,杨坚着手巩固自己在外面的权力,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已经取得的政治优势拉拢地方将领,对反对者进一步分化瓦解;另一方面,继续征战,经过半年的战争,地方武装反抗被全部平定,从此,杨坚控制了北周政局。 自宣帝死后,杨坚要做皇帝已是众人皆知。
杨坚在平定武装反抗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自己做皇帝做准备。他宣布自己由左丞相改任大丞相,废左、右丞相设置,很快又改称相国;同时让自己的长子杨勇出任洛阳总管、东京小冢宰,监督东部地方势力;杨坚由随国公改称随王,封独孤氏为王后,杨勇为世子,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他废除所有对汉人的赐姓,令其各复本姓,这一措施得到汉人的普遍拥护,对他的统治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杨坚做皇帝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后,于大象三年正月,派人为周静帝写退位诏书,内容主要是叙述杨坚的功德,希望杨坚按照舜代尧、曹丕代汉献帝的故事,接受皇帝称号,代周自立。 诏书做好后,由朝廷大臣到隋王府送给杨坚。杨坚假意推辞,在朝廷百官的再三恳求下,杨坚才同意接受。杨坚穿戴上早已准备好的皇帝服装,在百官簇拥下坐上皇帝的宝座。改元开皇,以长安为首都。 至此,杨坚终于用他的谋略和智慧跨越险河,成就了帝王梦。
3.在敌人内部把文章做足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想要战胜对手,就应当了解对手,然后再逐渐把计策渗透到对手内部去。 杨坚夺取帝位后,突厥的威胁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而如何解除突厥威胁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办法,这时大臣长孙晟上书,详细讲述了制胜突厥的妙计,解决了杨坚一大难题。 长孙晟上书说:“玷厥和沙钵略的力量不相上下,但前者的地位不及后者,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只要稍稍鼓动一下达头可汗,他俩就会打起来。”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处罗侯(后称叶护可汗),由于自己的势力小,所以在当时就没有当上可汗,这样一来就与沙钵略面和心不和。从另一方面来看,阿波可汗也不是真心拥护沙钵路可汗,只是唯势力而为罢了。